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金榜题名时

已有 8313 次阅读 2010-3-17 05:3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与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自古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四大喜事中,前三件我们今人还都可以见到,甚至亲身体验到,不稀奇。最后一件喜事,却留在远去的历史中。没有它却是一件值得鼓掌的事情。
        过去听说过金榜,但从来没有见过。今年回家过年,到贵阳花溪区青岩镇一游,参观了自有科举制度以来,云贵地区的首名状元赵以炯的故居。在状元故居里见到了金榜是啥样子。赵以炯能在没有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从那么老远的一个山旮旯,千山万水跑到京城去夺一文魁的头衔回来挂在家门口让村里不识字的人们看得目瞪口呆,不佩服不行。所谓金榜,是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的殿试成绩的排名榜。这个光荣榜写在黄纸上,也叫黄榜。因是皇帝亲自批阅,更称为皇榜。榜上的字写得跟机器印出来似的,没什么可挑剔的。但我觉得那榜看上去小气了点,大概是我看惯了大字报的原因。也可能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复制品,真正的金榜据说能有一、二十米长,压了皇帝的印,挂在那里还是很有震撼力的。
        从金榜上可以看到,清朝的殿试,分三甲发榜,第一甲赐进士及第,仅取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这榜有两点让我觉得过去的读书人真的不容易。第一点,是第一甲才三个人,比今天拔头筹考上北大清华还难。那么多的辛苦读书人,挤在科举这条窄道上,能挤上去的有几个?一个人从小到大读书,从乡下到省城,从省城进京城,再进皇宫,很艰难地向上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进了第一甲,那一夜之间的人神转换,今天一夜暴红的犀利一哥都没有办法比。所以,状元榜眼探花,不让他们做人上人,谁都会觉得不公平;也因此人人都要去争状元。第二点,是那个“赐”字,久违了的家国天下感觉。不被赐一下,文章写得再好,什么都不是。按今天的话说,这个评估体系有点太不完善了,没有体现专家意见。但那时的专家敢有意见吗?这得去问奴才们。
        科举考试只考语文,感觉上也包含了些政治的,或者是议政。赵以炯进京会试的题目取自《孟子》:“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那时以文章选取官吏,文章写得漂亮就是有才,就能当官,没有考外语和数理化一说,否则皇上赐起来难度会很大。比如光绪皇帝可能很了解曹操的“几何”,而不会明白欧氏“几何”;尽管《几何原本》的中文本在他老人家赐赵以炯状元之前280年就译出来了。但此几何非彼几何,没有办法比的几何们。
        我在青岩见到金榜后,回到北京赶巧又见了圆明园,如我前篇博文所记。从金榜上看,赵以炯是在光绪十二年考取的状元,也就是1886年。1886年是个什么年头?那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已经发表了近四十年。剑桥大学已经有近700年历史。那一年的5月1日,美国芝加哥二十余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举行大罢工和游行示威,使我们今天不仅每天只需要工作8小时,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劳动者及其领导们还可以放假在家休息,或出去旅游采购一把。那时的圆明园,已经被烧毁了26年。那样的时候,全国最高等级的科举殿试,还在皇上面前议论“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真的像是一个吸了鸦片的国家。那个金榜题名时,为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留下了一个绝好的注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303692.html

上一篇:春访圆明园
下一篇:沙尘之暴
收藏 IP: .*| 热度|

27 刘用生 周可真 武夷山 李小文 王桂颖 王海辉 徐明旭 郑融 王琛柱 梁进 朱志敏 钟炳 杨秀海 任国鹏 吕乃基 苗元华 陈湘明 李泳 左正伟 刘晓瑭 许新裕 柏舟 孟羽 littlejoy small03 chtang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2: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