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法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xuxia126

博文

读《大校的女儿》

已有 2990 次阅读 2012-5-25 09:24 |个人分类:读读写写|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王海鸰, 大校的女儿

       “冉,等着我把大狗给你寄去。”
   他把目光从窗外收回,转脸看我——那双眼睛又大又黑——片刻后,点了点头。
   我有点失望,也有所不甘,继续煽情。
  “回去后我就给它洗个澡,洗得干干净净,给你寄去。让它到兰州的家里陪你,陪你睡觉,陪你吃饭,陪你玩儿。好不好?”
  “好。”
   就只这一个字,令我甚觉无趣。
   车内广播开始让“送旅客的亲友”下车了,我没有理由再延宕下去,彭湛和冉送我到车厢门口,冉礼貌周到:“妈妈再见。”
   火车启动,加速,远去,我的眼睛里冒出了泪花,心无端地感到委屈。回家的路上,到家后,整个人一直沉浸在这种情绪里。带着这情绪,我给大狗洗了澡,洗得干干净净,晾上,并且连夜找出了寄包裹所需的布,只待大狗干了后,就寄往兰州。
   大狗至今在我的家里,被搁置在轻易不动的贴着天花板的吊柜里。
   冉走后,两天后,洗了的大狗才彻底干透;两天时间,足以使我的情绪发生无数次的变化。当然不是说忘记了这事,但绝不是那么急于寄它了。看到了它时,就想,有空再说吧;有了空时,又想,这个月算了,下个月吧,这个月钱太紧张,偌大的一个包裹,邮费又得几块;到了下个月时,由于嫌碍事,它早已被小梅收拾到了不知哪里,一旦视线里没有了它,这事也就真的渐渐忘了。
   当有一天我在吊柜里发现大狗时,已是几年之后,那时我的经济状况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大狗使我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承诺,也曾有过这样的闪念:现在给冉寄去?当然最终我没有寄,时过境迁,彼时的真诚,此时就是矫情、做作。
   冉早就看透了我,在我自己还没有看透自己的时候。
   轻视儿童是成年人最易犯的错误之一。儿童那种与生俱来、尚未遭到岁月磨蚀扭曲钝化的直觉,尖锐犀利准确,远远超出了成人的想象。
   ----------引自王海鸰的《大校的女儿》
  
   我得说,是因为偶尔打开收音机,听到这段播音,才关注到王海鸰的《大校的女儿》的,之前也曾看过这部电视剧的片段,但因为很少能连续看完完整的情节,并没有吸引我。毕竟,表演演绎的故事,和文字之间,还是有距离的。
  
   冉是小说中韩琳的继子,他因为父亲的再婚,敏感而聪明。韩琳虽然也很喜欢冉,但当自己的孩子海辰出生后,因为经济的拮据和冉的父亲没有尽到作为父亲和丈夫的责任,使她对冉的感情也发生的变化。而冉,也敏感地意识到这种变化,书中有这样的对话:
  
     冉建议说:“妈妈,咱们把他送回去吧。”
      “谁?”  
    “弟弟。”  
    “送回哪里?”  
    “医院啊。”  
   “为什么要把他送回去呢?”
    “他太麻烦了。而且,整天睡觉,哭,一点意思都没有。”  
   “妈妈,你觉不觉着他麻烦?”   
    “觉着!”我由衷附和,并为我能够对冉由衷而略感宽慰,稍停,又补充说,“真是太麻烦了,我一点都没有想到会这么麻烦,一点都没有想到。”  
  冉于是很高兴:“我说得对吧?”   
    “冉,你想不想照相?”我示意他注意不远处白玉兰树下的热闹。  
    冉不上当:“咱们把他送回去吧?”  
    用的是祈使句式,口气却类似斩钉截铁,带着急切和敦促还有希望,令我无法再兜圈子,无法回避。于是,我握着他温软的小手,慢慢地,清楚地,对他说了我不可能将海辰送回去的道理,冉听完后便不再说话了,无论我说什么。
  
   ----------引自王海鸰的《大校的女儿》
  
   最终冉被他的父亲带走了。
  
   海辰在母亲的关爱在下健康地成长,因为单亲家庭,也渐渐是敏感的,对母亲的关注和爱,其实并不比母亲给他的少。特殊的环境,带给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我在网上搜来这部小说,用不到一天的时间,看完。虽然很多看过电视剧的人,更多关注的是韩琳和姜士安之间的感情,但作为一个母亲,我更多关注的是王海鸰对于孩子成长的环节的描写。而她的经历,离婚,一个人带孩子,无疑给她小说中准确把握韩琳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准确的心理描写,尤其是对孩子的心理的把握,无疑使这部小说,除了让一些有军旅经历的人喜欢,让一些希望看到爱情婚恋的人得到满足外,也可以成为关注少年成长的心理指导。
  
   有时候,文字的东西是无法用表演替代的。我更愿意读文字,他们可以更准确地传递作者的思想。电视剧或者电影,那是演员的演绎了,是一种再创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1287-574732.html

上一篇:我的结拜姐妹
下一篇:对这样的学生,我真的很失望(有进展)
收藏 IP: 220.249.99.*| 热度|

4 李学宽 许培扬 李方和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2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