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美中合作研究要在疑点、难点和重点发力

已有 3346 次阅读 2015-12-3 07:37 |个人分类:纪念沉默道钉(07-11)|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美中合作研究要在疑点, 难点和重点发力

美中合作研究要在疑点、难点和重点发力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12月3日发布

 

我们高兴地看到,今年11月,斯坦福大学铁路华工研究团队在江门的“美国铁路华工村落田野考古调查项目”,揭开了五邑大学与斯坦福大学合作研究美国铁路华工研究的可喜一步,万事开头难,相信今后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渠道开展的合作,将推动美中两国学术团体和机构,学者和志愿者之间的广泛而多方面的合作

 

我一直主张在美中学者之间需要尽快开展合作研究,惟有合作研究才能加快涉及美国铁路华工研究中重点、疑点和难点的突破。这种合作研究并不限于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和五邑大学之间,需要扩大到凡是有志于从事美国铁路华工研究的所有学术团体和机构,学者和志愿者之间。希望斯坦福大学和五邑大学在这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笔者以为这种研究并非一般的华人华侨研究,也不是一般的华工研究,我们在开展合作研究时需要厘清美国铁路华工研究和一般华工、华侨研究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区别,例如生活习俗和建筑特色的研究需要紧扣美国铁路华工这一聚焦点,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到美国铁路华工的确认上,就是说防止研究中的泛化。特别需要确定铁路华工研究的时间点、相对集中居住地和居住对象,不能把侨乡研究和美国铁路华工研究相混同。

我们需要将力量集中在迄今有可能突破美国铁路华工研究的疑点、重点和难点上,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这就需要进行广泛的协调,汇集美国学者双方各自提出研究中的疑点、难点和重点,并且将双方的共同点集中起来分期分批合作但又有区别的研究,对于合作研究的课题,事前要做好充分的学术准备,以期取得实质性成果。

 

这里不妨举几个个人以为可以展开广泛合作研究的项目实例来展开说明:

第一,列出墓地研究的突破清单,如在美国内华达州的拉夫洛克墓地上,发现了写有开平三村李兴木板(见我的《期望美中合作揭开拉夫洛夫华工墓地木板背后的故事》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1130发布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940022

美国方面可以考虑展开深入调查和确认起来龙去脉。含这块木板是怎样发现的等细节,确认是否当年的墓地木板,能否查清是怎样立碑的,虽然难度极大,我们还是需要认真逐一厘清,打开突破口。在国内我们需要从开平三村地区查清来龙去脉加以排除或确定,需要结合口述调查、档案和文字查找,家族村志方志寻查,甚至海关调查等渠道进入,惟有深入个案而非泛泛了解,才有可能取得新进展。类似的墓地清单查清来龙去脉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合作。尤其是尽可能地搞清义冢的真名实姓,作为第一步查清某三村墓地清单。

 

    二是,已知台山水楼村的《李乔木公家族史》谱即《李文庄公家乘》族谱,确认了北美铁路华工包工头李天沛、李天宽、李佑芹、李奕德三代四人家族成员身份,从而揭示了台山地区海外移民家族网络的特色。我们需要扩大研究成果,将这个家族史的研究扩大到整个水楼村的相关家族中,进而才扩大了解该村在150年前后的生活习俗的变化。由于有《李文庄公家乘》族谱和北美铁路华工包工头李天沛、李天宽、李佑芹、李奕德三代四人家族成员身份的确认,因而考察研究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变化才可靠性并显得有实质性意义。反过来如果对于某个村或者基地是否有铁路华工的真名实姓身份都未能确定,那么在那里开始大规模的生活状况研究甚至考古,则会冒着巨大的风险。例如我们还不清楚这墓地或者遗址有无当年铁路华工活动的确实资料,就贸然决定考古开挖,那么其结果将是很不确定的或者很可能是事倍功半的。


  三是,报道中提到的张伟明是祖籍开平的华侨,自2003年开始寻根,2007年第一次回到家乡开平,了解更多关于家族、关于家乡的故事。他的高曾祖父是开平龙冈里人,1865年离开家乡修筑美国太平洋铁路,他一直在努力地收集高曾祖父的故事,但“目前只收集到高曾祖父在美国的一点点信息,也曾多次往返开平和美国收集资料,当时的故事知道的人很少。”笔者以为这涉及铁路华工后裔口述史研究,我们不妨就从张伟明先生的家史做起,继而从美国媒体已经公开的至少有几十位的铁路华工后裔开始分期分批展开美中合作扩展研究,将口述、文献、方志、家谱、实物、墓地调查等综合研究,以期取得突破,再由点联线扩大到面。这些是可以实实在在地开展微观的个案的研究。

