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下面这些文字摘自我2008年写的一篇文章,仅选取了回忆老师的部分,今天做了补充(蓝色部分为补充回忆的)。当时为了纪念母校河北理工学院(如今改为华北理工大学)建校50周年而写,后被收录到学报校庆出的一份专辑中,题目《回忆我在“理工”的日子》。硕士及博士期间的许多老师同样深深记在脑海里,待日后再写吧。谨以此献给第32个教师节!
得知母校即将迎来她五十周岁的生日,心中十分激动。尽管我是一位刚刚离校5年的学子(注:本人2003年本科毕业,2008年正读博),但是在“理工”(如今“理工”已经成了我心目中母校的代名词了)日子里,不但使我学习到了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使我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确立是在母校完成的。母校有我尊敬的师长,有我难忘的同学,有伴我早读的小树林,有我埋头读书的自习室,有我经常光顾的图书馆……一切还那么清晰,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先回忆我尊敬的老师吧。我是1999级机械系2班的一名学子,刚到理工的时候,第一个月是军训,一天下午我们军训结束,我们班全体要与导师见面(那时学校实行导师制,主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生活方面有辅导员主抓),那一天我见到了我们班的导师陈冠国教授,他那样和蔼、亲切,记得他拿起同学们的名单,一个一个问大家的情况,之后他鼓励大家抓紧宝贵的四年时光努力学习。之后他给我们班开班会,经常会提到那次见面,说转眼已经过去了多长时间了,要我们珍惜时光。时光荏苒,那次给我印象深刻的见面会距今已经近9年了(到现在已经17年了)。陈老师不但关心我们的学习,还注重培养我们健全的人格。一次开会,他拿了一份《光明日报》,然后一字一句给我们读了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先生写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记得是讲诚信的,对我感触很大。后来,那封信在国内引起了很大反响,也正说明了陈老师的眼光。陈老师不但专业上有造诣,而且很博学,记得他带我们去河南洛阳“一拖”实习回来时,我和他在火车上聊了很长时间,我提到了北大的季羡林先生,他马上谈到了他的一点看法,令我惊叹不已。因为我与陈老师有很多共同话题,他对我厚爱有加,记得毕业设计时,他本来不指导我的,可一天他突然到了四教四楼我毕业设计画图所在的教室,走到我的图纸前,戴上眼镜,仔细查看我画的机械图(当时就在四教一教室画,大部分同学很努力、很辛苦,因为手工画大小图,基本是站一天;那时CAD图纸也画,也要交,当时用的存储盘是3.5英寸软盘,机房条件也差。也有偷懒的同学,直接用圆规在别人图纸上扎来扎去的<自己不计算数据,直接在别人图纸上抄数据>,扎的别人图纸上都是洞),他当场指出了几个错误并说我的线条画的还不够好。后来我打算跨专业考研,很多同学不理解,陈老师非常鼓励,而且他一次到上海参加会议回来给我们讲,年轻人有机会的话还是要到南方闯闯,这些话也是后来我考研调剂到上海的一个原因。毕业那年,正赶上“非典”,我们离校时,学校进出还没完全放开。临走前一天,我找了一个机会骑车到华岩路的一个礼品市场挑选了一件玻璃制的笔架,打算在晚上召开的分别会上送给他,碰巧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陈老师,我郑重地交给他也算是对他的一份心意。没想到,晚上我们班开告别会的时候,就在5号楼旁边的篮球场上,我们席地而坐,陈老师也去了,他送给了我一包东西,我当时没打开。回到宿舍后,才发现是他亲笔签名赠言的笔记本。上面写着:
史晓雷同学:
好学不倦、持之以恒;实事求是、刻苦勤奋;艰苦奋斗、知难而进;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心怀坦白、光明磊落;无私奉献、同心同德。记下你最美好、最有纪念意义的一页。
——陈冠国 2003年6月20日
后来,这个笔记本一直伴随着我,无论到上海读研,还是到重庆支教,现在我到了北京读博,它依然放在我的书架上(今年从哈尔滨搬到北京,依然带着),算是对自己的一个勉励吧。
