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第四届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综述

已有 3723 次阅读 2013-7-16 22:2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传播学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于2013年7月13日至16日在安徽天柱山举办。

在会议开幕阶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徐飞教授代表会议组织方发言,他谈到了100年前所倡导的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引进这项任务在当今社会仍然任重道远。科学知识的运作并不缺乏,我们所缺失的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精准工作。

吴国盛在致辞中表示科学传播越来越成为一门交叉学科,科学传播也体现出了极度的多元化。而在国内从事科学传播的人可以分为三类:关注如何把科学的知识和内容以大众传媒的方式传播出去的科技新闻记者和编辑们;从文学和写作的方式开展科学传播的科普作家;从科学在社会中地位的反思角度来反思科学传播问题的人,也就是从STS角度思考科学传播的人。吴国盛认为在民主社会中的科学,应该探讨科学形象和功能的评估问题。由于国内外科学传播处于多元化局面,问题没有呈现出来,范式也没有固定下来。因而需要理论实践相结合,上述三类人也要结合,而从本次会议的参会人员来看,这种融合的趋势已经出现。而当下的科学传播应该考虑中国时代特有的问题,在科学时代和媒体时代,公众的信息量和参与决策的能力是有限的,而这些能力也是媒体议程设定决定的。同时由于中国传统与现代的混搭,不同群体的差异性较大,所以科学传播有可能成为民主化运动中的先驱力量。因为传播是有社会意识形态预设—民主—的交往活动。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张增一教授探讨了《国外科学报道研究的方法与趋势》,他们的研究人员选择了13篇主题集中在社会热点上的文章。通过采用谢弗研究的215文章的方法探讨了科学报道的研究方法和趋势。最终他们发现:研究主题侧重在一般科学技术的报道,论文作者主要是英美学者;媒介方面报纸仍然是主要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一般取决于研究者的目的,主题和工作量等。同时在研究框架、分析维度等方面,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概念和假设的操作化基础上,但是仍有规律可循。最后张教授探讨了对未来趋势的看法—电视和广播节目中的科技内容分析越来越易于操作;关于网络科技报道研究的论文将会大幅度增加;增加采用更多的分析维度和研究变量,增加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内容分析法仍是媒介科技报道的基本方法。

来自《国家地理》杂志的执行总编单之蔷同参会代表分享了《国家地理》杂志是怎样传播海洋知识的。《国家地理》杂志于2010年10月推出了深度策划的《海洋专辑》。同时近两年也看在了关于海洋的一些报道(12年5个,13年4个)。单之蔷谈到了在报道中传播海洋知识的一些看法,包括1.合理利用争端、争论来传播海洋知识;2.自然与人文的交叉,让二者结合互动起来;3.从美的角度出发,抓住大众的审美心理,传播知识;以及4.抓住公众感兴趣的东西,来制造话题传播知识。他认为争论不是现成的,而是为了传播而制作出来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媒体议程设置的特点,同时《国家地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媒体议程设置的一个案例。同时在报告中,单之蔷总编还提出了“水下岛”的概念。

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郑保章教授介绍了《基于《科学传播》的国际科学传播的新进展研究》,他们以2008-2012年《科学传播》杂志为例, 选择了100篇学术型文章并分析了年载文献量、高产作者、高产机构、来源国家、研究内容(健康,医学和环保)等方面的内容,为国内科学传播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在国际高水平的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湖南师范大学的李伦教授以转基因技术的科技纸媒报道为例探讨了不确定技术媒体报道框架的特征。他认为不确定性技术有以下几个特点:技术后果的不确定性、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技术后果性质的不确定性、技术掌控的不确定性。而媒体的科学传播则是要影响公众的科学态度,而公众的认知和态度则影响技术的命运。作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以《科学时报》和《科技日报》为例探讨了不确定性技术媒体报道的特征。他认为媒体在对不确定性技术报道方面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反应性、引进型、客观型+单向型、来源偏见型+科技立场型、正面型等。同时他也对如何报道不确定性技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科普研究所的何丽做了题为《传媒科普人才培训案例研究》的报告,首先她对传媒科普人才的定义进行了界定,

