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划”二字说来简单,实际却包含了“日程表”和“TODO”(待完成的事)两大项。
日程表=时间既定,是无法根据个人情况随意变换的事。
TODO=时间待定,是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弹性安排的事。
对于上班族而言,日程表的事务会比较多。而家务劳动、整理属于TODO。
把日程表(既定时间)里每一件事的消耗时长用□(方框)圈出来。如此一来,除此之外的零碎时间也能表示出来了。哪段时间忙碌、哪段时间空闲,就像柱状图一样一目了然。
不要把作业量非常大的一件事,写在一张便签上。由于无法判断完成时间,想着快点儿完成,但还是会一拖再拖。将大工程细化至具体步骤。
整理的步骤:
定好目标点
定好整理的优先顺序
把东西“适量化”
给所有东西找个家
在开车时,把出发地和目的地输入导航里,就能得到两点之间的路径。如果把它类比成整理的话,就可以得到下列这一过程:出发地=现状;目的地=整理完后的理想样貌;路径=整理的顺序或方法
订立目标不可过于笼统,要把现状加以“可视化”。因为产生怎样的情况,从而带来哪些压力、烦恼、不便尽可能详细地写下来。
着眼点定得小而集中,那么困扰自己的事、有心留意的事等,就会顺藤摸瓜般一件接一件地找出来了。
当把和家庭有关的压力全都可视化后,应定的目标也就随之出现。
将要做的事情按照:
10分钟内完成 or 消耗时间
独自完成 or 消耗人力【需他人协助】
在采购的时候,请各位思考一下了,专属你的“适量”究竟是多少呢?对整个家庭来说,究竟多大的“量”就足够了呢?究竟囤积多少东西,能让你游刃有余地生活呢?只要明确这个“适量”,管理起东西来就会变得得心应手了。
把握“适量”的4个窍门
在脑中描绘新生活
不一定要控制在底线上
用便签来防止库存过剩
用数字或范围来决定“适量”
想不明白的地方就写在便签上,这样就可以抽个时间查个明白。
要做的并不是寻找可以丢掉的东西,而是去选择要留下来的东西。把真正需要的、不可或缺的东西选取出来。如果只是从中选取要扔掉的东西,那么取舍的标准就容易被放宽。
如果按能不能用这一基准来选择的话,除非是些破烂不堪、彻底坏掉的东西,其他绝大多数都会被归为“能用”,所以数量根本减不下来。
整理的最大原则就是把东西收纳在使用地的附近。“黄金区域”,就是不用踮起脚就能够到和不用往下蹲就能取出的一块区域。那些经常用到的、全家都在用的东西,要放在“黄金区域”里。
可以根据家庭成员中最常使用这件东西的人的身高,或是以最不擅长整理的人为优先,来决定收纳的位置。
丢掉惯性思维。只要安全和卫生,东西放哪儿都可以。如果能让你感到更方便、更轻松的话,只管大胆尝试。
寻找最佳归纳地点的自问自答
哪里总是乱糟糟的?
那里最乱的东西是什么?
这件东西的收纳地点已经决定好了吗?具体位置是哪里?
在什么地方会经常用到?
哪里最便于收纳呢?
听取家人的意见和了解其兴趣,共同考虑东西的收纳地点,这一过程不可或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05: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