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气象专家答记者问

已有 3349 次阅读 2013-8-8 15:57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气象

工人日报社记者:已经立秋了还这么热,中国有1/3的地区都处于“烧烤”状态。请专家从气象预测的角度分析一下,今年中国为什么这么热?到了明年、后年会不会又打破今年的记录?谢谢。

 

端义宏预测是很难的问题。为什么这么热,气象部门也做过一些分析,大家在电视上都经常看到“副热带高压”,这是一个专业名词,听起来有点太专业。实际上热的地方,就是在高压控制的范围。高压是一个热带的天气系。通常的情况下都是在西北太平洋,但是今年有点异常,一直盘踞不退。(如果副热带高压)把空气往海上推一推,我们这边就凉快了。等空气变弱之后,高压又进来了,控制的地方又比较强了,高压里面是一个下沉的气流,一下沉就会升温

另外一个原因是今年台风活动比较偏南,这个季节都在南海,往常这个时候可能台风要登录浙江、福建。台风一来对高温(有缓解作用),台风一来天气马上凉快,台风走了以后高压又来了。今年的台风一直都在南海,今天早上一个台风在越南登陆,都是在很南的地方,所以高压带很大,导致了高温一直不退,而且高压强度很强。

至于明年、后年还会不会热?这是气候的问题,不是天气的问题,还需要研究。我想世界上哪个科学家都不敢说,每一个预测机构都不敢预测这个事情。气候是很难预测,目前我们只能做5—7天的预报。昨天说会有缓解,可能是短期的,如果做年的预测,科学上还需要再进一步做工作。

 

人民政协报记者:我想问两个问题,接着上一个问题,这几年极端天气都是逐渐增多,这种异常未来会不会经常化?就是每年会有这种异常现象,越来越频繁?刚才李院士提到对于我们现在应对气候变化有一些很好的经验可以总结和借鉴,您能否总结一下经验究竟是什么?对中小城镇而言,因为没有大的城市的财力或者人力配置,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或者是最先可以着手的点,可以帮助中小城镇应对气象灾害?谢谢。

 

李泽椿我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们国家受过去的思想影响,叫做一哄而上,建设得很快,细致不够。现在大家都在总结经验,城镇化建设,如果有适当的气象风险评估,建筑部门设计地下的管道、设计桥等等就有一定的依据,我比较强调领导们都要有一个思维,灾害要以人为本,把老百姓的问题放在脑子里做些事。我觉得这个事情领导要重视,要纳入到工作当中。很多小城镇受灾的原因是什么?人数少,我也在西北呆过,房屋是土坯房,如果有暴雨的话就不行了。建筑标准和设计、建筑材料的使用(都需要考虑)。我到加州,那边也是地震频发的,老百姓的房子都是木质结构,即使地震来,木质机构的房子也会好很多,所以要细致总结,解决出现的问题,至少灾难在出现时应对上要好一些。

刚才问到极端天气的频发,对气象来讲,用词要谨慎,是不是频发?我们接触了很多,频发主要是和以前对比,比如台风强度变强,以前没记录,怎么证明现在的台风比以前强?但是有一点我们知道,大气环流的变化,气候变暖,很多灾害性天气变化的规律有所变化,这个地区过去没有的可能出现了,所以我们要研究这个问题。刚才提到明年、后年会怎么样,我们气象人(把这)叫做年、季变化预测。端院长也讲了,我们人类认识大自然也是逐渐的。我们能比较好的做到24、48小时预报,(现在也能做到)7天预报。对于天气规律的认识还要有一个过程。除了理论研究之外,还有一些技术上的研究要做。我举一个技术上的例子,比如气候研究还取决于计算机,过去我们做预报时计算机没有那么快,所以很困难。现在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快到气象部门用不了,气候变化要用大计算机,要云计算,如果用了并行反而准确度下降,所以要允许技术理论发展,但是我相信人总是可以认识自然的,现在解决短期的预报,逐渐解决月、季的预报,所以谁也不敢说明年也出现更热的天气。

 

姜彤我对极端事件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包括我本人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007年参加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IPCC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时,我印象中有很多极端事件都是常态化,并且趋多趋强。上周我写第五次评估报告时讲了很多东西,基本上极端事件就是三大类:强降水、高温热浪、低温冷害。比如台风的问题,最近都在说环太平洋的台风没有发现很明显的趋多趋强的态势。经济损失也是这样的情况,最近我们把20几个省的经济损失拿过来,把CPI校正指数加上去,把人的收入也放进去,校正之后发现真正受台风影响的经济损失没有增加。

