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科学传播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呢?

已有 3114 次阅读 2013-5-15 10:2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科

最近和一些人在交流中反复提到了一个问题,即科学传播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赞成的认为科学传播应该有自己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否则只能摇摆于其他学科领域之间,这就像是一个交集,科学传播的位置往往是很多集合的一个交集。而如果有自己的学科监制,科学传播应该有自己完善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也许会有利于中国当下科学传播,或者说科普的实践。而反对的声音也很有见地,如果科学传播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那么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出现,即便在科学传播起步比我们早很多的其他发达国家都没有出现,那么我们自己这边呢?同时理由也和上面的差不多,科学传播涉及到多领域,多学科的问题,因而难以有自己独立的定位。

其实探讨的核心不在于科学传播是否能有自己独立的学科建制问题,而在于它如何找到自己准确的定位。纵横捭阖说的是能做到左右逢源,而用进退维谷,左右为难来形容当下的科学传播似乎更贴切一些。在一整份蛋糕中,科学传播并不能分到其中的一份,更多的时候得到是蛋糕屑,也就是边缘的区域。对科学传播这种状况的担忧和疑虑已经有很多人发表过类似的看法,当然也有人批判科学传播共同体固步自封,把自己囿于一个狭窄的圈子里,因而颇有自娱自乐的趣味了。但是另外一方面,这些人也在批判当下的环境,科学传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反观过来,是否科学传播共同体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无法逃离的“陷阱”呢?

科学传播自从一开始也未必就是一个成熟的术语或者说理论,它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起初,科学家为了获得支持而对公众开展一些科学方面的宣传活动,而此时关注的焦点在于公众科学素养,“缺失模型”也是找个时期的一个代表,科学家对待公众的方式是“填鸭式”的。而在意识到这种状态并不是现状的一个反应时,公众理解科学(PUS,PUS)开始出现,它强调的是科学传播是为特定的个人、受众或者团体提供适合的科学知识,公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成为了双向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后又有了公众参与科学(PES),这个阶段公众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更大的发挥,不仅要理解科学,更要参与科学,但是这种参与还是有限的。而科学、技术和社会(STS)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科学传播的一个支撑,也有人提出过科学传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STS的进展这样的论述。而与STS比较接近的理念则是科学和社会(Science in/with Society),这种理念认为科学传播是为了促进社会群体参与到研究进程中,并从社会整体上来考虑科学和技术的问题,同时也要把科学纳入到整个社会进程中,公正地传达科学中立的价值。然而,随着科学和社会这个更大的领域的出现,科学传播似乎更难以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了。

很多博主和朋友都谈到过科普的范围广,议题多等问题,而在我们的身边,科普还和科学传播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对等关系。因而让科学传播成为一个学科也是比较困难的,而如果把科学传播替换成科普,那么科普这个学科的建立就会是难上加难了。

这里的核心问题仍然是不论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找到自己的核心定位仍然至关重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690140.html

上一篇:科学中的角色模型
下一篇:市民“散步”背后的科学议题
收藏 IP: 115.170.146.*| 热度|

7 许培扬 李晓明 曹聪 杨华磊 赵大良 陈冬生 刘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