   还有一些具体的个案研究需要美中学者和社会工作者之间合作开展的,这在我早些时候的一些博文已经提到,这里不再赘述。

***************************

五邑大学与斯坦福大学合作深挖铁路华工史

2015-11-27 07:34:19来源:南方日报作者:甘雁娜

11月24日,斯坦福大学铁路华工研究团队结束江门此行的“美国铁路华工村落田野考古调查项目”。

  11月24日,斯坦福大学铁路华工研究团队结束江门此行的“美国铁路华工村落田野考古调查项目”,带着在侨乡本土的收获返美开展进一步的研究。该项目自15日启动以来,考古团队先后到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新会学宫、金牛山义冢、开平档案局等地调研,且直接深入到公益镇水楼村(李天沛等几个铁路工经纪人的家乡)、龙冈里(铁路华工后代张伟明家乡)等村落考查。

  此前在考查研究接近尾声的21日,该团队在开平仓东教育基地的座谈会上分享了他们连日来在江门各地走访的收获和体验,以及在美国的研究发现和疑问。正如侨乡文化研究专家谭金花所言,“美国的专家学者拥有一半华工在美国的故事,侨乡研究学者拥有一半在江门的故事,通过双方的合作,共同还原一段真实完整的历史。”

  记者获悉,斯坦福大学作为此次考古研究的组织方,计划明年组织相关的专家重返江门,深入开展地下考古挖掘研究。

历史重述铁路修筑最艰险段功臣却无一人参加合龙仪式

  今年是华工参与修筑美国横贯东西太平洋铁路150周年纪念。150年前,来自五邑地区的上万名铁路华工是参与修筑铁路最艰险路段的主要功臣,然而,在铁路通车的合龙仪式上,却没有一个华人的面孔,这些真正的筑路英雄得不到认可,甚至在完工后,他们连应有的遣散费也拿不到……在之后的150多年历史长河中,也一直未能得到真正的承认。

  11月21日,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专家谭金花作了题为《北美华侨百年史》的讲座,介绍了1848年—1949年期间,五邑华侨出洋的原因、唐人社区、北美铁路与中国筑路工等华侨历史。随后,考古研究团队分享了他们在江门的调研收获和感受,以及在美国的研究发现,与听众们进行了一次“历史重述”。

  “五邑地区是北美铁路华工的主要来源地,大部分北美华侨的祖籍地在五邑。”谭金花介绍,100多年前,五邑人之所以选择冒险出洋谋生,则与清末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现状密切相关。当年除了外敌入侵,地方的“土客械斗”等原因也使许多老百姓流离失所,不得不离乡背井,寻找新的出路。

  1865年,美国横贯东西铁路的修建,起初使用爱尔兰人,然后到了内华达州路段,因为工程艰巨,环境恶劣,工人干不了,工程无法完成,铁路公司也将面临倒闭的危险。此时,查尔斯·克劳克首先提出招募华工。谭金花认为,上万华工之所以会成为北美首条跨州铁路的铸造者,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勤劳品德。他们不畏惧艰险,克服重重苦难,也愿意在拿更少工资的情况下,愿意做更多的事情,从而得到铁路公司的青睐。

  “铁路公司为节省成本,还直接从广东引进华人劳工。”考古研究队领队、斯坦福大学苏成捷(Matthew Sommer)教授分析,当时修建铁路是为了打通美国东、西部的连接,西部人口很少,很多人不愿从事这么辛苦的活,且直接从东部引进工人,船费很贵。而当时有一批中国人愿意被雇用,并通过他们到广东来雇用更多家乡的人,将他们从广东运到美国,比从美国东部运劳工到西部便宜得多,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大量铁路华工参与修筑的原因。

研究缘起寻找新历史素材从不同学科重估这段历史

  “在美国,学者已经相当地了解19世纪去美国修铁路的华工和当时其他华侨的生活”苏成捷教授继而道,他们不太了解的是当时五邑地区百姓的生活条件、生活情况,比较去美国的华人生活有什么不同,又有怎样的关系。也正因为如此,拉开了双方合作的序幕。对于斯坦福的合作团队而言,他们需要通过地下考古挖掘,来了解150年前五邑百姓的生活,此行10天的调研在于选取考古点,确定合适的地方后,明年将重返江门,进行6周到2个月的考古挖掘。

