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蒋迅
本文是笔者“第一位太空漫步的华裔宇航员焦立中”一文的下半部分。
焦立中与中国
有些人说这些华裔再牛也是流着USA的血,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中国人。我不能完全同意这个观点。就拿焦立中来说,他生在美国,长在美国,母语是英文,代表美国进入太空。但他同时也关心着中国和中国的航天业。
早在1988年,当他还在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时,他就已经开始关注中国。他应第五工业部之邀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长沙工学院讲课。
在1994年焦立中第一次升空前,他就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和中国香港有什么东西可以带到太空。后来中国大使馆给了他一面五星红旗,中国香港给了他用石英雕刻的玫瑰花。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飞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后,焦立中给杨利伟写了一封信,对他表示祝贺,同时还附上了自己的一张照片。“我觉得这太棒了!我由衷地恭喜他!我希望中国继续太空探索。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开展国际合作,我能为之出一份力。”他在休斯敦航天中心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顺利升空并安全返回,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2005年,焦立中在空中向驻休斯敦总领事馆祝贺农历新年。他先在太空录下自己的声音并发给他的太太卡伦,卡伦再去休斯敦总领事馆播放。
2006年4月,他和家人一起第一次到了老家山东。他在父母的老家山东吃到了正宗的家乡面食:面条和馒头。他也去了北京的长城。焦立中原本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汉语的家庭环境,后来因为上学遗忘了许多,几乎不会写汉字。这次他在回故乡前又专门请教师将汉语恶补一番,焦立中甚至不放过任何学习汉语的机会,“我还带了几张汉语普通话的CD到太空站,常听一听,希望尽快学好普通话。”焦立中说。其实,焦立中学习汉语还有更深层次的用意──和中国同行交流。
焦立中参与由新浪网和《航天员》杂志联合举办的世界航天员网上见面会
2007年5月,焦立中再次到中国参加“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他在中国的日程安排得非常满,其中一项就是参与举办“飞向未来──太空探索创新竞赛”。他还参与由新浪网和《航天员》杂志联合举办的世界航天员网上见面会,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他还抽空再次去了长城。
2008年,中国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地完成了中国的首次太空行走。那天他凌晨5点起床,因为他希望第一时间得知中国航天员太空行走的消息。他给翟志刚的那次出舱活动打了满分并发了祝贺信。 贺信写到:
致神舟七号的机组人员:
向你们问好!我希望你们在即将进行的太空飞行中好运一路相随,这是中国载人太空项目的又一关键之举。作为一名美籍华人,我对你们取得的成绩感到非常骄傲。由於曾穿美国和俄罗斯的太空服进行过六次太空行走,我本人深知此行的挑战。
在2006年与2007年,我曾参观过北京航天中心,结识了陈主任。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的载人太空项目和以及取得的进步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对你们这次任务取得成功很有信心,祝你们成功飞行后能够快乐着陆。
献上最美好的祝福!
2010年4月,焦立中24日现身洛杉矶,参加南加州中华科工学会48届年会。
2010年10月中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焦立中说:“我希望中国能继续太空探索,也许有一天开展国际合作时我能为之出一份力。”2013年12月“嫦娥”三号后,他再次指出:有人说美国45年前就到了月球,“但事实是,我们今天做不到”。
他特别希望中美两国在太空进行合作,因为可以促进两国理解和关系改善。2011年9月初,焦立中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让中国成为国际空间站的新夥伴”。在文章中焦立中指出,俄罗斯一枚运载物资到国际空美国站的“联盟”号火箭在8月下旬发射升空失败,这让人忧心忡忡,因为俄罗斯“联盟”号系列火箭是美国航天飞机退役之后唯一可以搭载宇航员赴空间站的飞行器。焦立中认为,现在中国是除俄罗斯之外唯一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国际空间站应该抓住机会,使中国成为新的夥伴。但是他的愿望未能实现。现在国际空间站仍然是依靠俄国的飞船运送宇航员,但也有欧盟、日本和两家私人企业运送物资;而中国则走上了自建空间站的道路。
焦立中丝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到处演讲发文章宣传自己的观点。在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度里,他不担心会被封杀,或有谁对他从事的事业做手脚。很多人会觉得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的华裔身份。其实,他作为一个美国人,更多的想到的是美国人的利益,其次是一个双赢的结局。他的观点首先来自他与俄国人的合作经历。在柏林墙倒塌之后,美国开始与冷战时期的对手合作。俄国宇航员到休斯顿与美国宇航员一起训练。很多人,包括他自己,都怀疑过这是不是值得,会不会失秘。当时俄国飞船出了问题,NASA伸出手把俄国宇航员送到“和平空间站”去。“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出事后,俄国人也伸出手帮助美国宇航员到达国际空间站。通过这两件事,焦立中亲身感受到合作对双方的好处。他发现,合作可以改进两国双方的关系。这种关系不限於航天领域。他认为,当双方合作时,大家都有利益,大家都会尽量避免冲突。不过,国际合作也不一定能成功。比如他与王剑钻石公司的合作就不能算是成功的。他总结那次的教训时说过,合作必须有合适的人。