很多东西需要科学的认识,有些可以增加常态化,不能人云亦云的考虑问题。这次高温热浪(持续)长时间,已经二三十天了。马上媒体记者就打电话过来问是不是和天气变暖有关系?我们很难回答这样的问题。高温热浪是天气现象,怎么和明年、后年的长期气候联系起来?但老百姓是最关心这个问题的,用一句话来回答,作为真正的科学家,很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大家可以在网上看看,在第四次评估之后有一本书,叫做《管理极端事件和气象灾害来达到适应气候变化》。第五次评估报告出台之前,《管理极端事件》清晰地回答了这些问题,有些极端事件是趋多趋强的,有的是降到中等地位。今年10月28日,有一个IPCC宣讲大会,9月份会出台报告。今年在北京有一个宣传大会,将会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比如冬季气温在近十年气温没有升高的问题,希望大家关注。

 

北京日报记者:很多人都感觉华北这几年降雨出现增多的趋势,去年、今年比较明显。听说气候、旱涝有周期性,华北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降雨比较多,到八十年代以后相对比较干旱,现在是不是有可能又回到降水比较丰沛的时期?气候旱涝的周期性是否存在?从历史数据来看有没有这样的依据?如果这种周期性真的存在,现在是不是有可能又回到降雨比较丰沛的时期?

 

姜彤:华北平原96年是最后一次大洪水,96年之前降水比较多,到去年为止,华北平原一般是500多毫米的降雨量,96年到现在平均降雨量降低了大约100—200毫米,华北平原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干旱。从前年开始,中国北方降水增多,华北平原也不例外,恢复到正常的年份。今年要多一点,达到了600多毫米,甚至会更多。我记得2003年北方干旱、南方洪涝,现在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是这种情况)是不是在变,怎么变,是气象年代性的变化还是年代级之间的变化。原来(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降雨)改善华北平原的水资源问题,,对生产有好处。我个人认为能体现出年代级的变化。从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结果来讲,大多数的模式(包括新的模式)都反映了有年代活动情况的特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在变,以年代级在变化。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极端天气或者是气象灾害,中国城镇化进展特别快,灾害规模越来越大,损失也越来越大,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无论是预警还是天气预测管理,从能力上来讲我们属于什么样的水平?能不能做横向的对比?有什么差距?因为灾害美国也有,欧洲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横向评估一下这种能力我们到底怎么样?谢谢。

 

李泽椿:我觉得不需要和国外比,国外面临的灾害形势跟我们不一样,比如美国,它有台风,还有龙卷风,我们国家更多面临的是台风、暴雨,而且暴雨带来的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非常多,我们国家环境、地理位置、人口等(使得我们)面临的防灾对象不一样。像舟曲为什么死了那么多人?(因为)盖的房子就在河边,没有其他地方盖,所以会出事。

第二,我认为我们现在的气象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在应对方面做得还是很不错的。我们国家对于气象的投入是很多的,比如(建立)一系列现代的监测系统,风云卫星、雷达等现在有将近200个。我们国家(建立了)地面站和自动站,我们(有)很好的装备。(但是)最重要的是服务方式,各地县气象局服务机构行业都很好,这些国外都没有。(有人)可能会问我们的预报和美国相比差多少,我们和它有差距。但是我们的预报(服务)是预报员怎么把工作做好,服务地方的企业,国外没有像我们这么做。(但是)现在还有很多问题,现在的装备都很好,能不能引导科技人员踏踏实实对具体的、特殊性的天气系统、天气状况进行很好的研究,这方面还要下功夫。我们可能还有浮躁的东西,但现在已经解决了很多,十年前强调文章,不解决实际问题,现在大家转变了,对具体的科技问题研究还需要时间和指导,踏踏实实坐下来好好研究。要说差距我们是有的,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发展、需要做工作。

 

姜彤:我补充一点,比较国内外,首先要看这张图,

这是IPCC报告中应对气象灾害风险总结的六大方法,包括减少暴露度,受台风影响地区可以搬离。二是提高风险的变化的应变能力,包括预警预报能力。三是社会转型,比如原来在沿海工作,受台风影响,可以转成陆地工作。四是降低承受灾害的脆弱性。五是防御、响应和恢复措施。六是风险转移和分担,比如保险。

