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另一个角度看“鲜肺实验” 精选

已有 4713 次阅读 2013-11-21 21:3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从11月18日开始,一则有关“雾霾使小白鼠鲜肺6天变黑肺”的消息广泛地在网络上开始流传开来,再一次让本来就对雾霾忧心忡忡的公众更加惶恐不安。在这个档口,专家开始出来辟谣,同时也有文章开始呼吁利用这个机会开展相应的科普工作,比如《从“黑肺”到“滴血验癌”,用科普驱散焦虑》,《“鮮肺實驗”背后的科普焦慮》以及《狙击“黑肺谣言”是一次科普良机》等。

除了利用这次科普良机来驱散公众的焦虑之外,我个人觉得这也是一次给记者或者说科学新闻记者提醒的好机会,更是一次强调科学新闻客观性的好机会。

在开始其内容之前,让我们先对该新闻的源头进行追溯,于是就可以发现下面这个内容:

1025日上午,上述新闻网健康频道以《复旦大学最新研究敲警钟雾霾致国民健康亮红灯》为题,发布了一篇2000余字的文章,称内地首个防治PM2.5伤害研究项目成果近日在广州公布,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广药集团旗下企业白云山潘高寿共同合作完成。

  该文称,项目组历时5个月,在上海徐汇区非工业区采集大气细颗粒物PM2.5,制成颗粒物悬浊液,对实验大鼠气管滴注PM2.5悬浊液。大鼠经过隔天滴注总计6天后,肺组织变硬,缺乏弹性,呈暗红色,边缘色泽灰白,肺组织有明显可见的黑色颗粒物弥散,俗称“黑肺”。

  该文称,研究项目组负责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宋伟民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形成‘黑肺’,彻底消除的难度大大增加,几乎无逆转可能。”

  该文称,研究发现,潘高寿蜜炼川贝枇杷膏、治咳川贝枇杷露“可有效降低PM2.5对大鼠肺部的侵蚀伤害”。

  这篇文章既没有记者署名,也没注明是否引用其他媒体报道,仅在文章开头标注“**1025日电”,再加上该文中充斥一些类似“能够提示潘高寿产品在PM2.5人体肺部伤害中可起到良好防治效果”之类的广告式用语,让人难以判断这是一篇新闻报道,还是只是一篇广告稿。

  更蹊跷的是,早在1022日,广州一家媒体在A15版刊发半版广告,标题为《大气污染致癌,我们岂能坐以待毙》,副题为《复旦大学研究发现,仅一周,PM2.5令娇肺变黑肺》。该广告以软文形式呈现,作者为庞**,文章主要内容与上述新闻网站的文章大同小异。

这些内容加之随后引发的连环效应,可以让我们有很多反思。

第一,科学新闻是连接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它把科学研究的成果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语言传递给公众,公众从中了解相关的科学和技术信息,因而科学新闻应该遵循客观性(有关客观性的问题,在以前的博文中也提到过,这里不多赘述);当然要保证客观性,科学新闻记者就应该具备一定的素养,应该保持价值中立,遵循一定的新闻职业伦理和道德,并且具备分析的技巧,而不是断章取义,或者过分夸大(hype)甚至误解(misrepresentation)科学信息。

第二,科学报道中应该体现客观事实,同时也应该对潜在的利益冲突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精确的报道。上述研究中因为是某药企资助的,同时还有类似的软广告出现,这就说明该研究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比如研究经费的来源,研究成果的公正性等都应该引起对此进行报道的记者的关注,甚至是追问。

第三,现在的一个趋势是我们要有基于证据(evidence-based)的报道,甚至要求决策的制定都要基于证据。在上述报道中虽然有研究数据,但是该文的作者并没有清晰地阐明这些数据在什么情况下采用的,是具备了什么样的实验条件等,因而是否可以说该文的作者并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似乎成为了某些企业的“枪手”呢。

第四,“no paper, no news”以及“embargo”准则的问题(贾贺鹏的文章有系统论述)。我和一些记者交流过,很少有人会主动地去阅读科学论文,所以这个原则在国内的适用程度不高。但是对于敏感的科学问题,在科学界没有定论之前不加思考地写出科学报道,难免出现一些错误,特别是在医学和健康等问题上就更应该谨小慎微。该研究虽然历时很久,但是其研究成果似乎还尚未发表,所以在这个报道中的记者似乎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求证。

在我们呼吁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加强科普工作的时候,我们还应该反思科学新闻记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他们应该遵循一定的职业操守和科学伦理,只有对科学负责,对公众负责,才可以称得上是好的科学记者。同时我们在对公众科学素养水平不高评头品足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到科学新闻记者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尼尔森的调查显示,有近三成(具体数字记不清了)的人有传播负面新闻的倾向,那么是否记者们在对这些负面新闻进行报道的时候应该进行一定的研究和分析呢,否则他们就会成为传播负面新闻的源头。

这个事件的出现不仅应该引起科普工作者的反思,更应该引起科学新闻记者团体的反思,同时也应该利用这个事件加强科学新闻记者从事科学报道技能的培训,这些培训至少应该包括如何进行科学报道,科学报道中的理性和伦理,科学报道中的利益冲突问题,科学记者自身开展调查的独立性问题,科学记者共同体的监督和自省等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743629.html

上一篇:《关于当前科普工作的情况介绍》报告
下一篇:科学新闻中的叙述
收藏 IP: 115.170.232.*| 热度|

10 曹聪 郑小康 赵序茅 赵美娣 应行仁 吴云鹏 赵建民 李伟钢 EroControl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8-7 1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