随后介绍了传媒科普人才培新的两个案例,即互动在线科普人才的培训案例以及科学松鼠会科普人才培训案例。最后她认为在传媒快速发展的时代一些规范需要加强,投入也需要加强。

   科学网不知名博主王大鹏谈到了博客的科学传播,与传统的科学传播相比,新媒体已经不单纯地作为科学传播的媒介,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媒介即讯息”,新媒体已经成为科学传播的内容之一。而科学博客独有的一些特性使得其在科学传播中应该发挥一定的作用,而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也通过博客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结识合作伙伴,累积个体的社会资本。他在报告中阐述了博客是否能改变科学传播的现状、科学传播博客的作者和受众以及对博客促进科学传播的一些建议和思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的杜进以科大图书馆栗子网为例介绍了大数据时代学术资源知识服务网站的香瓜内容,同时着重介绍了科大图书馆的LISER科学资源的开发案例。

 

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的研究生迟妍伟分析了《纽约时报》“科学家在工作”专栏中的科学家形象的相关研究成果。她选择了1993年至2012年的194篇对单个科学家进行报道的文章,这些文章可以分为四大类—医学和人类健康类,自然科学、农学和交叉学科、技术类、生物学与生物医学类。通过分析她认为大众媒体会选择写作对象和框架—作者和编辑的经验和判断,广告收入等;科学报道的数量和学科领域都与报纸方向发行商的利益相关;科学新闻的关注主题和领域会随时间变化;以及媒介对科学家形象的塑造作用巨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粱帅博士分析了科学造假的社会动因及传媒影响,她以辟尔唐人古化石造假案,黄禹锡造假案等为案例进一步阐述了科学造假的一些社会动因,即国家利益的过分放大、科研投入回馈模式的过度紧迫、公众和媒体对科学奇迹的急切需求。

大连理工大学的柴玥对科学松鼠会微博科学传播的可视化进行了分析。她的研究团队对科学松鼠会的6619条微博 (2009.08.30-2013.04.30)进行统计分析、文本分析和传播效果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这些微博的关注者包括公共机构,大众媒体,个人科普,公众人物,内部成员。而发博时间一般是从早八点到晚八点,而信息也具有一定的附加价值,这包括原创性、图片和链接等。她在建议中认为应该整合微博矩阵,建立稳定规模,重视微博直播活动,改善危机科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秦枫博士分析了新媒体视角下新“科学下嫁”运动。他介绍了“科学下嫁”运动的背景,“科学下嫁”运动与媒体传播,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下嫁”运动的路径以及“科学下嫁”运动中存在的问题。“科学下嫁”运动是陶行知1930年代提出的科学普及运动,内容,目的等。而目前科学下嫁与媒体传播包括传统媒体与科学下嫁,新媒体与科学下嫁,同时下嫁的路径应该涉及到新内容(由静态到动态,有大众到分众)、新主体(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渠道(回路反馈机制—塔式到点式,线上和线下的)以及

新机制(缺失模型到参与模型,议程设置到协同过滤)。最后他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对新媒体进行规制,传播内容审查,加强公众对科学内容的理解。

