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迷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mpenguestc 网络空间做伏枥老马,志在千里育识途小驹!

博文

硕士培养中的尴尬与无奈 精选

已有 42714 次阅读 2017-5-29 20:33 |个人分类:问道研途|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 培养模式

年实验室有14位硕士生毕业,都已顺利完成毕业答辩,即将离开实验室,走入各自的工作岗位。

最后一组完成答辩的当天,14位同学为了庆祝顺利通过答辩,实验室小聚了一次。整个晚宴,弥漫着浓浓的感恩之情,气氛热烈。席间,一位同学举着一杯香槟,偷偷问我,要说说他这三年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以后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上,提前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便于改进。当时的我,并无心里准备,只是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硕士是一个很尴尬的学历阶段,即不像本科生的注通识、强基础,也不像博士生培养中的崇尚学术、强化科研。因为,他们的正规训练时间极其有限,这可能跟当今的培养体制和模式有关。

如果本科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研二刚进实验室可能与本科生没什么差别。因为,光靠研一修几门课程,根本无济于事,所有科研工作基本都上不了手,一切还得从零开始。

研二跟着项目组,做一点事情,半年后师傅领进门了,可修行的时间没了。因为,研三的同学还没离校呢,他们就开始积极准备暑期的公司招聘了,每天的心思花在了应对招聘面试题上了。

科研烂尾楼就是这样形成的。一个课题的研发周期,不可能是刚好卡在研二科研训练的黄金时间段(当年9~次年7月,大致10个月左右)。所以,2-3个月短期的课题,还没上手就会结题;超过一年期限的课题,他们没一年的时间耗在课题上。怎么办呢,就只有跟着博士生当当下手,或跟着上一届的学生提前介入课题。

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很不好把控,一个课题最多1-2个人可作为硕士毕业论文撰写,但由于硕士生的能力、时间限制和现实问题,不得已只能采用人海战术-大团队作战。这样,必然有些人的论文与研二所参与的课题不全是一回事。带来的后果就是,等到研三整整一学期把工作搞定了,再开开心心过完春节和寒假,第二学期开学回到学校,一般离4月中旬提交论文的期限,也就是2个月左右的时间。可想而知,这类硕士论文能保证好的质量吗?

少数的推免生,好在本科毕业设计期间就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那么在研二进入实验室后立马可以进入状态。那招考进来的同学,就可能滞后了近一年时间。

导师的课题能不能完成,其实没什么关系,大不了采用人海战术嘛。关键是这么短的时间内,你的立足之本,如交流能力、文档撰写能力、基本科研(如项目设计、程序设计、实验)技能等,还没有完整的走一遍,往后去了公司又怎么施展拳脚呢。

每个实验室,可能硕士生比博士生的数量要多很多。一些除学术以外的氛围还被大部分硕士生强势的拉动着。一般而言,那些“低调”的博士们却在埋头看papers,写代码,做测试或准备过出国的语言关。因而,少了许多硕士们那样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潜心科研的博士生,反倒成了小众。

高校的这种尴尬与无奈,国内各个研究所硕士培养也都面临一样的境地。前段时间,参与中科院某所的博士毕业答辩,几个导师都提到,对当前硕士的招生和培养,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那股子热情。学生们需要入职的敲门砖,导师们到底需要什么呢?

博文开头提到的那位同学,现在我可以告诉他的答案是:三年多的时间里,参与完成了多个课题,各方面能力都表现不俗,责任感也很强。论文完成后,还曾多次提醒我,实验室需要他的地方,尽管吩咐。唯一遗憾就是,没有选择继续深造,更全面和规范的科研训练有待积累,文档撰写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他是本科大四就提前进入实验室的几个推免生之一。但这样的研究生,毕竟太少了。

相关博文:研究生,你混毕业了又能咋的!


扫一扫,可关注“老马迷图”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5437-1057847.html

上一篇:最朴实的话语,却最温暖人心
下一篇:青年基金申请书撰写中的共性问题
收藏 IP: 222.211.183.*| 热度|

45 黄仁勇 李曙 周健 姚小鸥 张启峰 李毅伟 徐令予 马臻 罗汉江 唐小卿 李明阳 王德华 赵斌 张骥 侯天顺 陈敬朴 史仍飞 肖慈珣 吴斌 陈理 巩卫康 李颖业 熊天 刘炳杰 黄永义 陈儒军 李东风 高建国 王安良 罗帆 李好 马新凯 李刚 包增娣 idealist zouzoukankan UNCblue ly6617 wangqinling xibujd guhanxian wgq3867 yancy95 xiexmbs xch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