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教育模式和科研体制,我了解的都不多。不过这个应该是关键。新的教育模式和科研体制,应该是科学发展的推动力,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了解多一点的应该是当时德国的情况,对于大学的教育模式做了很大的变化,推动了德国成为当时的科学中心。
科学的进步,是一种偶然的结果。从知识的角度,总会看到某种必然性。但是,科学的进步终归是人的事情,是一些天才理解世界的结果。抛弃了那些推动科学进步的人,来谈科学是极其荒谬的。
不是学会了现有的科学知识,就会自动的推动科学的发展。科学史告诉我们,科学的进步是复杂的。
这里边的关键一类特殊的人,像普朗克和爱因斯坦这样的。这两个人其实差别很大,但是在物理学史中,是命运双生子。两人的关键,是对于科学的信仰。普朗克能够为了科学的进步,而放弃自己已经有的观念,愿意迈出关键的一步。爱因斯坦几乎能够把握整个物理发展的脉搏,但是即使如此,也是有自己的不足。
很显然,这样奇特的人,是当时德国教育的结果。当然不仅仅是这两人,当时的德国出现了一大批奇特的人物,为科学的进步贡献了力量。
美国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关键是费曼的出现。但是很可惜,美国的科学似乎依然有不足,发生的事情不足以推动美国物理的完美发展,美国物理陷入了停滞之中。这种奇特的像费曼的人,美国并没有完美的一代代的产生。虽然美国物理依然强大,但是出现的科学家达到海森堡和薛定谔这类水平的依然太少。没有成为突破德国的强大的新的体制。
教育模式和科学体制,看来的确是极其重要的。
这里边的关键,是诞生像牛顿、法拉第、爱因斯坦这样奇特的人。从科学史来看,推动科学进步的那些伟大的科学家,都不太像是正常人。一方面当然是要拥有高超的智力水平,另一方面就是对待科学的方式,和平常的科学家非常不一样。
这种不一样,是关键。只有教育模式和科学体制,能够产生更多的这种不一样,科学才能不断地发展。在历史上,当时的德国教育可能依然是整个科学史上最好的。当然英国也很独特,能够一直产出奇特的人,比如霍金。
一个国家能够不断地产生这样的不一样,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强国,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