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好像任何事情没有指标,没有考核就心里没底似的。因此,全国人民都有进行指标设置,都要进行指标考核。也好像没有指标就没有标准,没有指标就不能说话,没有指标就没有了参考。于是乎,中国成了一个指标上的国家。
这些指标也是以人为本的。从幼儿背唐诗考试,比较看看谁家孩子背得多,认字多;到了小学比较谁家孩子奥数考得好,钢琴考级高;然后是小升初比例、中考比例、高考比例(升学率)、研究生就业率、博士发文率、教授项目量、学校国际SCI数等。唯独没有考虑学生的自我认知、好奇心,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定位能力,高校教师的创新学术等,因为这些无法进行“定量”评价,于是人们将其丢弃了。核心的东西丢弃了,剩下的就只有可以量化的形式——指标。目前国内的大学教育,大学生除了拿考分,就是争科研分,只要有分就做,这是指标惹的祸。
今年冬天北京等地区雾霾天气笼罩。人们开始追忆过去一味最求GDP指标的罪过。其实,除了GDP指标,计划生育指标,卫生城市指标,幸福城市指标等,可能有些人正在杜撰什么生态文明指标。还会有很多其他各种指标。这些指标让人们失去了自求本质的心态,造数据,编指标,成为社会的流行。
到了走出在指标怪圈的时候了。这里走出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回归其本来的真实。让孩子过浪漫的童年,追求童真与好奇;让大学生在严格职业能力或研究能力方面得到提升和发展,让大学老师传授学术和人格,让社会各种只能、功能找到自己的生态位,让国家健康城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