比较中美,各有特点,从这六大方面来讲,中国是多灾多难的国家,遭受各种自然灾害,除了火山喷发之外,基本上中国都有。欧洲的灾情就少,美国的灾种不如中国多,从减轻灾害的六种比较来讲,中国有不足,(不足)在于风险转移和分担问题就弱得多。比如灾害保险、灾害转移的措施方面几乎是没有的,除了农业的政策保险每年100个亿以外就没有了。欧洲、美国的风险转移措施相对来说要多一点。

风险管理规划,风险管理的思路纳入到城市规划、气象风险管理中,大家到国外去,到哪儿都可以看到疏散路线图,中国没有。搞风险的人一看就知道可能造成灾害的风险在哪儿,这方面中国要弱得多。到欧洲去,到哪个单位,有了风险往哪儿跑非常清楚。不管是硬性的还是软性的,很难一句话说清楚。

 

冯殊:我听说日本的排水系统修得像宫殿一样,投入了很多钱,材料设施都是最好的,因此有人质疑我们国家,为什么我们在地下水(这个)体现城市良心的建设上没有投入那么多钱。有一个专家有一个观点认为日本的地下系统是处于经济发展的时期(修建的),另外和地面上的建筑特点是相契合的。它在经济需要发展时投入那么多人力、物力,很大的目的是可以拉动当时的经济发展,(这)和当时的经济发展是契合的,和地面的建筑也是相契合的。如果像我们国家人口密集,建筑架构盲目地挖地三尺,学日本的情况,会起到反作用。提高风险的应变能力,要学它的服务,在灾害来临时我们利用系统做好人员的疏散,包括提前的预警和预测,包括服务的能力。另外是保险,我们的灾害保险确实很弱,需要大家在两会上提议案。 

 

中国气象报记者:我们都知道气象部门是拥有知晓过去、监测现在、预测未来的能力,所以我有三个问题想提问:第一,目前实际城镇的规划过程中,气象部门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第二,刚才姜老师提到国外的大型建筑需要气象部门的评估,中国气象部门有没有在建设方面相关的业务?第三,刚才提到美国龙卷风地区有地下室或者地窖来躲避灾害,虽然我们国家的特点不一样,三位专家对我们的城镇居民面对灾害防御能力如何提高有怎样的建议?

 

姜彤:关于把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纳入社会经济发展之中,气象部门有一个气候可行性论证,这个工作还是局限在气象部门内部。去年、前年我们把这个转化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论证,有一个可喜的现象(就是)《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已经批了。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论证的立法工作。现在这个工作在二十几个部委征求意见,我们会把这个工作上升为类似于环境评价管理。任何的工程项目、任何的城市建设规划的规划论证、项目论证等都要经过气象灾害风险的评估。现在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也说明气象灾害风险工作引起了国家各个部门的重视。

我2009年参加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撰写,后来参加了“十二五”减灾规划的撰写工作,我个人不太喜欢用气候可行性论证这个词,喜欢用气象灾害风险这个词,把这个工作纳入到规划之中,所以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我写的是气象灾害,没有写气候,因为气候更像一个部门的工作。我们更希望把这个工作纳入到气象灾害风险工作当中。

我在欧洲住的房子就是100多年的房子,墙非常厚,下面都是很厚的地下室,防护措施是非常好的。当然那个地方主要是莱茵河的洪水,跟我们是不同的。他们觉得是在为儿子、孙子造房子,是为下一代,所以造得好。我觉得文化理念和防灾减灾意识也是相互关联的。

 

李泽椿:刚才提到了地下室。1989年,我们去搞计算机,(我们接受的)第一个教育是遇到龙卷风怎么办?告诉我们逃跑的路线,告诉我们躲避的地点,因为那儿的龙卷风是很多的。我们现在在做淮河流域的中小城镇建设,他们的思想和西北地区、南方都不一样。我做预报员的时候碰到了阳江下暴雨,(如果)下600毫米马上就可以流到海里去。我在兰州也工作过,那个地方是黄土高原,下20毫米在我们看来就是大雨标准,马上黄土就滑坡,所以要针对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应对方案。房屋结构也是很重要的。