中国在在任航天上的成就是举世共睹的。2003年中国把杨利伟送上了太空。从此以后中国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合作的愿望。但都由於美国政府方面的限制而没有结果。2006年,焦立中得到NASA的批准,成为了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前宇航员。在中国,他受到了友好的接待,他被破格邀请参观了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2007年,他再次到中国去参加“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那次去了不少世界各地的宇航员,有俄国的、法国的和日本的,而美国人只是他一个,而且还是退役的。他觉得很遗憾。
焦立中在多次场合提到的一个例子是中国在2007年1月11日进行的一次未宣布的反卫星实验。那次实验在太空中制造了大约15万块碎片太空垃圾,给各国航天器造成了威胁。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公开承认过这个事件,但后来以“一箭三星”方式,发射了三颗用于清理轨道碎片的卫星。焦立中公开问大众:如果中国和美国有合作关系的话,中国会不会在做这样的实验之前三思呢?没有谁回答他的问题。也许只有中国政府能回答这个问题吧。
还有一些人认为,美国人不能冒着被中国偷技术的危险。但是焦立中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应该换一个角度想这个问题:也许是因为美国的封锁才逼着中国不得不发展自己的系统;而且让中国航天员飞美国的航天器不会威胁美国的国防系统,因为美国的民用航天和军事航天是完全分开的。
2010年10月,焦立中与父母、妻子带着一对可爱的儿女再次来到山东,他和妹妹在父母带领下,第一次回东明县焦楼镇焦楼村寻根祭祖。他说,“父亲总是讲,在黄河下游一个拐弯的地方,有个村庄叫焦楼,那是他长大的地方。”但对於黄河,焦立中同样陌生,只是从地理位置上知道在中国的北方。“当我搭乘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上天的时候,我就想著要在上面找到黄河,找到焦楼这个地方。我用数码相机拍了2万多张照片,有很多是关于黄河的。”焦立中这样说。遗憾的是,这次来菏泽,由於行程紧张,焦立中没有看到黄河。“以后我还会来的,下次一定去看黄河!”
此行之前,焦立中和他的父母都被已经聘为菏泽学院的名誉教授。焦立中特别高兴。他说:“虽然常年住在美国,但没有忘记老家,如果有机会为家乡教育出一点力,我们感到很荣幸……家乡更加富裕、美好,不是每个游子所希望的吗?”他表示,将把菏泽学院作为一个点,有项目优先考虑,为学校的留学生教育和中美合作交流牵线搭桥。“父亲总是说,他每次来,都觉得菏泽的变化很大!我第一次回来,给我的印象很好,这儿的人非常热情!”焦立中这样表述对老家的印象。
2010年10月12日上午,焦立中被山东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称号。焦立中博士是山东大学历史上继时任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所长卢埃林·史密斯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教授和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研究所沙米尔教授之后的第四位名誉博士。在中国,“名誉博士”是由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特别荣誉学位,专门用于表彰为促进中外学术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历史上共计200余位名誉博士中包括曼德拉、老布什、比尔·盖茨、萨马兰奇、乔姆斯基等世界著名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科技精英和学术大师。
2011年9月,焦立中在CNN发表专栏文章,建议允许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他认为这样可以解决航天飞机停飞和俄国在8月24日发生的事故后出现的交通麻烦。但是他的声音显然被忽略了。现在中国似乎已经对加入国际空间站失去了兴趣。中国甚至搞出了自己的一套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不匹配的系统。2013年10月,焦立中在“空间”网站上再次发文“美国在失去太空探索领先地位吗?”。在这篇文章中他悲观地说,“问题是,可能已经太晚了。中国有一条清晰的路线图并一路向前。...他们干嘛要和美国一起干呢?”
在中国,焦立中遇到的几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包括UFO和外星人。他说虽然确实看到过奇怪的亮光一闪而过,有人因此说焦立中看到了UFO,但是他不喜欢将他看到的不明物体归结于UFO,因为据他以往所有的经验来看,最简单的解释往往最接近事实。事实上后来有人专门对他看到的光线做了研究,原来当时国际空间站正好在南美洲上空,而那里正好是黎明时刻。焦立中看到的是来自鱼船的灯光。渔民们打出很强的灯光来吸引墨鱼。至於外星人,他认为太空非常大,一定有生物,但人类还没有找到他们,他们也没有找到人类。
见过焦立中都说他谦逊、憨厚,笑容可掬,一米七左右的个头儿,显得身体特别敦实健壮,听他讲述在美国的“飞天”壮举,汉语中不时夹杂著英语作为注释,对於不理解的汉语词汇,他又忙著翻随身携带的英汉双解字典,丝毫感觉不到成功人士那种居高临下的孤傲。记者采访焦立中博士时,一个漂亮的“洋娃娃”拿着玩具扑到了他的怀里,这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立即俯下身去轻声询问,孩子稚嫩的话语逗得他哈哈大笑,这个还不到4岁的小男孩是他的一对混血儿龙凤胎中的一个。
这是笔者【NASA人的故事】系列中的一篇。请到这里继续阅读。
已经有很多关于焦立中的文章了。我在本文里部分采用了这些文章中的文字。下面给出参考过的中文文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0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