上海交通大学的花晖博士分析了实验法科普影视作品的制作模式,他谈到了Edutainment—寓教于乐—的理念,以《谣言终结者》等为例分析了科普影视作品的制作模式。他对实验法科普影视进行了界定,并探讨了实验法科普影视制作的几个不可少的要素,比如假设的选取等。同时他也谈到了自己团队制作的一些作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硕士姚雨婷同与会者共享了《顶级科技期刊封面故事及图像创作者的案例》,她以《Nature 》、《Science》和《Cell》数据采集对象,分析了科技期刊封面的意义、科技期刊封面的美学特征-艺术性,科学性,独特性。同时还介绍了科学期刊封面采集的流程。也探讨了三种杂志中科学封面的一些作者信息、分享了优美封面,讨论了这些科学封面的科学意义。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胥琳佳通过对《健康传播》和《健康传播杂志》原创性研究的内容分析探讨了国际健康传播研究的现状。她首先介绍了健康传播学科发展状况—发端于美国—及两本典型期刊。通过勾勒出美国健康传播的研究现状,分析该领域的新趋势,找出现存的研究空白,从而回答一些问题。她介绍了研究中的一些发现:研究对象的地域分布和人口学特征,研究议题,研究方法,理论应用。从而提出自己的一些研究结论:在生理健康的议题中,癌症、控烟等是最为关注的内容,但是也存在一些空白;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的健康状况被关注度较低;非生理健康议题方面,大众媒介、患者沟通、网络相关议题关注不高;理论使用上,只有近一半的研究有理论指导;研究对象的地域分布上亚裔群体的研究比例不高,研究方法层面上,定量研究占优势地位等。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生科普实践基地的张静明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创作的新理念》,他谈到了科学传播创作的四大新理念:一流选题,团结团队创建高水平制作团队,硬件实力,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他也通过展示自己团队制作的视频、动漫等作品分享了科学传播创作的过程。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詹妍教授从美学的角度阐述了《艾伦拉文宾太空美术作品中的科学英雄主义》。她首先对艾伦拉文宾进行了简要介绍,而后探讨了科学英雄主义,即科学主义意识形态下的英雄主义。通过对艾伦拉文宾太空美术作品的分析展示了太空美术作品中的科学英雄主义。同时她也谈到了与科学英雄主义并存且相矛盾的另一面—画面背后隐藏的恐惧等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的李亦中教授通过自己团队制作的科普微电影《科学来了》系列片来探讨科学微电影的创作等议题。他认为科普也好,科学传播也好,其基本工作应该是一致的,同时无论从事科学传播的是哪几类人,这些人应该整合起来形成集团军,共同发挥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王国燕也探讨了《传播学视角下的科学可视化研究》,这主要包括涉及到前沿科学成果的视角表达和顶级期刊的封面故事。首先她通过对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图片与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的图片相比较来阐述国内外科学可视化方面的一些不同。她们通过分析认为中国顶级科学成果的视觉化表达多依赖于美国图片机构。中国顶级科学成果数量快速增加,视觉表达需求不断提升。封面故事成果影响力高于普通成果。同时她还分享了科学可视化的理论脉络,1987年首次提出,1991年得以界定,2004年提出知识可视化,2010年又有人提出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而柴进提出的科学概念的视觉化应该是科学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科学化。王国燕认为前沿科学成果的传播受众应该是科研团队,科学共同体,交叉领域学者,科学公众,社会大众,她也分析了科学可视化5W要素的演变。最后她谈到了科学成果的可传播性,可表达性,直观可视性,间接可视性以及间接与直接可视性的转变等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的奉公教授介绍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普评奖机制研究》中的相关内容,这包括国家科普奖励基础问题探讨,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普类项目评审的管理体系以及政策建议等。最后他分析了具有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普奖的项目,同时也建议选取合适途径申报国家科普奖,以公共品项目逐步挤占非公共品项目的获奖空间,吸纳获奖人员发展科学传播学队伍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周荣庭教授谈到了《如何用数字游戏开展科学教育》的问题,首先他介绍了这项工作的渊源与现状,并提出了快乐学习的理念。而其发展方向则是以科技传播为主体,以新媒体为引擎。进而他通过自己团队开发的城市文化科普游戏来展示这项工作的形式,目的和内容。在报告中他也进一步阐释了科普云的一些相关做法等。

在会议闭幕式上,吴国盛理事长作了会议总结,他认为本次会议是小而精的一次会议,大家充分交流,互相探讨,产生了很多好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有深度的碰撞。但是本次会议上有关科学传播理论的探讨和科普创作的问题并没有太多涉及,因而以后的会议中应该加以强化。同时理事会还增选了10名理事成员,并决定了第五届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的承办方等内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708720.html

上一篇:科学中心与科学博物馆(1)
下一篇:科学媒介中心与社会资本培育
收藏 IP: 115.170.68.*| 热度|

2 刘立 樊文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4: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