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gyongjun

博文

为什么我的光无法使你能级跃迁

已有 7992 次阅读 2018-11-21 22:03 |个人分类:闲言碎语|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育, 波谱学

问,教育是什么? 答案五花八门。雅斯贝尔斯有一经典名句: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句子读起来很诗意,但仔细分析感觉是瞎掰。一个理科杠精表示强烈反对。一棵树,如何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如何推动一朵云?那都是风的事,风一刮,树全摇,云全飘。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太神秘了。科学证明,灵魂根本不存在。

将教育比喻成一束光,感觉有科学内涵,比较靠谱。圣经里有个神句,“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这学期正在讲《波谱分析》,借用波谱学原理和概念,聊聊师生话题,扯一扯闲篇。先上一张图,科普一下。

 

1.老师是一只“节能灯”

老师是一束光,此论有史可考。记得小时候写作文,常把老师比喻成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但是这种比喻太悲催老套了。蜡烛是一种古老的照明材料,早已被各式新光源取代,只有在过生日时还点上几根彩色小蜡烛,怀旧一下。蜡烛发出的烛光是化学火焰,光的强度低,位于可见光区。当代教师们站讲台上课,配上现代多媒体、麦克等电子设备,哪里还是蜡烛?分明是新能源的“节能灯”,高效、节能、高科技,并且是专业级的氘灯、激光灯、能斯特灯… …

666.gif

2.人生“能级”须跃迁

读书有三重境界,做学问有五级台阶。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是人生能量不断积蓄的过程。学生以学习为本,努力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期中、期末、结业、会考等各种小考;中考、高考、考研、考博等各种大考。学习,就是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光谱学原理讲,样品分子吸收能量,外层电子或分子振转能级发生能级跃迁,产生吸收光谱。学习的每次进阶,都是一次能级跃迁。有时学习成绩进步,发生了“红移”;有时学习成绩退步,发生了“蓝移”;学习成绩有时处于“波峰”;有时处于“波谷”;有时处于“肩峰”。回望成长的路,那一条条曲线,便是我们从人生的低能态,跃迁高能态,发射出灿烂的人生光谱。


3.师生“能级”须匹配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老师在讲台上呜哩哇啦地讲,滋滋地发光,学生趴桌子上呼呼睡大觉,油盐不进。根据红外光谱原理,红外吸收的首要条件是,红外光与分子振转能级要匹配。老师发光,童鞋不吸收的原因是,师生之间的频率不匹配,即两者不在一个频道。老师的“频率”是枯燥无味的专业课,而他们的兴奋“频率”是打CS、吃鸡、追剧。

1111.gif

4.童鞋“偶极矩”须震荡

老师发光释放的能量,童鞋们一点不吸收,原因何在?根据红外光谱原理,产生红外吸收第二个条件是分子振动过程中,能引起分子内偶极矩变化,才能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比如有些结构对称性分子,无偶极矩变化,根本就没有红外活性。童鞋们学习亦如此。教育不是万能的,有些学生不具备基本学习的素质,心理有障碍,自控能力差,缺乏学习动力。他们心里缺少一个震荡的“偶极矩”,所以老师纵然有天大的能量,依然无法激发他们的光谱。

888.gif

5.学校是个大“磁场”

讲核磁共振波谱章节,感觉发明NMR分析技术真是牛逼。原子分子产生光谱,不困难。如何使原子核产生能级跃迁呢?真心佩服BlockPurcell的创新精神,有条件要跃迁,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跃迁。1H13C等磁性核放入超导磁场中,使磁性核有序排列,然后用射频信号激发它,于是便发生了能级跃迁,产生了NMR波谱信号。如果把学生比喻成“磁性核”,现代化学校是个 “超导磁场”,那么老师只要发射小小的能量,就能使学生产生“能级跃迁”,激发出他们精彩的波谱。


6.教育是“红外线”

教育,即不是养殖场,也不是工厂流水线。教育是有温度的神圣事业。我们愿做一只小小的能斯特灯,发出温暖的波长,去照射孩纸们,使他们“能级跃迁”,产生红外吸收,发出温暖的人生红光。

000.gif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7607-1147490.html

上一篇:遇见爱玩祭器的孩子,请你一定珍惜他!
下一篇:两千年汉墨真迹,惊倒了
收藏 IP: 112.42.195.*| 热度|

24 陈楷翰 张忆文 梁庆华 信忠保 李学宽 韩玉芬 冯大诚 刘建彬 何海 杨正瓴 刘炜 朱晓刚 王从彦 魏焱明 张叔勇 周忠浩 赵凤光 钟定胜 李剑超 林志远 ljxm liyou1983 xqhuang ncepuzt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0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