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红色的宫墙和亮闪闪的黄琉璃瓦,构成了明、清两代皇家建筑群的主色调,可你知道吗?这体现了皇家尊贵的一红一黄,其实都与中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紫禁城宫城的红墙黄瓦
几乎所有的老北京人都知道,无论你多喜欢天安门、故宫、北海的红墙,都不能靠在那上面照相,因为一旦靠上去,你的衣服就会沾染上暗红色的印迹,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身边的不少同伴儿小时候都干过摸宫墙弄一手红的傻事儿。原来,宫墙的红色是来自墙体表面敷上的一层红土子。红土子是种暗红色的赤铁矿粉,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呈深红色,土状、无光泽,但敷在墙面上却红艳沉稳、庄重大气。明清两朝用的红土子原产于山东鲁山,在博山地区加工后运到北京城来修建皇宫。
除了装饰宫墙用的红土子,自然界中的赤铁矿还以多种样貌出现,有的呈片状叠在一起,表面银光闪闪,被称作片状赤铁矿。更多的则是那些呈球状颗粒集合在一起的矿石,比如那些棕红色,表面有很多丘疹样小圆疙瘩的矿石,被称作鲕状赤铁矿;有的“疙瘩”比较大,像一粒粒红小豆,被称作豆状赤铁矿;还有的“疙瘩”更大,象一个个泡泡集合在一起,如同肾脏表面一般,因而被称作肾状赤铁矿。
鲕状赤铁矿
还有一种赤铁矿,因在成矿过程中混进了黏土,表面光泽度较差,但色泽呈现出鲜艳的红棕色或黄褐色,被称作赭石。画过中国画的朋友都知道,国画颜料中有种颜色就叫赭石,它类似于西画颜料中的棕色,但色调比棕色偏暖一些。这种颜料和颜色非常古老,曾见于许多处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址。古人之所以会选择它做颜料,可能与该矿物色泽鲜艳,其质地既不疏松,也不太致密,易于在石臼中被捣碎、研磨、稀释和不易褪色等原因都有关。在汉代,赭石色是犯人衣着的颜色,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中就有“衣赭关木”的典故,意思是人犯了罪要穿赭石色的囚衣并加戴刑具。可到了后来,赭石色又被封建统治者规定为尊贵的颜色,《新唐书·车服志》载:至唐高祖,以赭黄袍、巾带为常服。这可真是风水轮流转。
中药铺里有一味药也叫赭石,古人曾认为山西代县出产的最好,因此也被称作代赭石,有重镇降逆、平肝潜阳、止血等作用,可治疗眩晕、耳鸣、呕吐、吐血、便血等证。中药赭石与颜料赭石不太一样,尽管它们同属于一种矿物——赤铁矿,但中医似乎特别看重矿石中的铁含量,认为含铁量高的矿石“重镇”的效果更好。我国先民早就意识到赭石与铁的关系,《管子》中曾记载:山上有赭,其下有铁。到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明确称其为“铁朱”。《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中药赭石的含铁量不得少于45%,因此很多地区出产的鲕状、豆状或肾状赤铁矿石,有不少都符合其标准被当作中药使用,这都是一脉相承的。北宋药物学家苏颂曾非常形象地指出高品质代赭石的样子,他说:“...其上文头有如浮沤丁者为胜,谓之丁头代赭。”按,“丁”为“钉”的通假字,所谓浮沤钉,就是宫门上的门钉,这东西大而圆,特别像“浮沤”,也就是污水表层那层菌膜,被下面积累的腐败气体拱出来的圆泡泡,我们想象一下,表面有这样纹理的赭石,也非铁含量高的肾状赤铁矿莫属了。
烧造宫殿所用的黄琉璃瓦也离不开赭石,明代万历年间的《工部厂库须知》中对宫廷烧造琉璃瓦釉料的成份和配比有明确记载:“黄色一料,(用)黄丹三百斤,马牙石一百二斤,黛赭石八斤。”文中的这个“黛”应为代字的误写,就单从这个字来看,釉料中所使用的赭石必定是中药赭石无疑了。把这些东西粉碎后加水,可调和成红棕色的釉水,用它涂在由坩子土事先烧制的瓦坯上,瓦坯是用上千度的窑火高温烧制七天所成,挂上釉的瓦坯再次入窑,用低温窑火再经过五天的烧制,便呈现出明黄亮丽的帝王之色。除赭石外,釉料中的黄丹、马牙石也都是中药。《本草纲目》上说,黄丹是由铅、硫磺、消(硝)石烧制而成,剖析书中关于一系列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记录后,我们可知其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铅,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辛,有坠痰安神、镇惊、抗逆止呕、止血、攻毒之功,外用还擅长拔毒生肌,杀虫止痒,常用于癫痫、反胃、吐泻和各种皮肤疮疡疾病。而马牙石,就是中药白石英,因其晶体的形状特别像马的臼齿而颜色洁白而得名,有温肺肾、安心神、利小便的作用。在烧造琉璃瓦的时候,黄丹起到了助燃剂的作用,同时也参与着色;马牙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经高温熔成玻璃质,使釉面光亮、提高强度且耐腐蚀;而赭石无疑就是着色剂了。因此可以说,紫禁城那红墙黄瓦的皇家体面,其实都是中药的颜色啊!(博物地理 段煦 文/摄影)
白石英(马牙石)/水晶的晶洞,可见马牙状的晶柱
加入黄丹的琉璃釉料
烧坯
上釉的瓦坯正准备二次入窑烧制
为宫廷维修烧制的成品琉璃构件(鸱吻)
为天安门维修工程烧制的鸱吻副品(以上五图摄于北京琉璃渠村)
(本文发表于《科学画报》杂志,此处为未删节过的全文及图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4: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