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我看国外的研究生生活 精选

已有 11722 次阅读 2008-11-21 02:44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研究生教育

我看国外的研究生生活(王德华 2008.11.20

 

收到英国阿伯丁大学John教授的mail,希望元月份能来我们组执行国家基金委和英国皇家学会资助的合作项目。想起了苏格兰的Aberdeen.

 

2005年始,我们研究组与英国苏格兰阿伯丁大学John教授合作。他每年都要来中国交流和工作,他有3位学生来过我们组工作。国际交流和合作,双赢策略,对我们的提高促进很大。

我曾2次访问John实验室,一次是应邀在他们学院与荷兰的双边会议上介绍我们的工作,一次是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作为访问教授在John 实验室交流3个月。我有3位学生在John 实验室学习(过),一位在读博士学位,一位做过博后,一位短期访问过。我在阿伯丁期间,与John 一个办公室,一起午餐,一起喝咖啡。聊天的机会比较多,双方的了解也就比较多。

 

我在阿伯丁大学访问期间,带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去的,没有想到学校有规定:不允许个人电脑连入学校的网络。这样John 只好给我找了个跟他一样的台式电脑。后边的日子里,我有些体验。

 

l        办公室的电脑,都联网,但个人不能随便安装软件。预装的软件可以满足你的工作要求。自然也不会有游戏软件。

l        研究生(博后)们很有规矩,每天很自觉上班、学习、实验,有条不紊、按部就班,轻松而紧张,自由又自在。

l        上班时间,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似乎每天都计划安排得很周密。除了固定的咖啡时间,很少见到学生们在办公室里闲聊。办公室空间稍嫌拥挤,4个博后挤在一个小房间里。讨论问题可以到Coffee Room 去。那里很宽敞,也很舒服。

l        没有见到他们上班时间在网上闲聊,似乎没有QQ。也没有见到他们带耳麦听音乐,更没有见到他们上班时间看网络电影或者DVD

l        进实验室很严格,自然不会在实验期间戴着MP3,边工作边欣赏音乐。

l        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进教授办公室,但总是敲门后先问教授是否有时间?什么时候有时间?

l        每周的研究组组会,大家汇报很认真,记录很认真,讨论也很热烈。

l        无论组里的学术活动,还是学院的学术活动,大家都是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每个学期的研究生学术报告(有规定,必须做),很受欢迎。时间安排上也没有考虑到大家的午休,似乎也没有考虑到大家的午餐时间。

 

总的感觉,按部就班,井井有条,学术味特浓。干什么的,象什么。什么时间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简单的事情,国内就复杂得多。有些方面很严,有些方面又很松。条例很多,但总是感觉似乎少了些规矩。前几年,我发现有些同学在做实验时有听MP3的现象,尽管可以调剂看起来有些乏味的工作,但我还是制止了。在组里正式宣布:实验期间不能听MP3,摇头晃脑的那不是科研。上班时间,不能看电影(VCD, DVD)。干什么的,要象什么。实验需要专心,实验过程需要思考。结果很重要,实验过程有时候更重要。

 

学生们都很自觉,不允许的人家就不做了。后来大家都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了,研究所网络中心的老师也很热心帮助每个人接通网络,这样很方便查阅、下载自己需要的文献和资料。但是上班期间听音乐、上网聊天、在网上闲逛,甚至看网上视频等现象还是存在的,不知道大家是否意识到这不符合“常规”。

国内没有固定的喝咖啡时间,但有午休时间。

国内加班现象比较普遍,无论晚上还是周末,甚至节假日,教授和学生们加班的很多。这种现象,国外也有,但不是很普遍。

 

随感,记下,交流。

(王德华 2008.11.20






(照片来自阿伯丁大学网站,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47696.html

上一篇:我们那个时候怎么那么听话?
下一篇:研究生入学统考不利于选拔人才
收藏 IP: .*| 热度|

8 王琛柱 王汉森 马昌凤 陈尚斌 王春艳 杨秀海 张丽娜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07: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