我们99级机械2班(其实还有1班,因为我们通常一起上课,教师“共享”)非常幸运,基础课的老师都非常棒,我特别要提的是教我们高等数学的刘春凤老师,那时她还是数学教研室的主任,上课思路清晰、板书工整,大学期间我笔记做的最好的课程就是高等数学了,后来考研的时候也帮我了大忙。我是一个比较笨的学生,大学的课程考80分以上科目的不算多,但是高等数学第一学期考了86,第二学期是84,这与刘老师的教学是分不开的。那时我不时还要到她办公室问问题,她总是很和善地予以解答。还有教我们工科物理的莫文玲老师,上课也很有特色,那时她像一位拉家常的大姐姐,上课经常用的一句话是“你们呀……”,然后感慨一番。还有理论力学的陈树勋老师(陈老师一次上课说他坚持反对什么“高分低能”的说法,他说高分就是高能!),上课给的例题不多,板书很慢,但例题往往有触类旁通之效。教我们电路的李占山老师,上课就带几根粉笔,讲课有条不紊,好像那些板书完全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令人赞叹不已。此外,给我印象深刻还有教制图的董小蕾老师,教英语的吴小龙老师(我到上海读硕士时,听说吴老师到上海复旦大学培训了一段时间,但不记得怎么没有联系上,遗憾),教机械原理的冯立艳老师(冯老师一口唐山话,记得她那时有助教,也一起听课,我们的作业好像是交给助教的,那是我第一次明白什么叫助教),教课程设计的齐家璋老师(今年暑假搬家,发现了本科毕业设计<设计一台变速箱>的复印本,上面还有齐老师的批阅,记得毕业那年答辩前,要打印大的CAD图,那时正是非典期间,我跑到实验楼找另一位老师出图纸,结果碰到了齐老师,估计是非典期间他也住那里,那应该是最后一次见他了),教机械装备的段润保老师(段老师后来到了河北省工信厅担任副厅长,离开了教育领域,这是陈老师告诉我的;记得刚入学时,他刚从美国密歇根大学短期访问回来,意气风发,给我们机械系全体做开学讲话,没记错的话,是在四教一教室)、教互换性和技术测量的孙丽媛老师,教材料力学的马群老师、教控制工程的杨文生老师(大四时,孙老师、杨老师、陈老师带我们到洛阳一拖实习,那时杨老师是机械系1班的导师)、教数控技术的赵砚江老师(他是我学士论文的指导老师,那时他自己经常开车到学校,算是机械系比较酷的老师,因为大部分老师没车)、教液压的王宝中老师,教大学语文的王淑云老师(我爱好一点文言文,所以在课堂上她常提问我,大概大三时有一次王老师在新教学楼遇到我,便让我和另一位同学到她家批改语文卷子)等。还应该提到的是那时已经退休的王玉仓老师(王老师已经在前年去世了,毕业10周年——2013年——返回母校时,他恰好在北京市郊他儿子那里住,因此没能见到,但我们通了电话,他还托陈老师送了我一些他人对他著作的评语等。我读硕士期间,与王老师还有几次书信交往,以后会专门写一篇文章谈他),我后来换专业考研时,曾拜访过他,到上海后也通过信件和电话,他写的《科学技术史》(人大出版社,2004年版)是一本很有特色的教材(当时单小云老师给我们开科学史选修课用的教科书就是它的第1版,当时我没想到,从事科技史研究会成为我后来的职业)。是这些可敬可爱的老师,传授给了我知识和力量,我永远感谢他们!
照片说明:是2013年毕业10周年回母校时与陈老师在校门口的合影,横幅上那句话是我拟的。我们毕业后,河北理工学院曾改名为河北理工大学,后与华北煤炭医学院合并,改名为河北联合大学。估计招生受了影响(重踏当年四川联合大学的覆辙),近年又改为华北理工大学。不过,主校区很快要搬到曹妃甸了,我读书时的校区作何处理,还不知道。
后记:博士毕业后,到了哈尔滨师范大学任教六年。在那里,除了担任科技史硕士的课程外,还教了五届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一些课程。科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主要为中小学科学课(主要是小学,因为中学有科学课的仅浙江省)培养师资,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了教师,因此我也算“教师的教师”了。如今,我又成为一名研究人员,不再任教师了,但从小到大各个阶段受到众多老师的教诲和栽培,永远铭记于心。也希望我教过的学生在教师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不辱使命。节日快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