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day80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博文

二十四史鉴赏辞典——史记 汉书(4)汉 下

已有 1628 次阅读 2021-7-30 18:40 |个人分类:读万卷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作为吴楚叛乱的导火线,晁错所主张的削藩本没有错,从宏观大局而言,确实是有利于中央集权国家统一,巩固汉王室的统治地位。然而他并没有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法,空有理论总纲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案便贸然行事,致使汉王室在未成熟的时机面对一场本可避免的战役。
若削藩只是想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使权力集中于中央,保障天子的统治地位,那么它必然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但晁错并没有考虑到这点,利害关系也把握得不够,他把原本该暗中较量的两股势力,一下子放到台面上来,没有一个过程的铺垫,难免会适得其反。 


作为父亲,吴王缺乏对儿子的教育,养成他浮躁无理的性格,致使其与皇太子下棋时发生争执惹来杀身之祸,吴王因此萌生了不该有的谋反之心。作为臣子,吴王任性妄为,为个人一时的情绪违背君臣之纲,而这也成为日后晁错盯上他的原因之一。
外部因素虽不可控制,但只要把握好自身尺度,也不至于落得如此田地。 


石氏一门既无经天纬地之才,也无安邦定国之志,各个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唯一的长处是谨小慎微、毕恭毕敬,讲求孝道。
仅凭这一点,石氏一族竟然得以长盛不衰,其富贵竟延续达三代之久。汉初统治者重视石氏办事小心谨慎和整体讲求孝道的家庭门风。
将家庭伦理扩展到国家的政治秩序中去,从而得以维护汉朝的稳定统治。这就是汉初统治者任用石氏一门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政治玄机。 


张汤因出身刀笔吏,对律法条文本身过于重视,因此新颁布的律令变得过于严密复杂,非但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反而为人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大大增加了官僚体系进行管理的成本。 


皇帝任用官吏也是一种博弈——循吏也好,酷吏也罢,只是为其统治天下的工具。
循吏治民固然很好,可是循吏们有个不太听话的毛病,甚至总在皇帝耳边唠叨劝谏,万一民望太高又惹皇帝猜疑。
酷吏则大多对皇帝恭敬顺从,执行力又强,对地方豪绅或恶势力的铲除更是得心应手,在某些特殊环境中还真比循吏“管用”。
古代循吏和酷吏的产生及其对吏治的影响,值得后人深思。 


当我们听着一个个历史小故事的时候,常常会囿于视角所见,譬如认为刘邦的“约法三章”是仁政爱民的体现,而武帝时期的严刑峻法是因其偏爱酷吏。
《汉书·刑法志》此篇,生动地展现了国家律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即马克思理论中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典型案例。
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国家律法,需要适应当时的经济基础,否则便不能稳固;若国家律法偏离社会经济基础过大,则必然会通过变革来消弭矛盾,有时是渐进的调整,有时是激烈的突变。
总体而言,在一个长期稳定发展的大国家中,除非出现大的社会动荡,生产关系只会日益趋向复杂化,相对应的上层建筑也会因之而“水涨船高”。故此元、成之世,虽然皇帝三令五申精简律令,法令条文却有增无减、持续膨胀,实有其社会背景因素,而法吏们对皇命的阳奉阴违只是次要原因罢了。 


纵览中国封建社会,在国家管理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儒法之争”,对中国这样一个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只可能通过律法体系来对全国进行系统性的管理。 


李广天生善射又勇敢,不惧危险而一往无前,浑身洋溢着个人英雄主义的气质。虽然常常处于危险之中,但是他却从不更改自己的处事方式。
但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匈战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小规模冲突为主的情况,而多次出现大规模的对决,在此种情况之下,李广的个人之勇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虽然李广一身本领,未能封侯确实有些时乖命蹇,但始终未能应时而变,仍凭血气之勇征战沙场的李广,悲剧却又有其一定的必然性。 


