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孟孟
前夜曾与中学某师相对而坐,彼此只隔一桌数书而已。自试卷而教材,自杂务而管理,自现实而历史,自教学而学问,两人相谈甚欢,畅快淋漓。然而,回去之后,总觉得某处言犹未尽。一夜怪梦,恍惚别日。今日细想慢琢,恍然大悟。原来是关于为师的资格与标准问题。
中小学教师由于长期拘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和课本试题资料,往往不能跳出“庐山”之外,以更高更远的眼光审视自身与自身所从事的一切。用那位中学老师的原话说,就是:“这样的工作长期干下去,我们的视野已经很窄了。思维习惯都凝固了,很难再跳出去了”。
其实,这种具体,或窄化,或凝固,往往突出表现在高中阶段的文科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在意了对所教课程的整体知识的记忆和把握,唯恐学生问到哪个知识点自己不知道,唯恐自己的学识不完整。所以,只要备课,教师们往往是这里翻翻,那里查查,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是什么时候,那在什么地方?只要是上课,教师和学生之间往往是在复述着什么,而不是在生成着什么;往往是在记忆着什么,而不是在思考着什么。
这样的积累和准备,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但却意义不大。关于“是什么的问题”,只要懂得范围和渠道,学生大可以自己去寻找,用不着教师再去不厌其烦的啰嗦。其实,我们古代著名教育作品《学记》中早就谈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就是说,只凭记忆力掌握书本上的各种知识,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这种人不够资格当教师。
关于“记问之学”,有人这样说道:
所谓“记问之学”,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读死书,死读书。先贤认为,读死书的人不配当教师,这是先见之明。然而,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一些自以为慢守传统的“学者”,把能背供多少古人的文章当作“学问”,以此自居“权威”,从来没有在哪方面表现出一点属于自己的东西,更谈不上创造性。
净空法师在讲解《佛说十善业道经》也谈到过“记问之学”,内容如下:
儒家所讲的「记问之学」,不是智慧。你是听得多、看得多、记得很多,不是从自性,全是从外面来的,这叫「记问之学」。儒家对於这桩事情说得就很好:「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可见得古时候选择老师,不选记问之学,选真正有修、有证的老师。所谓「有修」就是要把所学得的东西完全落实。不能落实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真修的人一定落实,这一点非常重要。
教师要懂得,并且善于整理和分析课程资源,要能带领学生在众多的课程资源、课程知识或课程表述中找出理性的线索和思维的理路。教师最大的作用可能在于,引导学生去追问并且探索“为什么”的问题,而且能够在更高的思维领域解释具体的学科内容和知识,让学生很早就明白:当知识到了一定高度,便相接了;当知识到了一定广度,便相通了。这样,学生对于众多学科课程的学习,便不会再是孤立的、片面的和单一的。
由此,我感到为人师表,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更不是一件“念不了书,去教书”的事。为师,当有资格和标准。在此,我仅谈一下自己对为师境界的看法。
我以为,为师,起码包括两个方面,即为学和为人。师者,为学与为人,皆可分为四重境界。(有待阐发与论证)
一、为学
1. 粗陋之学,不可以为人师。这是为学的最低层次,即对所从事的学问知之甚少;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只知大概,不知细节。这种为学境界,是没有资格成为教师的。
2.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这是为师的第二重境界,即通过记忆和念读,“知道”了一些知识或很多知识,但并未融会贯通,并未真正理解。这种为学境界,也是不足以为师的。
3. 博通之学,可以为人师。这种为学境界,知识广博,且贯通,是为师的重要条件。
4. 爱智之学,足以为人师。这是最高的为学境界,即通过知识走向智慧,通过学养走向正爱。关于爱智的教育原理,
二、为人
1. 邪恶之人,不可以为人师。此类“坏人”,是不能承担教书育人的大业的。
2.暴戾之人,不足以为人师。这种人缺乏必要的修养和内涵,也不足以为人师。
3.温善之人,可以为人师。这种人温和、善良、有耐心、能当育人之职。
4.贤德之人,足以为人师。这种人,在人世即可为世范,在人间即可为表率,是为师的难得之人。
在一个人身上,为学与为人,往往不能协调与和谐。所以,真正的师者,难得!也难求!
参考文献:
1. http://data.shufa.com/Article/Html/data5/05/1226/307.sHtml
2.http://hi.baidu.com/%D2%BB%C3%C2%CC%C3/blog/item/86483d13fcba99c6c3fd78cc.html
3.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685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