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景嵩文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swen

博文

中世纪的西班牙人在美洲犯下了种族灭绝的血腥的滔天大罪

已有 16075 次阅读 2014-7-14 15:42 |个人分类:温景嵩文库|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种族灭绝, 西班牙, 美洲, 中世纪, 滔天大罪

 

 

中世纪的西班牙人,在美洲犯下了灭绝种族的

血腥的滔天大罪!

 

——读书有感(4)

 

温景嵩

(2014年7月14日写于南开园)

 

         在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之后,西班牙人开始向美洲进行了大规模的入侵——主要的方向美洲当时的繁华地带:中美洲和南美洲。那里当时还存在着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三大文明古国:

         1. 墨西哥南部的阿兹特克文明——阿兹特克帝国;

         2. 中美洲的玛雅文明——玛雅城邦;

         3. 南美洲的西部,大体上是在秘鲁和智利一带的

            印加文明——印加帝国。

当时的北美洲,即现在全世界的最发达的美国所在地,却是相对于中美洲和南美洲颇为落后的地方,并被称为“没有收益的土地”,因而没有被印第安人开发出来,成立美洲的第四个文明古国,这倒真是一件咄咄怪事。

         现在西班牙人来了——带着远高于印第安人文明的欧洲文明来了。他们本应以尊重当地印第安人文明的态度,帮助印第安人的文明提高,并使之现代化。然而很可惜他们的行为却与之恰恰相反。带着其水平远高于印第安人水平的武器,他们大开杀戒,对当地的印第安人实行了一次真正血腥的种族灭绝,并毁灭了印第安人所创造出来的辉煌的印第安三大文明。这有纳什等人编著的:《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里的一大段话为证。我们且把这大段话的原文引在下面,供朋友们参考:

         在以《西班牙人对美洲的征服》为题的一节里,纳什在此节的开头写下了如下的一大段话:

         “从1492年到1518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探险者们涉足了当时欧洲人所知道的大部分亚洲和美洲的土地。但是,在这个探索的时代,殖民的尝试是有限的,主要的殖民据点是西班牙人在加勒比地区的古巴、波多黎各以及希斯潘尼奥拉的岛屿上建立的。

         然而,1518年后的30年却成了一个征服的时代。西班牙人几乎灭绝了加勒比各岛屿上的土著居民。他们推翻并洗劫了那些大型的内陆帝国,即位于墨西哥的阿兹特克帝国以及秘鲁的印加帝国,这成为历史上最为血腥的篇章之一。他们控制了10倍于西班牙的领土,并在这块土地上发现了大量的银矿,由此则开启了对全欧洲有着重大意义的大西洋贸易。这一短暂的征服时代,深深地影响了全球历史的发展。”(这一大段话引自纳什等人编著的:《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2008年3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这段叙述西班牙人洗劫印第安人所创建的文明社会里,纳什他漏掉了玛雅文明,结果在这段文字里,西班牙人只洗劫了印第安人的两大文明。这一错误,后来在同是美国人的斯诺夫里阿诺斯所著的:《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16章《美洲和澳大利亚》一章中给纠正了。在这一章里斯诺夫里阿诺斯在叙述完,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三大文明后,便接着说:“虽然美洲印第安人的这些成就给人以深刻印象,但事实却仍然是,仅仅一小撮西班牙冒险者便能轻易地推翻和彻底根除美洲大陆印第安人的三大文明——情况就是这样,尽管这些文明拥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口。”(这段话引自(美)斯诺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2013年9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显然,这就是由于当时的西班牙人所拥有的欧洲文明,远高于美洲的印第安人所拥有的的文明;他们手里所拥有的武器水平,也就远高于印第安人手里所拥有的武器水平所致。印第安人的失败和灭亡也就是可以想象的事了。

         尽管如此,西班牙人的那次胜利,却胜之不武。现代的西方人常常以“种族灭绝”的罪名加之他人,却不料他们自己的老祖宗在几百年前的美洲,才犯下这场货真价实的种族灭绝的滔天大罪,并且已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为人所不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85-811586.html

上一篇:哥伦布的远航,并非仅仅是他个人的壮举——读书有感(3)
下一篇:聪明的英格兰人——读书有感(5)
收藏 IP: 117.131.219.*| 热度|

9 许培扬 周少祥 钟炳 戴德昌 张忆文 鲍得海 徐向田 rfm2007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