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饭粮 精选

已有 7460 次阅读 2008-5-6 09:34 |个人分类:以食为天|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这段时间全世界米价在飞涨。马上又要到母亲节了,而过节这一天母亲们是不做饭,要休息的。所以想起饭粮这个词来。人要吃饭,饭是人的粮。什么是饭的粮呢?那就是饭粮。

    在我的少年时代,对于大部分的南方人来说,饭就是大米加上水在火上煮出来或者蒸出来的那种东西,具体一点说就是米饭,它的主要功能是把人肚子填饱,让人能活下去并且成长起来,也叫主食。菜是蔬菜豆腐猪肉,等等,它们的成本比较高,不能随心所欲地吃。那时我的人生理想之一,就是什么时候能把猪蹄啃个够,把鸡腿吃个饱。菜的主要功能是下饭,我们那里叫“送饭”,即帮助人愉快舒服地把米饭送进肚子里。菜好不好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它能不能送饭。我们那边穷,所以菜里多有辣椒,咬一口,眼前冒金星,赶紧往嘴里刨饭;所以辣椒是个好东西,便宜而且能送饭,尽管吃多了会扎得肠子两头疼。
 
    如今的饭菜已经随着岁月的前进再也不是过去的那种概念了。现在吃饭,大家先喝酒,把桌子上大盘小碟的菜们挨个吃个遍;理想中曾经想要吃个够的猪蹄鸡腿已经是不入流的东西。等菜吃得差不多了,来几口米饭意思意思,一顿饭就齐了,常常会吃撑到喝汤溜缝的余地都没有。要是下馆子,多半还会剩很多菜,然后打包带回家。不要浪费是文明的表现,尤其是社会主义的基金课题费付的钱,浪费掉了太可惜。饭和菜的地位如今发生了根本的转换。严格按照过去的概念,现在的吃饭不是吃饭,是吃菜。“主食”退居到陪衬的地位,填饱肚子的功能被菜所代替,这大概是社会进步在饮食上的一个重要标志。

    过去我们的口粮是有定量的。按年龄,性别,体力和非体力工作,每个人每个月的定量是不一样的。我记得我上高中时的定量大概是30市斤,女生好像是27斤。因为年景不同,我这30斤的内容也不同。定量中常常有10%的粗粮(玉米或各种豆类)和15%的面粉,剩下的75%是大米。坐在这里拿计算器一算,还有22.5斤大米。 米饭是如此的重要,我们对买米就很讲究。米有不同的品种,有一种梗稻米看上去有些透明,比较椭圆一点,做出来的饭有些粘,比较香,很好吃,但我们家一般不会买,因为这种米不出饭。我们买一种叫“中米”的品种,比较细长而不透明,抓在手里凉凉的,扔几粒在嘴里嚼,有一种特别的米香。如果能买到当年的新米,家里就跟过节一样的高兴。新米香,而且更出饭。同样一斤米,同一只锅煮,中米能比梗稻米多煮出来一两碗饭,当然,煮的时候也要多加些水。那多出来的部分只是水份和饭粒间隙中的空气,但至少在吃饭那一刻,更有体积的一团东西塞在胃里的感觉会让人感到舒服和感激,不用说嘴巴在咀嚼那多出来的一碗所享受到的乐趣,和心里那种吃饱了饭的满足与美好。

    为了让同一份量的米能多出饭,就得在做饭时喂米一点吃的,吃饱了好买力气出饭。所以有了饭粮一说。 我头一回听说这个词,是我小学5年级。那是文革时期,我们几个宿舍楼里的小孩吃饭时常常会把饭端到院子里来吃。我们楼里的一家有5个小孩,他们的父亲是给领导开吉普车的师傅。那时候餐馆里端菜盘子的,商店里拎秤盘子的,以及开车把方向盘的,是三大盘子的好职业,和现在哪个公司做CEO的感觉差不多。干这些职业的人因为工作的便利和近水楼台,可以为家里挣得一些旁人不能及、定量以外的东西,让人羡慕甚至嫉妒。我们楼里这家小孩的饭碗里经常会出现一些新鲜蔬菜,肉类,和新米做出来的饭,我总是看着咽口水。有一回我问他们家老三:你们家这么多人,每顿得做很多的饭吧?他说是的,但每个小孩只许吃两碗,都是他妈给添的饭,分的菜。他妈的话说,又不是喂猪,吃那么多干哪样?他又告诉我他妈做饭都是加了饭粮的。我觉得好奇,以为饭粮是一种什么肥料,就问他什么是饭粮? 他说就是一碗头一顿留下的剩饭,在做饭时和生米混在一起煮,这样饭会出的比较多。我也不笨,听到这个主意,回家去也照着做。开始心里还嘀咕,剩饭再煮一遍不会烂在锅里吗?结果发现它不会烂。煮出来的饭因为有回锅剩饭的存在而显得比较松散,这大概就是加了饭粮能多出饭的原理吧。 这种以多吃空气来哄肚子的做饭方法就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我对“饭粮”的说法一直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我首先觉得这个词很美,接近于“母亲”;同时觉得它代表了我过去很多的日子,想起来让人心动,还有一点伤感。人在很多时候,活着就是为了一口饭,所以会想方设法把这口饭弄得多一点、好一点。但很多时候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24298.html

上一篇:三十难立
下一篇:给《Science》投稿的两次经历
收藏 IP: 173.63.22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