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地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博物

博文

麂子,我的小鹿

已有 12269 次阅读 2010-1-26 07:51 |个人分类:野兽公园|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我第一次到皖南山区游历,是在12年前,有一天,下着雨,从山上下来都湿透了,真想有口热气腾腾的汤喝呀!也真巧,转过路口儿,一间小小的饭铺儿出现在眼前,这饭铺儿可真小,就一间屋,屋外还搭着小棚儿,老板夫妇热情地招呼我往屋里坐。屋里有四张桌,我拣了一张靠窗户的坐下,老板——一个中年农民,拿过一张硬纸板儿——菜单,他的妻子端过一个茶碗——一碗叶子很大、泛着青草气息的绿茶来。菜单上的菜不多,价格也很便宜。我问他:“您这儿什么最好吃?”,他搓搓手,“嘿嘿”两声,“那您最爱吃您这儿的什么吃食呀”,他又“嘿嘿”两声,倒是他妻子实在,“你别问他了,他就爱吃豆腐!”,说着,打开墙角的冰箱门,拿出一块瘦瘦的、包裹着筋膜的带骨肉,“他们昨天刚从山上打来的麂子,要不要给你烧一下?......

    我无语,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麂子,没想到竟会在人类的庖厨里。麂子,以前只是听说,很早有一部儿童片叫《应声阿哥》,里面的景颇族猎人从山上打来麂子是要平均分配给每一个村民的。在我的印象里,麂子好像就是一种不大的小鹿。

    后来,我在一家鹿科动物收集得很齐全的动物园里见到了这种小鹿儿的代表——小麂(学名:Muntiacus reevesi)。它果然不大,只有人的半条腿高,很活泼,象小兔子似的,喜欢结一个小小的群。综合地讲,所谓的麂,就是一类小型的鹿,其雄性有发育很简单且很小的角,这种角的基部覆盖着毛茸茸的皮,动物学家都称它为“角柄”,这一点,是不同于其他鹿科动物的。此外,麂子的泪窝十分明显,加之大大的眼睛、小小的身材,总给人一种可怜巴巴的感觉。据文献记载,麂子是典型的夜行鹿类,因体型较小,天敌众多,太阳一升起来,便躲避到茂密的灌丛里,凌晨和傍晚是其最为活跃的时候,以嫩草和树木的枝条、浆果等为食,独居或结小群活动。

    在南方的一家动物园,我看到了一大群小麂,大约有20来只,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大的群。

    在野外,麂子原本是常见的猎兽,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小麂和赤麂在我国南方的大多数省区均可找到,但近年来的猎杀,已经少之又少,食野味的风潮涌起后,麂子在浅山区几乎绝迹殆尽。其实,麂子尽管未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但它是森林食物链上重要的一环,大型的犬科动物及其珍稀的猫科动物均依赖于此,如果不加以保护,其本身也将濒临灭绝,而小麂,更是我国特有的物种。今天,赤麂和小麂均已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段煦 文/摄 博物地理 www.bowudili.cn

 



博物之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8-290265.html

上一篇:撒哈拉的战刀骑士一家
下一篇:君子需“冷落”
收藏 IP: 111.194.228.*| 热度|

5 罗帆 李学宽 高建国 唐常杰 吴明火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