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导师的信念会很容易被一个失败所摧毁 精选

已有 9940 次阅读 2012-11-17 09:20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 导师, 研究生教育

导师的信念会很容易被一个失败所摧毁

(王德华)

 

前天(1115日),新一届领导人亮相的日子。在那个下午受邀在国科大研究生导师培训班上交流所谓的“经验”。在会上,我讲到了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应该得到的喜悦和满足感,也讲到了研究生导师信念和自信的脆弱。

 

做导师有一个特殊的任务,指导和培养研究生。有书上说,指导研究生是一件十分有成就感的事情。我也很赞成这个观点。作为导师的喜悦来自于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一个对科学懵懵懂懂的年轻人在自己的手下,慢慢长大成熟起来,从看不懂英文文献、不会查阅文献,到对学科领域的文献掌握了如指掌,从你给讲将专业发展的时候瞪大眼睛、一脸的迷茫,到对自己的课题侃侃而谈、引经据典,从第一篇稿件的“目不忍睹”,到一系列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发表,从“憋”开题报告开始,到能够独立申请科研项目、独立开展研究课题,从对专业领域的迷茫疑惑,到能够站在国内外的学术舞台上,潇洒自如地演讲和交流。作为一个导师,看到自己的“产品”,怎么有不自豪的理由?当听到学界同仁赞美自己学生的话语时,内心怎么会没有一种喜悦?当看到自己的学生可以延续自己的学科领域、可以独立开创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和方向的时候,怎么会没有欣慰的微笑呢。即使偷着乐,也是心花怒放。这种快乐和喜悦是导师特有的。导师需要这种“虚荣心”。

 

指导和培训研究生是导师分内的事情,是一种责任,同时对导师自己也是一种挑战,一种激励!与聪颖、有创意、认真好学的学生在一起,导师会保持活力、拥有动力、受到鼓舞。导师与研究生在一起工作,可以延续自己的学术生涯,建立学科专业,建立和发展学业传承的师生关系

 

研究生导师的信念和自信会随着优秀研究生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建立和加强,有了优秀的学生才会有自信,也才会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培养理念,也就会内心满足和充满喜悦。但是,有本指导书上也提醒说,研究生导师的自信可能很容易被一个失败就会摧毁:如某个学生不提交论文,或某个学生一直表现不佳,或某个学生延期很久了一直没有进展等……这我也很赞同,并且有很多次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这种信念和自信被“失败”摧毁的感觉,很难表达,不只是打破五味瓶的感觉,一种很复杂的情感。师生在一起,是缘分,其中有快乐,有摩擦,有和谐,有不合拍,甚至有冲突。冲突和摩擦,有理念上的,有个性上的,有误解的时候。学生不愉快的事情很多,同样在当今研究生素质和涵养参差不齐的情况下,让研究生导师烦恼的事情也会很多很多!

 

程代展老师的一篇 昨夜无,引起高度热议和非常关注,是一件好事情。但程老师的“欲哭无泪”的悲痛、又一次 “哀莫大于心死” 的悲号、“谁能告诉我:是我错了,还是他错了?”的悲戚呼喊,让同为研究生导师的我读着心酸、心碎、感叹,更多的是一种无以言状的无奈。我自己以前曾有过“我的研究组从不培养中学教师,从不培养公司推销员”的狂言理念,最后现实把我的理念打得粉碎。我接受了现实,我也改变了理念。所以,我提出了“要快乐度过研究生生活”的理念。作为一名研究生,不管什么理由来到我们这个集体,也不管你将来是否做科学家,希望在我的研究组里,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日子里,在与我们3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相处中,首先要生活得快乐,也要给我们带来快乐,要学到做学问的技能,学到丰富自己生活的技能,学到能够改善和提高自己生活的能力。我忍不住也写了几句随感:导师没有错,学生也没有错

 

我曾写过一篇随感的文章: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常有一个痛苦的结局? 在文章里我引用了一段话:如一切恋情一样,导师与学生关系的进程很难顺利,并常有一个痛苦的结局… …导师常常会剥削、压榨、嫉妒、文过饰非、强行控制;而学生则常有:提出贪婪的要求、依恋型仰慕、自我否定型感激及骄傲型忘恩负义。至于谁有此类行为,为谁而为,则常常搞不清楚。关系结束后,双方常会怀有一些最强烈的感情:仰慕和藐视,欣赏和怨恨,悲伤、愤怒、痛苦及宽慰—— 正如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结束一样【《一个男人的生命四季》(转引自 《师从天才:一个科学王朝的崛起》一书,第233页)。】

 

师生关系说复杂很复杂,复杂得师生都找不到北,到头来双方都是苦水倒不完。说师生关系又很单纯、很简单,单纯得透亮,简单得似乎不需要任何语言表达。学生是学生,导师是导师,各有各的目标,各伺其职,教学相长。师生关系,很让人纠结,纠结得科学网上很多导师一听就反胃。正如此,当今师生关系的尴尬,是每个导师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严肃对待的问题。

 

所以,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如何发现、培养和吸引优秀的学生,不是小事,也不是简单的问题,事关大局,值得关注。能够广泛讨论,是一件好事。如果能引起当局重视,并着力去改变一些事情,当是国家的幸事。

 

 

1

2

3

4

(北京的那场雨雪)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633354.html

上一篇:导师没有错,学生也没有错
下一篇:优秀博士毕业当中学老师难道不是教育资源浪费吗?
收藏 IP: 210.73.2.*| 热度|

45 刘洋 武夷山 吕喆 邢志忠 李宁 秦承志 林中祥 陈楷翰 陈学雷 谢强 郭战胜 李学宽 孔晓伟 少雨 张雪峰 曹聪 孔梅 樊晓英 杨建军 徐耀 柳林涛 王光辉 戎可 肖振亚 戴小华 虞左俊 陈国文 许培扬 郭向云 翟自洋 刘全生 曹俊 彭真明 周跃明 姜宝玉 李宇斌 焦豹 陆俊茜 李土荣 郭保华 wgq3867 amwfhv dunksb13 guxun1046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1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