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day80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博文

整理的艺术——读书笔记

已有 2464 次阅读 2015-12-23 15:31 |个人分类:读万卷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图书规格:

  [书   名]     整理的艺术

  [作   者]     小山龙介

  [I S B N]     9787510038099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2-01 第1版

摘录:

  

整理术.jpeg


  恐怕这世上没人会认为整理东西是一件愉快的事吧,就像这世上很少有人认为学习是件令人心旷神怡的事。整理东西就是折磨人的苦差事,就是你拼命无视、想放到最后再做的烫手山芋。如果可能的话,相信大家都希望某个品德高尚的人来代替自己下这个地狱吧。

  也许很多人都觉得整理是件没有创造性、枯燥又乏味的工作,但我想告诉大家,整理东西时的思考活动本身就非常具有创造性。就非常具有创造性。 如何保管资料,才能在查找的时候更便捷?如何才能让办公桌井井有条?怎样整理,工作起来才顺畅?这种思考就是所谓的整理流程设计。思考整理流程是件很好玩的事,我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强烈的念头执笔写书的,因为我已经掌握了享受工作的秘诀。

  世上没有什么天生就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只有能让工作变得有创造性的人,这点很重要。即使面对内容相同的工作,用具有创造性的方法来完成才是硅谷的作风,结果工作变得越来越有趣, 效果也越来越好。 这个良性循环的起点,是“让工作变得有创造性,的努力钻研创意的热情。

  现在信息传播的速度空前快,已经是传统整理思维无法想象的了。仅靠传统的整理方法,我们已经无法招架奔涌而来的信息洪流了。 在这个日新月异、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我们不能再墨守成规, 应该靠自己来发明、发现并构筑新的成功模式。整理术不仅是对旧方法的改善与改进,更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一种创新。

  习惯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东西,人们总是会惯性地将分发的资料保存下来。这种行为并非基于理性的行为,而是单纯地基于一种习惯。要改变这种习惯,就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将“既然电脑中已保存有电子文件,再保存纸质资料就是一种浪费”这种认识实实在在地刻进自己的脑子。

  收到的电子文件不仅便于保存,还能立刻转发给其他入共享, 将电子邮箱直接变成文件资料数据库。可以按时间顺序对邮件进行严格管理;可以用发件人进行搜索;参考邮件内容可以回忆起当时的状况 。

  笔记本上粘贴时间贴,按时间顺序管理笔记内容;笔记本首页为整本笔记大纲;笔记本记完的页撕掉页脚,保证需要时立即翻到最新一页

  思维就是分隔和整合信息的过程。

  某个程序变得更实用,就有必要一点一滴地去除操作时的“麻烦”环节。

  整理术的目的就是为了“直观地把握,无须深思熟虑”或“不麻烦",因此是一种非常具有创造性的思考方式。

  为每台电脑配备各自的文件袋。将电器及其配件放入同一个袋子里保管,

  毫不犹豫地扔掉旧信息,不断吸收新信息非常重要。一般人按照普通速度阅读书籍,书架上的书肯定会越堆越多。旧书一扔,书架自然也空了出来。书架便也开始了新陈代谢,旧书被淘汰,伸手触及的必然是新书了。以扔书为前提,给自己制造压力,强迫自己认真阅读书中的重要部分,做好笔记。

  将许多难以言表的复杂信息用视觉方式瞬间传递给读者。要保存整篇文章很占空间,缩印图书目录,贴到笔记本上。只保存图片则不会太占空间,缩小50%就更节约空间了。只要看着目录,我们就能获得许多灵感。

  网购的便利还在于能保留所有的购买记录,使用同种产品会越用越顺手,并且保证存放的标准化。以后不管买什么都不会茫然了。

  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反而不会在穿衣上浪费时间。只要确切掌握奸衬衣的穿着顺序,就不用再为衣服的搭配而烦恼了。只有将穿衣模式化,才能将这个模式变得更加讲究和简约‘。让自己远离选衣服的烦恼,从而将这部分精力用在工作和学习中。

  小小的成就感就像开关一样,能调动我们的积极性,使我们工作起来更精神集中,更卖力。

  越是优秀的人就越会偏执于正确答案,并执着地寻求答案。实际上大脑是能够自动整理、重组信息的优质信息整理库。大脑就会在无意识中开始重组信息。

  运动带来的身体刺激和通过改变环境产生的外来刺激都很重要

  通过可视的形状将你意识到的东西勾勒出来,思维才会开始转动,你才能看清思维的全貌。

  在40岁之前从序盘到中盘的战斗中,重要的是要尽量拥有多个选择余地,这样一来40岁以后你就可以有很多种下法来完成这局棋了。

  自制个人名片时,职衔的方向性越是明确就越能帮你回避你不愿意做的事情,也可以避免与不投缘的人接触。

  其实你宣布了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同时也就宣布了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越是毫不吝惜地将自己的人脉与他人共享的人,其人脉越会不断扩展。


思考:

  “恐怕这世上没人会认为整理东西是一件愉快的事吧,如果可能的话,相信大家都希望某个品德高尚的人来代替自己下这个地狱吧。”我日常的工作中做的大多也是整理相关的工作,当时觉得这句话的确能说到人的心坎里,也是这句话引起了我对这本书真正的阅读兴趣。


   “世上没有什么天生就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只有能让工作变得有创造性的人”看到这句的时候,觉得这话比较“励志”不过这本书中流露出作者对于整理的热情,倒是不得不让人钦佩。    


   “毫不犹豫地扔掉旧信息,不断吸收新信息非常重要。……以扔书为前提,给自己制造压力,强迫自己认真阅读书中的重要部分,做好笔记。”这种劝人读书的方法,倒是很少见。读过一本书后,也不敢轻易将书丢弃,总觉得其中的某一点我要是阅读一次没有看到怎么办,要是今后忘了怎么办。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忽然觉得,古时的学问家往往需要借孤本、单本精研,那个时候他们又是抱着怎样一种心态看书的呢?即便会遗漏书中的几点,但只要不是抱着敷衍的态度,了解书中的大略总是能使人有所得的,吾生也有涯而识也无涯,旧书的确占据了新书的位置。学着执行了一下,抱着扔掉这本书的心态看完了这本《整理的艺术》这也是我第一本全力阅读之后抛弃的书,至少到整理思路这篇阅读笔记的时候,还没有后悔,反而觉得很充实。


   这本书虽然一些经过梳理,但还是略显杂乱的经验谈,更像整理方面的生活小窍门。融合了不少生活中的智慧,和作者的感触,值得翻翻看。


  这是这套书中最值得读的一本,剩下的三本都是对这本书中一个方向的延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5749-945387.html

上一篇:阅读整理学——阅读笔记
下一篇:整理的艺术2 时间是整理出来的——读书笔记
收藏 IP: 222.199.20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1/0 | 总计:0 | 首页 | 上一页 | 跳转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2 04: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