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6月8日是第13个“世界海洋日”,作为整日和海洋知识打交道的极地学者,自然在这一天会有所准备,发表一些或讴歌、或弘扬、或告诫、或倡议的文字出来让大家更加热爱和护卫我们的大海,但由于一整天都在外面忙工作,直忙到午夜,待想把准备好的文章发上自媒体时,“世界海洋日”已经过了,没办法,那就留到来年这天再发吧。
谁知,有人偏偏在“世界海洋日”即将过去的时候(我知道他们有时差)宣布一些“重要”的事情,让大多数中国人今天才看到,于是乎我的文章似乎又有了“新闻时效性”。
图: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微博截图
8日19时,当北京已然夕阳西下的时候,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在其中文微博忽然说:“国家地理学会宣布承认世界第五大洋——南大洋(Southern Ocean)“。注意,微博的第一句话用的是“宣布承认”,这当然是对“以往就有”的东西而言,不然就该用“宣布提出”。看到这里,我并不惊讶,因为国际水文组织(IHO)在2002年就提出过“第五大洋”的划分方案。而再往后看就有意思了——“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探索,国家地理终于在今年的#世界海洋日#宣布了新的地图政策,即认定由南极洲周围水域形成的一个独特生态海洋区域,应被称为世界第五大洋——南大洋。此后,国家地理将对现有地图资料进行更新”。
不是说好的“宣布承认”么?为何又说“宣布了新的地图政策”?到底是“承认”已有的,还是提出新政策?并且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探索,国家地理终于......”看,主语是“国家地理”,这是自己“承认”自己?还是自己终于“宣布”?显然,是后者。因为他们今后“将对现有地图资料进行更新”。
发布如此“重要”而又措辞不清的“官宣”到底意欲何为呢?
我放大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配发的“南大洋的界限”图一看,果然,与国际水文组织2002年发布的地图如出一辙,即以南纬60°线至南极洲岛屿、大陆海岸之间的海洋作为“世界第五大洋”即“南大洋”,细看,又有一丁点儿不一样的地方,原来,他们又把这一区域内的德雷克海峡和斯科舍海的一角“还”给了大西洋,让这个本来极其规整“圆形大洋”又缺了一角,这又意欲何为呢?
我们拭目以待。
图: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微博截图
幸好,我本来给今年“世界海洋日”准备好的文章(其实去年就写好了,不久会在我的新书里)就是“世界第五大洋”方案的由来、我国一贯做法和我的个人见解,总感觉发出来会有点儿突兀,没想到,让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这么一“官宣”,我隔日发表出来,倒十分“适当其时”并“师出有名”了。
“世界第五大洋”方案的由来、我国一贯做法和我的个人见解
2017年2月中旬的一天,我走近驾驶台,读取监视器上的信息,原来,我们的船,此时已然航行到南纬59°东经169°附近了,再往南航行一个纬度,就进入国际水文组织(IHO)所主张的“南大洋”范围了。
我在南纬60°附近洋面上观察到飞翔的花斑鹱
南大洋一词,原本如同华北、华南一样,是对一片地理区域的统称,并不是什么地理实体的专属名词,就是指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南部接近南极洲的海域,多用在地理、水文等领域。而今天,这一“非正式的地名”居然被越来越多的人,在越来越多的语境下谈及,更有说法——“南大洋是世界第五个被确定的大洋”、“国际水文地理组织于 2000 年确定其为一个独立的大洋”云云。这难道我们从小就背诵的“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的说法过时了不成?现在,你在互联网任何一个搜索引擎里只要输入像“南大洋”、“南冰洋”、“第五大洋”这样的关键词,就能很轻松地找到这样一些信息:由众多网友参与修订的,有关南大洋确立成新大洋的“百科”、词条、问答,以及公开发表的新闻消息等比比皆是,就连在网格资源共享平台中查询到的专业期刊论文里,也不乏有“南大洋......确定为独立大洋”的字眼。我们的世界地图真的“如此这般”地说改变就改变了吗?难道说,IHO这个一直以来为航道安全和航海环境保护提供服务的政府间组织,真的就能把原本属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南部海域,从南纬60°线上一刀裁开,把以南的部分统统归入到“第五大洋”里了?