唐山为什么地震死那么多人?(问题在于)房屋结构。80年我到日本呆了一段时间,碰到两次地震,他们根本不在乎,地震五点几级。1923年关东大地震之后整个城镇的设计标准都提高了,所以我们国家要重视这个设计。小城镇设计要注意这点,但是也不要无限提高,(因为)成本是很大的。比如日本的地下设施很好,我记得巴黎的地下耗资也是很大的,有实际的要求。所以不同地区、不同的灾害,要根据过去的经验做设计。我们要规划的就是灾害来了之后建筑怎么应对,政府以人为本,所有的要求都要围绕防御当地普遍可能出现的灾害进行一定的部署,不至于事后亡羊补牢。过去北京市下挖式立交桥很多,结果出事了,现在开始补救,在立交桥附近蓄水,所以要总结。一定要把它纳入到政府的行为当中,政府主导,长久下去中小城镇的防御能力就会提高。

 

姜彤:风险管理所做的事:一是刚才院士谈到的,如何把气象风险工作纳入到规划工作。我们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区划,最终的结果要给出现在八种灾害或者是常见的五大气象灾害在省、市、县如何进行风险分区,哪个地方是高风险,哪个地方是低风险,哪个地方是非常严重的风险区,这些风险区如何应对,规划中如何考虑,标准怎么达到。比如高风险区不能住人,或者不能建设;要建设可以,但要么有保险,要么就提高标准等等。我(在发言中)放的图是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还有干旱的风险区划,还有台风的,这些已经开始做了。

还有暴雨内涝,全国有14个市建立暴雨内涝系统,就是在不同降水量的时候(对)哪个地方淹没了多少以及有可能淹没多少(进行)风险评估,绿化部门在规划建设中要考虑这个问题。交通部门要合理安排交通出行和规划,要形成部门联动。从长期的规划来考虑风险问题。短时的风险问题要告诉公众,减少出行,这都是需要考虑的。

如何从天气预报向灾害预报转变,灾害预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致灾的气候或者是致灾的临界面,我改成临界的气候达到什么情况才受灾,比如下了100毫米雨,如果下到南京、广州,可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因为能力强。但这100毫米雨下到北京、西北就会出问题。同时达到什么值,比如我们做的预值的结果,珠江流域每日降水量达到209毫米就可以破围了,但是每日降水量达到一级预警标准,就破围了,我们都可以算出来。北京地区最厉害的时候是100多毫米,就会出现很严重的情况。南京地区到了80毫米就可以出现内涝,是属于非常严重的内涝,一般50毫米的暴雨都没有问题,到80毫米就会出现内涝。这是致灾预值的问题。(把0.5小时、1小时、3小时达到什么标准这些预值)通过中央气象台做了预报之后,可以发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预警。我们也在做中小河流的问题,就是中小城镇的问题。还有暴雨导致的滑坡、泥石流问题,一个中小河流一套记录,这样覆盖全国,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基本完成。今年完成1100个县,明年中国2500个县全部完成,县级的中小城镇全部覆盖到。

 

北京晚报记者:气象预报受现代科技限制,比如气象预报不可能做到准确率到百分之百,请问将来气象预报最好的水平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我国的气象预报水平在全世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李泽椿:我做预报员时候的一个训练就是预报做不好,服务来补偿。工作做得不好,要及时不断地更正,做好减灾防灾。我们预报不准,但是我们及时修正。有些人说在加州预报很准,有可能,(因为)他们预报的对象不一样,就像在北京,如果冬天北京报晴,天天报晴准确率至少90%,所以不太好比。但是我们强调,   在我们技术水平不如人家的情况下,我们力争为老百姓服务。

现在的天气预报是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的,但是(这)是预报大气内在的规律构成的方程。以北京为例,如果天气系统从不同的方向到北京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因为)北京西边是山。比如降水在昌平最大,有时候在顺义是最大,所以地形的特殊性(也是一个)问题。这就需要预报人员掌握经验,也需要搞理论的同志把预报模型做得更细。计算机问题、计算方式问题,计算机我们现在有了,但是要把气象题目弄到计算上去还有很多问题,弄不好预报准确率会低。媒体和我们一定要宣传,让老百姓知道预报是怎么做出来的,预报的准确性怎么样。

我相信要做到百分之百的预报不大可能,地方特色很多,大家住在小区里面,刮风的时候两个楼之间的风非常大。超市如果一旦出事,有害气体的扩散导致超市的门要开多大,怎么流动出去,小范围的可以做,大范围的还要研究。

最后希望媒体给我们宣传,知道预报的能力怎么样,学会用好预报。

 

(注:本部分内容整理自第31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专家与记者互动环节有关内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715188.html

上一篇:气象专家共议“直面中小城镇气象灾害”
下一篇:姜彤:城市化进程中气象灾害风险管理
收藏 IP: 115.171.65.*| 热度|

1 袁贤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