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返乡田园记(一)
文+图/陈仁全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里是位于湖北宜都市的柑桔种植基地,放眼望去,黄澄澄的柑桔挂满了枝头,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树枝。果农们正在林间忙着采摘,处处一片丰收的喜人景象……"——10月17日CCTV《新闻直播间》“大秋收”栏目播出。
自中学离开家乡小镇,到后来读大学和研究生,已经很多年没能体验金秋摘橘的乐趣了。近期返乡休年假,正好可以在家乡好好逛逛。鄂西宜昌地区(宜都市为其下辖市)扼守三峡门户,景色特别,蓝天白云,金秋十月橘子丰收。路过正在采摘的橘园,有村民看到驻足附近,还会吆喝着扔一两个橘子过来吃,那种感觉似乎很多年没有过了。这十年家乡发展很快,沿江经济带与国家级农业示范区相应,对于一个离开家乡多年,奋斗在茫茫人海的大城市核心城区的土建工程师而言,家乡的回忆越来越浓,大概最能寄托这份相思的便是橘子了,当然它们后来都有自己各自好听的名字——宜都蜜橘,秭归九月红(橙子)等等。
看过蒋高明老师的博客和媒体报道,总想自己家乡能避开一些“破坏”,保持特色,工农并济,环保宜居,也盼望着村民能发财致富。但是,橘子正红满山时,却难掩一丝丝忧虑。第一次知道宜昌橘子有吸引力是幼儿园时,记得有几个外国友人到园区参观,还抱了抱我们小家伙,那还是23年前吧。后来去读小学,听父亲说橘子卖0.9元/斤(较好品质的),那是20年前吧。再后来金灿灿的橘子命途多舛,价格从0.9元到0.5元,有几年0.3元甚至2008年四川广元事件一分钱不值,直到最近几年又才逐渐复苏勉强到了0.9元/斤左右。村民种了一辈子橘子,爱护了一辈子橘园,让他们不解的是房价成倍涨成遥不可及的天文数字,而一颗颗橘子规范严格管理培育,由粗放生长到精细环保化培育,价格却一直未能超越20年前的“高昂”。随着附近市区基础建设越来越好,年轻人出去读书和工作的也越来越多(全镇仅剩两所小学,仅有一所初中人数还不及小学),对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也少了很多,稻花香里说丰年,鸟儿和青蛙也重新有了一片。橘子的生长环境比前几年好了一点,橘子改良的品质也有较大提高,不论外观还是口感都稳中有进,只是它未能留给村民继续呵护的信心。为此,很多村民过了丰收的季节,就出去务工了,自然有相当多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并不是依靠橘子。与此同时,水稻田改旱田的第一代橘子树还在丰收,工业区征地却要来锯掉茁壮的树干,大概是我们的政策和规划总是有点非线性突变,所以最后就剩了那么一片片一望无际橘树墩立在田头,而规划设计图纸的蓝天(蓝图)却没能实现。就这样在多重现实困难面前,金灿灿的橘子虽然能为村民带来短暂丰收的喜悦(譬如CCTV),却难以掩盖闲聊之余的一声叹息。尽管橘子还存在某些先天不足,也有很多机构和专家正在探索改良改进,但成片成片的橘树却始终是村民难以放下的牵挂。
说了这么一段关于村民“钱途”的忧虑“负能量”,但全文基调还是得把握正能量滴,让我们与CCTV一道充满丰收数量级上的喜悦哈。写了很多了,总感觉还没说到关键,哦,终于想起请各位吃橘子了。上图啦,请务必擦干净电脑屏幕,对着屏幕务必好好啃(咬、舔、吸、嚼等动作),不用谢哈!在此附图13张,除了有我大腿那一张(照片4),各位尽管吃!
照片1:十月初家门口一棵宜都蜜橘树,这叫啥蓝天?北京蓝?还是APEC蓝?我想叫它橘园蓝
照片2:十月初家门口一棵宜都蜜橘树,省城小外甥国庆也来亲吻橘子,两岁的她非要给我们家免费代言
照片3:十月初家门口一棵宜都蜜橘,天蓝吧?而距离此处1.5km长江对岸却是某著名化工集团主产
基地的浓烟
照片4:早晨起床在附近橘园走了一圈,空气清新,虫鸣鸟叫,坐在田埂上好好睡了个懒觉,好多年
没有有过了
照片5:十月下旬家旁边几棵树,母亲忙着下蜜橘(父亲排行老三,所以塑料箱子上印的陈三,便于
收货分类)
照片6:十月下旬家门口不远处橙子树,尚未熟透呈淡黄色,是父亲1997年带着我去重庆北碚区农科院
柑橘所引种,好像叫纽荷尔
照片7:十一月初母亲穿着我从单位寄回来的工作服采摘橘子卖,以前她穿我从学校寄回来的T恤,
后来工作了她也跟着变
照片8:十一月初母亲采摘的一些小个头早熟宜都蜜橘,由于大小和色泽不均卖不好价钱,留在家中自己吃
照片9:十一月初陪母亲一起在后橘园摘红色早熟蜜橘,它颜色红彤彤的,皮比其他宽皮桔硬,叫“三峡
红”,市农业站做的试验种树
照片10:十月二日国庆长假在家剥了一颗早熟蜜橘,拍照发给了单位同事,结果他当天驱车几百公里
来吃,还白拉走了一箱子,后悔万分
照片11:十一月五日与师兄考察三峡库区秭归某滑坡,路上看到橙子园,非要下车好好摸了摸橙子,
想吃村民说不要紧,但还是自觉走了
照片12:三峡库区出平湖,西陵峡风光无限美。一颗橙子,水灵灵的,我们咽下口水,吞了又翻起来,
最后坚强地忍着拍完照走了
照片13:链子崖崩塌近咫尺,秭归本地脐橙高高挂。真想吃,又想摸,看到旁边牌子写有罚款五十元,
又咽下口水继续爬山
最后说明:以上照片均为作者手机拍摄,未用软件作任何处理,若有不美之处还请谅解。对于橘类的科学分类,我未能细看家中农业书册未有精力给予科学的说明;而关于柑橘种植技术讨论,父亲早年在中国南方果树还发表过一篇小论文,可与我父亲喝酒讨论交流。
———*————*————*————*————*————*————*————*———
·2015年11月7日深夜于鄂西宜昌·
修改记录:
1.2015年11月8日,略微调整文中冗赘用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15: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