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地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博物

博文

献给新探险者们的2016新年致辞 精选

已有 9479 次阅读 2016-1-1 17:24 |个人分类:博物感言|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探险

 

2015年6月30日摄于北纬79度古斯塔夫五世地瑞典北极科考站(感谢刘军老师为我留影)


  新年,一群自然爱好者的探险队即将启程,嘱我写一篇致辞壮行,欣然命笔——

  半个多世纪年前,苏联历史学家马吉多维奇出版了一部叫做《世界探险史》的大书,相关史迹收录之全,令人咋舌。翻开厚重的书页来看,俨然就是一部自文明以来,人类在地理维度上的地球发现史。我一直在其中寻找有关中国人对于我们这个星球地理认识和发现的贡献,结果,翻开前半部,其实也就全书的三分之一,张骞、法显、玄奘、郑和、徐霞客......等熟悉的姓名在那些章节还赫然在目,等翻到了下半部(近300年),看看震撼人心的“地理大发现”时代到底有哪位同胞做出了贡献的时候,竟然是——没有!

  看看我们缺席的这300年探险史:它决定了今天地图一半以上的国境线位置、几乎今天全部强国的势力范围、关乎到地球财富的划分......在这关键的300年中,那些长着红头发、黄头发的探险家们或驾驶着帆船或者徒步,从他们的家乡——一个个“小得可以的国家”出发,闯荡四大洋,纵贯南北极,从世界各地给他们的女王或国王们带来黄金、白银、香料、宝石......还有更重要的——地图和海图,让帝国的士兵、强盗和土匪们得以在这些地方肆无忌惮地开疆拓土,女王和国王们的徽号也不断加长、再加长......“海上马车夫”的鞭子在大西洋沿岸诸国轮番交接、所有“新发现”的大陆和一半以上的非洲沦为殖民地、“自治领”,成为“冒险家的乐园”、“淘金者的天堂”,丰富的资源——能源、矿产、农产品、手工业品,以及奴隶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宗主国,成为它们“大国崛起”的重要资本,那些“小得可以”的国家摇身一变,变成了“日不落”、“北极熊”和全世界的“大叔”......

  而我们呢?当洋枪洋炮打到皇城墙根儿底下的时候,朝中众臣竟无一人知道敌人来自何处,居然还问“英吉利是否与罗刹国接壤”!

   是我们缺乏探险精神吗?一部《山海经》对四荒的详尽介绍,向我们揭示出上古的中国人是多么热爱地理探险,甚至许多现代学者从那些晦涩的文字中猜测出中国人曾见到北极光、极地幻日、猛犸象、北美的印第安人和中美洲的负鼠。而其后,甘英在2000多年前就到达了黑海沿岸,1000多年前,僧法显考察了印度半岛和马来群岛,而郑和,比欧洲人更早到达东非!   “历史上的中国在科学技术上一直领先于全世界,但到了近300年,工业革命不仅没有在那里出现,反倒落在了后面”,这不仅是令科技史大师、法国人李约瑟困惑的事情;同样,也是令地理史家困惑的事“历史上,中国人的地理学一直领先于全世界,但到了近300年,‘地理大发现’不仅没有中国人的份儿,地理学也落在了后面”......   

   个中苦水只有国人自己清楚,原始民族的入关使本已在富庶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明代社会一下打回了农奴制,继而,昏庸腐溃、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使百业、民智长期桎梏,接下来又是百年战争、割地赔款......  可喜的是,今天,我们正在见证:随着千年睡狮的醒来,沉默几百年的探险精神正在回归,并将再度崛起!值得令世界瞩目的是,中国人的崛起有别于列强,在“和平崛起”的旗帜下,我们应该将探险精神赋予为——  

   “开拓眼界,发现价值,寻‍求真理

 

  开拓眼界:不踏出家门,不会感受天地之大。就好比中世纪的西方人,如果不走出大西洋,永远不知世界之大。探险,是开拓眼界的方式。

  发现价值:人生价值,须置于天地间体量;地域价值,须置于天地间体量;万物价值,须置于天地间体量。探险,是发现和实现个人、地域、商品价值的重要有效途径。

  寻求真理:哥伦布认为地球是圆的,因此发现了“新大陆”;麦哲伦绕地球一周,向人类证明了地球是圆的。达尔文和华莱士,一个进行了5年的环球航海,一个在马来群岛进行了8年探险考察,结果不约而同地成为现代进化论的奠基人。探险,使我们距离真理越来越近。

  今天,当2016年第一缕阳光照耀在紫禁城那些金色鸱吻上的时候,我祝愿会有更多的年轻人:走出书斋,去环游世界,去探索地球上每一个神秘角落,共同开启这史诗般的探险,和平崛起的精神将助我们的探险者扬帆远航!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8-947398.html

上一篇:甲午新春画马祝福
下一篇:花园里的发现:邂逅消逝的狮子
收藏 IP: 106.37.24.*| 热度|

21 黄永义 武夷山 梁洪泽 杨正瓴 曾荣昌 余昕 谢平 黄仁勇 唐常杰 王春艳 孙启高 陆俊茜 檀成龙 姬扬 田云川 苏德辰 曾跃勤 zjzhaokeqin shenlu aliala ypx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1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