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浪网转载《新快报》报道,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一份《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引用了这样一个有关数据:1985年以来,清华北大涉及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七成以上去了美国。
新浪网的链接为:http://edu.sina.com.cn/gaokao/2008-09-02/1022161826.shtml
据笔者考证,这个数据最早出自陶涛发表于2001年第8期《求是》杂志的文章——“21世纪全球人才争夺及其思考”。文中提到,“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涉及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82%去了美国,北京大学的比例为76%。”但是,此文没有给出这个数据从何而来。
后来,《中国人才发展报告》第1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引用了上面这句话,并说明引自《求是》杂志。这次,《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笼统地说“清华北大涉及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七成以上去了美国”,但是,没有说明数据的出处。
如果清华、北大涉及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真的有七成以上去了美国,这是一个值得中国科学界、教育界乃至中国政治领导人关注的严重事件。
但是,笔者怀疑,这是一个子虚乌有的数据。
且不说高科技如何定义,即使美国希望吸纳清华、北大的高科技专业毕业生,它也不一定做得到。9/11后的签证政策使得包括清华、北大毕业生在内的高科技专业学生赴美留学变得相当困难。
到现在为止,笔者没有见到这个所谓的“调查”的最原始的资料,也怀疑曾经有这样的“调查”的存在。笔者的猜测是,在1985年后的某一年,清华、北大确实有82%、76%涉及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赴美留学。而陶涛把这一年的数据扩展成“从1985年以来”,也就是指1985-2001年,已经是相当不严谨和不负责任了;而刚刚出版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又不说明出处地沿用陶涛的“从1985年以来”这样一个判断,将“清华北大涉及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七成以上去了美国”的时间段推延到2008年,就更加耸人听闻了。
这一事件说明,关于中国人才的统计是如何的贫乏和不准确,从而使得包括笔者在内的从事有关研究的学者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但是,同时困惑笔者的是:北大、清华的校长们为什么从来没有出来澄清过,从而使得这个子虚乌有的数据得以继续谬传下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671-37263.html
上一篇:
奥运会可能对中国的科学研究带来负面影响下一篇:
科学出版:目的、始料未及的结果和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