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学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余孟孟的博客 关注生命成长,传播人间知识,启迪教育智慧。

博文

讲故事:作文教学的启动与意蕴

已有 4572 次阅读 2010-4-26 11:44 |个人分类:教育闲思|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学, 作文

余孟孟

 

小豆豆在妈妈的带领下,第一次来到巴学园的时候,就被这所学校的活树校门和电车教室所吸引,立即发出“我非常喜欢这个学校”的呼声。但更令小豆豆惊喜的是,在见到小林宗作校长之后所发生的一切。小林校长对小豆豆说的第一句话是“好了,你跟老师说说吧,说什么都行,把想说的话,全部说给老师听听。”小豆豆本以为校长会问问题,但当听到“说什么都行”时,小豆豆开心极了,立即开始说起话来。她说电车、说车票、说前班主任、说燕子窝、说洛基(她家的小狗)、说自己的衣服,总之,她说话的顺序、方式都乱七八糟,但小豆豆感到很痛快。她觉得生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因为,从小豆豆出生到现在,还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长时间地听她说话。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向前探着身体,专注地听着……

这是黑柳彻子的经典教育名作《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的事件。经过小林校长的确定,小豆豆当时自己说了足足四个小时,这对小豆豆而言是刻骨铭心的,因为无论是之前,还是以后,再也没有一个大人这么认真地听小豆豆说话了。这也让我们感到惊奇,一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竟然能够一个人说四个小时的话。其实,小豆豆一直在说着的都是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许还很短、或许还很乱,但她有强烈的意愿想将它们表达出来。像小豆豆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就给了教育以契机和入口。

在现代社会,我们对教育的关注一再使孩子成为中心话题。然而,与孩子交谈的机会却很有限,毕竟我们缺乏小林宗作那样的校长、老师和家长,或者说那样的校长、老师和家长很稀缺。讲故事,可以提供一个分享语言体验的机会,孩子可以与故事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因为他们的想法、思路和建议都会随时融入故事当中。这对小学的作文教学尤具价值。

作文与故事都属创作,都是一种语言的建构与组织,但孩子们却往往喜欢故事而排斥作文。这不仅是因为作文中有更规范的要求,更因为我们的作文教学在一开始就没有启动和利用学生头脑中的故事频道。把讲故事和写作文看做两个频道是作文教学失败的根源。

讲故事为什么能得到孩子的欢迎,并能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呢?这缘于人思维发展的特征和深埋心底的情结。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人的思维成长大致经过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即人的思维发展,形象思维先于抽象思维,随着“十一岁到十二岁时开始形成的形式运演的出现”,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才逐渐发展成熟,尔后形象与抽象两大思维形式共存于人的认识能力之中。然而,与抽象思维相比,形象思维更易于调动,更能减少人意志努力的付出,更能让人较快的触动情感,启动整个身心系统来认识事物。而“故事”,以其独特的思路、完整的情结、具体的场景、生动的人物,更能调动人的形象思维,进而启发人的思考。而且,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的成长成熟阶段,抽象的、辩证的思维方式还未发展,因而他(她)们往往拒斥说教和长篇大论,喜爱故事、图画、影像等知识形式和文化载体。

情结,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概念。情结在弗洛依德那里是一个令人尴尬的字眼。恋母情结恋父情结正如两条皮鞭抽打着人类文明的脸膀和理性的身躯,让人不住地脸红心跳,手心捏汗。情结是无所谓拒绝不拒绝,要不要的事情。只要你还在一个时代里、在一个社会里,也许你还没有觉察,还没来得及判断,它已经在不可知的地方,以不可知的方式在你的心中打成了结。以至你一思想,一言说,一行动,却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此结的纠缠。听故事和讲故事就是人的一种情结,它深埋心底,时刻准备着喷涌而出,它能凝聚人的整个身心,使人为故事捏汗,为故事揪心。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重要教育理论就是调动人的早期经验和埋在心底的潜意识,从而使人产生向上的驱动力,获得成长。

要让讲故事成为作文教学的启动点,要把孩子头脑中的故事频道和作文频道结合起来,这需要师生两方面的合作与互动。首先,在课堂教学之初,教师要有相关的引导性故事。例如,讲观察的重要性,教师可用“瞎马食草图”的故事;讲独立思考的价值,可用“三尊金佛”的故事。然而,教师的引导性故事要吸引学生、触发学生感受、激发学生表达,教师自己的故事表述就要精雕细琢。教师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一、                语言表达要有感染力,清晰、简明、阴阳顿挫、高低起伏,该小声处小声,该高声处高声;该缓慢处缓慢,该急促处急促。

二、                肢体语言要生动、甚至夸张,能调动学生情绪。同时眼神要有力量和内容,能与学生的目光交流,并能传达出信息,或认同、或疑惑、或惊奇。

三、                故事选题要健康、易懂、有趣。最好是和孩子的生活学习有关的。

四、                教师的整个教学状态要自然、可亲、让学生觉着舒服,愿意追随教学的进程。

教师的引导性故事只是导火索,接着要做的是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讲故事。可供选择参考的方法和技巧有:

一、                串词故事。给学生一组词汇,任其发挥想象说故事。例如,有这么一组词:放学 电闪雷鸣 公交车 妈妈

二、                连句故事。给出一个场景,让学生一人说一句话,但后面的话与前面的要尽量连贯。这样,每个孩子都可能为故事贡献一句话。比如,给一个“身处动物园”的场景。

三、                主题故事。教师或学生提出,学生同意准备要讲的故事主题。每个学生依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讲述。例如,可给一个“沙漠生存”的主题故事。

四、                描述性故事。这往往是叙述故事的幽默方法。鼓励学生尽量在句子中使用更多的描述性词语,看谁用的多。例如,“疲倦的但不乏兴致的我坐在柔软的、暖和的、宽大的乳白色沙发里,满怀期望与好奇地看着那本有名的、经典的、畅销的、好评如潮的书——《窗边的小豆豆》”。

五、                图片故事。学生可以从家里带来图片或使用以他们为中心所拍摄的照片。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图片编一个故事。还可以用自己的思路把图片排列成序,讲一个更完整更长的故事。图片故事还可以根据杂志或书籍里的图片或其他资料加以创作。

六、                抓取故事。这种故事是一种激动人心的讲故事的方法。先在一个盒子里,袋子里,包里或特殊的讲故事的包里放一些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物件,然后,每个孩子轮流从里面抽出一个物件。抽到后,每个孩子就根据抽到的物件讲一段与该物件有关的故事。

七、                完成故事。即补全故事。这可用多种方法来做。教师讲一个开头让学生续讲;或说一个结尾鼓励学生讲出故事开头可能发生的事;或给出开头和结尾,让学生将出中间可能发生的事情。

八、                谜块故事。教师先找出一张很大的图片或画,然后将它切成谜块。每一块应包含一个物体或一种特征。孩子通过讲故事把谜块拼起来。每个孩子都讲一段与自己的谜块有关的故事情节。

当学生讲故事的情绪和能力得到释放和提高之后,教师接着根据故事内容和情节,就可以开始指导学生动笔进行自己的作文创作了。

 

参考文献:

1. []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14——22页。

2. 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178页。

3. [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1页。

4. []杜·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或其他相关著作。

5. 任傲雪:《突破心灵——精神分析大师佛洛依德》,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7989页。

6. [] 赫什:《早期儿童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657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121-316230.html

上一篇:《历史教科书语言表述研究》后记
下一篇:师生之间有个约定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