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惊缩成一团的西班牙蛞蝓
这里有一个,这里还有,还有......这些巨大的、恼人的西班牙蛞蝓呀!在不少人看来,蛞蝓就是不带壳的蜗牛!说起蜗牛的样子,倒还有三分可爱,但去了壳,那瘫软在地上、黏糊糊的肉体,简直就是一滩大鼻涕,叫蛞蝓,多拗口,还是我国南方的广大群众叫得好——鼻涕虫。所不同的是,我国常见的蛞蝓不过2-3厘米长,粗不过0.5厘米;而西班牙蛞蝓的普通个体在长度上超过10厘米的个体比比皆是,而最肥硕的个体居然有成年人的拇指粗细。
不是我对鼻涕虫有偏见,因为我蹲在林下用镜头搜索那些“微观世界”的时候,如果我的手,或者我的工具碰到这些浑身黏糊糊的家伙时,都要跑到有水的地方去冲洗;也不是因为我有洁癖,不是因为它的长相太恶心,而是危险,那些看不见的危险......
今年的北极考察季来得比往年都早,而起始的纬度(挪威·卑尔根,北纬60°)比往年都靠南,因此得以在极圈两侧的针叶林里,渡过一个还算舒服的北极之夏。正因如此,也就天天有缘与这些肉嘟嘟的家伙们打交道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多峡湾,暖湿的大西洋暖流给这里的极圈两侧披上了绿装,主要是高大的欧洲云杉和赤松,林下是融化后泥泞而肥沃的冻土,几乎每平米都有这些软体动物分布。我还记得,2012年和2013年的夏季,我分别在挪威的奥斯陆郊外针叶林以及丹麦的西兰岛针阔叶混交林中记录了100多个正在取食的西班牙蛞蝓个体,充分领教了它们的“无所不吃”,植物、动物、动物腐尸、同类腐尸甚至各种动物的粪便......这样的“重口味”令这些小东西体内充满了各种致病微生物(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在丛林中,对比毒蛇,我更怕蜗牛,不管是有壳的还是无壳的。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它们身上所携带的“小生命”。
除此以外,比我更怕这种动物的,是欧洲的果农、菜农和花园里劳作的园艺师们,西班牙蛞蝓的主食当然与众多有壳或无壳的同宗兄弟一样,还是森林底层的各种植物,但它们一旦遇见更加好吃的人类园艺产品——蔬菜、浆果和鲜嫩的花卉,那可不是一般的不客气啊,体型大,自然胃口大,胃口大,破坏力自然不可小觑,一般的蜗牛或蛞蝓由于牙齿软弱,只啃食植株上部稍嫩的部分,芽苗一旦长老便可躲过一劫,可西班牙蛞蝓呢?天生一副荤素不吝的好牙口,不仅采食嫩芽、长老的叶子,甚至连其他蜗牛、蛞蝓吃剩下的茎杆,都不再话下,犹如一部蔬菜收割机。如果有朝一日你看见你家园子里这东西大规模发生,减产,那是肯定的,不绝收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除了胃口大以外,近100年,强劲的入侵性也是这些大块头们顽强生命力的体现,干旱、寒冷似乎对它们来说,都可以抗拒。有意思的是,这个物种在最初的描述上就带有入侵性。首先,这个物种是法国医生兼博物学家莫昆·坦顿(Moquin·Tandon 1804~1863) 最初在法国西南部靠近西班牙的地方发现了它(1855年),当时的人们判定它根本就不属于法国,因此给它取了个“外国名字”——西班牙蛞蝓(Spanish slug),注意,这并不是它的学名,它的学名叫Arion vulgaris,今天我们把它分到“柄眼目/欧洲蛞蝓超科/阿勇蛞蝓科”的下面。最初的发现者判断这种巨大的鼻涕虫可能来自西班牙,其实西班牙可能也是一个“躺枪者”,这种巨大蛞蝓的老家到目前为止,一直众说纷纭。发现后的一百年间,它过得倒也平静,可到了1954年,不会游泳的西班牙蛞蝓竟然出现在了英吉利海峡的对岸——不列颠岛上,但这也说的通,因为英法两国不管在农业上还是在园艺上的交流,都是十分频繁的。但此后,这家伙居然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整个欧洲就不是人们能理解的事情了,这里遴选出一些欧洲国家农业害虫监测体系可靠的文献数据显示:1955年,法国北部也有了;1956年,被证明该物种已越过阿尔卑斯山,出现在了瑞士;1969年是德意志(西德);1975年,波罗的海对岸的瑞典也出现了;1988年,出现在了寒冷的挪威......据最近的文献报道,进入21世纪以来,该物种正沿着多瑙河流域进入东欧,将来是否会沿着欧洲森林越过乌拉尔山或由乌拉尔河河谷进入亚洲,我想,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其实,人们对这种动物的监测一刻也没有放松过,有些地区(例如英国)对这种动物有专门的监测网站,以供各地的人们随时报告出现在任何地点的西班牙蛞蝓,可谓“全民备战”,并指导如何扑杀。通过每年对不同地点个体的观察与研究,我发现,这种动物除能摄取大量非植物性蛋白质以获得更多生存机会(这些食物会令机体增强抗冻和抗病能力),它还进化出一种强效“法宝”,就是其分泌出的粘液,西班牙蛞蝓所分泌的粘液明显比其他软体动物粘稠且量大,这样类似“强力胶”状的东西其实是良好的防水膜和寒冷隔绝装置,可保护其渡过干旱、霜冻季节,或越过寒冷和干旱的区域,例如山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耐寒的本领堪称一流,不到两百年,已经从温暖的西南欧,成功越过北极圈,我的一名极地同行,居然在有“北极探险门户”之称的城市——特罗姆瑟也拍摄到了这些家伙的身影,那里的纬度是——北纬69°。
在此提醒:我国长城线以北林区,如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吉林省,特别是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与北欧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十分相似,近年来,由于我国食品市场对浆果类果品的需求日益增大,东北不少林(农)场都有引进北欧树莓(悬钩子、覆盆子等)、越桔(蓝莓等)等优良果树品种的计划和势头,其苗木及根土、培养基中存在西班牙蛞蝓卵、幼体甚至成体的可能性很大,在此请有关农林部门和海关严密监测、检查,把这种危险的、大胃口的“怪虫”拒之于国门之外。(博物地理 段煦 文/摄影)
西班牙蛞蝓浅褐色型
西班牙蛞蝓深褐色型
西班牙蛞蝓橙色型
西班牙蛞蝓黑色型(与欧洲黑蛞蝓 Arion ater 极为相似)
以下图片可能会引起您的感官不快,请根据自身心理素质酌情观赏
......
食用同类的尸体
食用粪便
西班牙蛞蝓腹面观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