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法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xuxia126

博文

老屋,老物件 精选

已有 11539 次阅读 2015-3-3 17:20 |个人分类:家人朋友|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我第一次去老公家,他家就是这样的房子。可惜,房子在94年就倒塌了,因为久没有人住。

大伯家也是这样的房子,他只有一个闺女,没有儿子。所以老两口一直住在这三间老屋里,连电灯都没有点,夜间照明,依旧用柴油灯。

我读小学,初中一直是点煤油灯(其实是柴油灯)照明的,时间久了,鼻孔里都是黑黑的。很庆幸,即使在如此暗淡的灯光下读书,我也没有近视,一直到现在左右裸眼视力均在1.0以上。

 

 

这是大伯家的厨房。地锅,前后锅设计,有风箱,烧的是柴火。

即使在农村,现在很多家也已经很少见这样的厨房了。我娘家大嫂二嫂的厨房装修得和城市差不多,有水管,洗菜池,瓷砖铺的厨房台面。用煤气或沼气,甚至用电磁炉做饭。

我的爸爸妈妈还保留着这样的厨房。所以每次回家,我还是喜欢吃这样的地锅蒸的馒头,柴火烧的菜。甚至,我很喜欢在妈妈做饭的时候烧火,柴火熊熊燃烧的火焰,映红了妈妈的脸。当年读初中高中时从家里拿馒头,妈妈就是在这样的厨房里为我蒸一锅锅的馒头,让我温饱可期。

 

 

篦子。

用竹子做成的篦子,是用来架在铁锅上蒸馒头或者馏馒头的。用麻或者线捆绑固定在一起。没有任何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篦子的直径要比前锅的直径小些。

 

 

老家具。

 

这几个柜子有些年头了。也许是大妈的陪嫁。用麦秆编织的筐,可以用来盛粮食或其他不能让老鼠吃到的食物。

 

面缸和盖子。陶缸在有的地方当做盛水的器具,老家也有用来盛面的。用梃子(高粱杆)编制的盖子,用线串在一起。也全是自然的东西。

面瓢,当然是葫芦掏了瓤晒干了做成的。也可以当做水瓢。

 

 

 

篓子里有了现代的化学的东西:那些塑料袋是化肥袋子。用来装粮食的。

 

 

竹篓。可以盛杂物。

 

 

柴火垛

 

现在很少有人烧柴火了。干脆都不从地里拉回家。一把火点了当肥料。每到收获时,干部紧张:时时盯紧,不准放火点秸秆。百姓和干部玩捉迷藏:等他们下班回家后,夜半三更起来点。于是,烟雾弥漫着,雾霾的来源之一。

 

其实芝麻杆是很好烧的柴火。我小时候,这样的高级柴火,只有在过年蒸蒸馍的时候才会烧。平时都只烧树叶子碎麦秸、麦糠的。冬天里去捡柴火,哪个农村的孩子(60年代生)没有干过?为了一两根马蹄子打架的都有。那也是切实的利益之争。没有阴谋,是生存需要。

 

 

床铺

 

墙是土墙,没有粉刷。所以干净的孩子就在墙上贴了画纸。大妈是用旧挂历代替。随着时代发展,不仅年画逐渐退出市场,就连挂历也因为手机电脑的方便使用远离了我们的生活。

 

 

压水井。

 

小时候还去村头的公共水井里挑过水。那个累和难过,尤其是下雨天去挑水,深一脚浅一脚,甚至一不小心就掉进水井里。后来家家都打了这样的压水井,吃水不再难了。再后来,因为地下水位下降,和地下水污染,过去可以吃的自己家井里的水,现在有毒有害了:化肥、农药、工业废水污染,养殖污染。只能吃深水井里的水:农村也用上了自来水。解决了饮水问题,是大事,比看不见蓝天白云还重要的大事。

 

不过,据说供水的深井已经打到三百多米深了。以前,挖个小沟就有水的,沟,溪,河。现在变成了干坑了。过去的沟河,被扔进了大量的死动物和白色垃圾。成了垃圾场。

 

 

木窗

 

至少还有一扇窗,可以看到外面的光亮,也许是丑陋的,不美的。但至少还有光。

 

有光,就有希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1287-871628.html

上一篇:羊年的第一顿饭
下一篇:无题
收藏 IP: 220.249.99.*| 热度|

53 李雄 李学宽 张珑 王春艳 陈小润 武夷山 蔡小宁 戴德昌 李伟钢 刘艳红 徐晓 赵美娣 蒋新正 李志俊 吕宝亮 张叔勇 杨月琴 王德华 赵保明 郭向云 艾丽根 康建 陆俊茜 程娟 冯大诚 吴世凯 梁进 李本先 刘全生 黄永义 董全 刘光银 柳东阳 刘波 余皓 徐传胜 杨正瓴 吕喆 王志杰 罗帆 王海辉 王桂颖 王锟 李璐 徐耀 李瑛 郁志勇 王汉森 罗春元 ljxm chenhuansheng biofans permafros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