名望是一把双刃剑,所谓树大招风。每次出战,以他的名望,匈奴不敢轻视,总是会将攻击的重点放在他身上,因此他经常遭遇匈奴主力。常常只能但求自保,故而难有战功。 


汉匈民族战争深刻地改变了两个民族,通过此战,汉朝不仅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赢得了农耕文明所需要的和平与稳定,更重要的是建立了民族信心,一个空前强大的封建帝国就此形成,而随之而来的丝绸之路,更使中华文化远播四方。匈奴一部分内迁与汉族融合,另一部分则被迫西迁,使整个世界历史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汉武帝遣李广利征西域历经四年,从实物的收获来看,确实仅仅只是收获了一些金银和几匹良马,但其潜在效力实在是无法计算的。
西汉王朝在之前派出的庞大使团都有可能被西域小国羁押扣留,甚至夺财灭口,征伐大宛后的西汉王朝只需派出数人组成的特遣队即可号令各国。限制了匈奴的发展,从而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逐渐耗尽对方的实力。
西域各国完全归顺了汉王朝,匈奴势力从此被彻底逐出了西域,其后匈奴内部的崩溃和西迁,都与这一战略决策有着极为重大的关系。 


《匈奴列传》对冒顿单于的事迹着墨最多,特别是冒顿“鸣镝弑父”、“智取东胡”、“白登之围”等。司马迁在撰写这篇列传时,突破了我国过去治史“尊王攘夷”思想的樊篱,对少数民族的历史采取了真实记录、公正评价的态度。 


萧望之、霍光二人为人处世的不同,也可从其对待身边之人的方式上看出:萧望之发现身边的郑朋是奸邪小人后,便毫无婉转地毅然与之绝交,但终免不了被郑朋陷害;而霍光则擅于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人物。
萧望之品格的高洁坚贞自是毫无争议,然而并不能处理好与皇帝、同僚之间的关系,虽有美好的施政想法,却因斗争失势而无法执行。
霍光一朝登顶之后便牢牢掌控权势,甚至在对皇帝行废立之事后还能保持正面形象,与伊尹并称,死后三年不到的光景,霍氏全族被汉宣帝诛杀殆尽,霍氏在历史上也从此一蹶不振。
急功近利为抄近路而丧失原则的人虽然可能换来暂时的成功,但注重品德、坚守情操或许才能获得更为长久的福荫。 


西汉的外戚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批掌握朝政的外戚,但根据班固的统计,从汉朝建立直到汉平帝,外戚能最终保全家族的,“唯文、景、武帝太后及邛成后四人而已”,而这些家族之所以存续的关键原因则在于“依托旧恩,不敢纵恣,是以能全”。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乱世,波澜壮阔的历史大舞台就此展开。生逢乱世,许多在其他时代并不起眼的小人物,在这时却显得熠熠生辉,以他们独特的智慧,向我们展示了一段别样人生。司马迁的如椽大笔,将刺客、游侠、滑稽三类人物的群像。这三类人物的存在,均反映出他们所代表的阶层在艰难时局下彰显自身价值的一种努力。 


限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古人无法解释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然而,“天人合一”思想若是剥去迷信的外壳,就其理论实质而言,则是关于人与宇宙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精神理性和自然世界的统一问题。
西方文化强调人类要通过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中国传统文化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人不能超越自然、破坏自然,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
从这个意义上说,“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当今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人欲是生产的动力,农工商虞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而商业活动在促进生产发展中又起到纽带作用。
人无天生的贵贱等级之分,各行各业的人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财致富,这样就能与王者同乐。
可叹的是,司马迁立《货殖列传》的这种思想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均被视为离经叛道的异端,似一束火花,转瞬即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5749-1297672.html

上一篇:二十四史鉴赏辞典——史记 汉书(3)汉 上
下一篇:二十四史鉴赏辞典——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1)东汉
收藏 IP: 1.202.18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