夏季,南极冰山有时也会漂到南纬60°附近
我们简要回顾一下世界地理学的发展史,你就会发现,“第五大洋”的概念其实一点儿也不新鲜。根据历史悠久的《牛津词典》所考证,Southern Ocean(南大洋)这个单词,最早可追溯到1702年,那时英国恰好取得了海上霸权的明显优势。而近代给全世界海洋进行科学划分并正式命名的“始作俑者”也正是英国人,1845年,皇家地理学会在伦敦发表了世界大洋的划分方案,他们把世界大洋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和南大洋,其中南大洋以南极圈为其北界,但这样的划分方案有很大弊病,因为南极圈所经过的地方实际上很多都在南极大陆的内部,这样被划分进“南大洋”的海域就变得窄小且支离破碎。果然,进入20世纪,就有了不同的声音,为了更加方便,有学者干脆提出了将世界大洋划分为三大洋的方案 , 即太平洋 、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南岸延伸至南极大陆边缘,把北冰洋并入大西洋。 进入到20世纪后半期,国际海道测量局(IHB,也就是后来的国际水文组织IH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又多次提出大洋划分方案。然而,这些机构所主张的划分方案和界限,在学术界始终争论不休,并没有得到统一的应用,人们一直还是习惯使用传统的“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的划分方案。
我在出发前,特意到IHO网站上下载了该组织从1986年至2002年间所有有关海洋划分方案的文件。结果发现,1986年发布的《海洋的名称和界限》(特别出版物第23号文件)中的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都是向南一直到达南极洲海岸的。而2002年的《海洋界限》果然有了关于Southern Ocean即“南大洋”的划分方案:南大洋以南纬60°为界(这个界限同时也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南部界限)向南,直至南极洲包括南极洲半岛在内的所有海岸。所附相关海图也如同文字部分所表述。
1986年文件中的南大西洋(据IHO网站)
1986年文件中的南太平洋(据IHO网站)
1986年文件中的印度洋(据IHO网站)
国际水文组织2002年主张的南大洋范围(据IHO网站)
但必须着重注意的是,在这份文件的显著位置,也就是一开头就交代得十分明确,即“......该方案是在1986年草案基础上于1998年至2002年开发的。该报告已于2002年8月提交给了IHO成员国批准,但IHB指导委员会(注意:文件在这里又用回了老名称:IHB——作者注)于2002年9月中断了投票过程,它仅仅是一份工作文件......”并且该文件“仅用于水文目的,不得将其解释为具有任何法律权利或任何政治意义”。
2002文件封面(据IHO网站)
因此,对于“南大洋”是否是“新的大洋”,IHO的这份原始文件表述得十分清楚,既不是“宣布”,也不是“确立”,而只是一份行业内的“主张”而已。
现在,人们在全世界所广泛接受的,仍然是我们所熟知的“四大洋”方案,中国在1949年以后出版的世界地图也都采用了这一方案。
我国编制的标准世界地图(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服务网站下载)
之所以当今世界上的人们大多喜欢采用“四大洋”的划分方案,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它们的区域相对独立,自然分隔明显,有清晰的、易于规划和理解的地理边界,在地图上一目了然,便于人们的实际应用,如在实际航行、救援活动中具体表述飞行器和船舶的实际位置;
二、四大洋都有自己的中央海岭(大洋中脊),即贯穿整体、成因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系(而南大洋恰好缺少这些山系),地质特征统一,便于宏观研究;
三,概念由来已久,深入人心并形成相关的文化及归属性,是人们普遍并乐于接受的概念。
为何“四大洋”方案用得好好的,IHO等机构又要把“五大洋”的方案旧事重提呢?原来,随着人们对南极洲的探索早已从原始的地理探险时代迈入到了现代化的科学研究时代,对南极洲周边海域的情况掌握得越发充分。人们发现,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南部的环南极洲海域,有与其他大洋所不一样的地方,因此在学术界,一些人便把环南极洲海域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来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这里具有独特的洋流。当西风作用下的表层海水在风、地球自转偏向力,与下层海水的摩擦力取得平衡时,稳定的洋流就产生了,加之环南极洲海域没有陆地阻隔,西风所受摩擦力小,洋流也开足马力畅行无阻,流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强,形成了世界最强的洋流。以前,人们喜欢把这个洋流称作西风漂流,但现在人们为了区别于北半球相同纬度的西风漂流,便把南半球的称为“西风环流”。不仅如此,人们还把这股海流与因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地转流,合称为“南极绕极流”。另外,在靠近南极洲海岸外侧,受极地东风的不断吹送,还有一圈儿冷水自东向西流动,与地球自转的方向正好相反。以上这些闭合性的环状海流,都是其他大洋所不具有的。
二是表现在物种的分布方面。南纬60°附近海域有一些复杂的水团在此处交汇,由于不同水团在温度、盐度等方面的差异十分明显,形成了一道“看不见的”生物地理分界线——南极辐合带。在这条分界线以南,来自极地,冰冷、含盐量低的表层水下沉向北流动;而北侧则有温暖、含盐量高的大洋水向南流动。适应于南极洲寒冷水域中的浮游生物及鱼类,以及帽带企鹅、阿德利企鹅、食蟹海豹等物种在此分界线以南;而以北属于温带的浮游生物、鱼类和海鸟也很少逾越。基于以上理由,也有学者主张把这条生物地理分界线定义为南大洋的北界。但问题又随之出现:每年海流分布和水团“交汇”的位置并不十分固定,受环境气候因素影响很大。以摇摆不定、且海面上没有明显地貌标志的水文边界作为正式的大洋边界,除方便少数自然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外,显然不便于大多数人的实际操作。
大洋划分的方案服务于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为少数科学家和专业人员服务。除了自然文化的属性,它还承载着人类社会文化,包括政治、历史、外交、交通等众多方面的重要使命,因此,关于“南大洋”这个名词的表述,还是作为自然科学工作者和专业人士作业内交流时对南部太平洋、印度洋与大西洋的区域性描述比较好。将这样一个界限不清,尚有广泛争论的名词作为一个大洋的正式名称,或者说割裂一个人类已经约定俗成、习惯使用已久并承载着丰富文化的成熟体系,显然不合乎道理。好在,目前除了少数国家,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出版的世界地图还是“七大洲,四大洋”的格局;课堂上的孩子们,还是继续背诵着“七大洲,四大洋”的课本。(博物地理 段煦 文/除标注出处的图片外,均为作者本人摄影)
南大西洋上飞翔的黑眉信天翁
南极洲罗斯海上的一条虎鲸(B生态型)
德雷克海峡中游弋的两头座头鲸
能随洋流远距离游泳的阿德利企鹅
2017年2月,我在南纬60°以南太平洋上观察海况(学生给我照的)
2012年2月,我在德雷克海峡穿越西风带浪区时叮嘱考察人员注意安全,不要上甲板。我当时右手食指的指甲盖是在长城站站区一处石山指挥队员从落石区域下撤时,被掉出的金属工具砸掉的(学生给我照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