  据了解,斯坦福大学铁路华工项目现已吸引多个学派的专家参与其中,在美国已开展好几个项目,包括加州的一个唐人街遗址,铁路华工的筑路营地(相当于“工地”),以及文学和历史领域的研究,主要研究美国华人的历史。在中国,主要与中山大学历史系和五邑大学侨乡文化研究中心进行合作。

  而从苏成捷的描述中可以得知,在项目的初期,一些华裔后代也极力促成项目。令苏成捷印象深刻的是祖籍开平的华裔后代张少书教授,他在斯坦福大学主要从事中美关系研究,他曾建议,斯坦福大学的创始人利兰·斯坦福财富的积累主要来源于修建美国太平洋铁路,也就是说来源于铁路华工,建立斯坦福大学也是,为此,应该在斯坦福大学建立纪念碑来纪念此事。“起初,我们对华工的了解很浅,除了解到很多人来自五邑,此外别无所知,他们叫什么名字,他们是谁,为什么来修铁路,张少书教授越想越感兴趣,他认为应该有各方面的研究,从而与其他学者一起推动此项目的开展。”

  正因为海外华裔对于此事的努力推动,一直以来只能被当做“沉默道钉”的铁路华工史也逐渐得到重视和认可。早于2012年,在华工参与修筑北美太平洋铁路150周年纪念即将到来的时候,斯坦福大学组织专家学者对华人劳工日常生活展开调查和研究。另据了解,该项目的意义在于,来自美国及亚洲国家的历史学家以及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将联手合作,寻找新的历史素材,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重估这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此次考古研究项目是其中之一。

研究期待双方各拥有一半故事合作研究还原完整的历史

  五邑大学本次与斯坦福大学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12年10月,该校与斯坦福大学签署合作研究美国铁路华工历史框架协议。今年7月,谭金花与斯坦福大学的考古专家芭芭拉·罗斯博士签订了在仓东村进行考古合作研究的协议,从而促成本次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到江门考查调研。

  “在铁路华工研究方面,美国的专家学者拥有一半的故事,侨乡的研究学者拥有一半的故事,双方的合作有益于还原一段完整的历史。”谭金花表示,关于铁路华工的研究,目前在美国已经开展了较多研究,例如华工在美国修铁路的各种各样报纸记录,当时人们对华工的看法等多种资料已由学者挖掘,并研究、出著作。可以说,美国的专家学者对于铁路华工在美国的历史比较了解。而对于五邑大学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来说,由于扎根于侨乡,侨乡本土文化的研究具有优势。为此,本次的研究合作,斯坦福大学主要负责铁路华工在美国的研究,五邑大学负责铁路华工在侨乡的研究,通过对比研究,更好地还原这段历史。

  谭金花分析,该项目从考古学角度还原铁路华工的生活史可谓一次新突破。她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以往侧重于对历史文献资料的研究,然而,华工修筑铁路期间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的生活状态如何,有什么想法……诸如此类具体反映铁路华工“生活画卷”的研究极少。

  “而在侨乡,这段历史最多也就四五年,且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是很辛苦,很没面子的,即使后来他们发迹回到家乡光宗耀祖,多不愿提及。”谭金花表示,正因为这样的原因,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参考国外已经出版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宏观的历史介绍,对于铁路华工在侨乡的生活状况研究得很少。

  作为侨乡文化研究的学者,谭金花希望当下对于铁路华工的研究,“能突破局限于宏观角度的理论研究,进行更多具体案例研究,这对于侨乡研究非常重要”,不仅是与国际研究接轨的途径,也是在社会快速变化,历史遗迹日益消失的进程中,紧时间整理150年前铁路华工的家乡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才能更好地挖掘华工出洋的原因,国内外生活的差异,华工对家乡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

■讲述

  ◆美国华人历史学会常务理事长李闰屏:

   华裔后代盼通过深入挖掘,让这段历史得到更多认可

  作为学会的常务理事长,李闰屏一直在关注铁路华工的历史,并帮助华工后代寻根,了解家乡的文化。在李闰屏看来,铁路华工对于太平洋铁路的贡献很大,当时太平洋铁路从东部到西部分别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修筑,前者使用爱尔兰人,后者使用华工,虽然同样的时间,联合铁路公司修建的是三分之二的距离,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修建的是三分之一的距离,但后者要经过险峻的山脉,钻山洞,工程困难很多。但华工非常勤俭节约、刻苦耐劳,加上在很热的天气里面会煲凉茶喝,不怎么生病,使铁路修筑工程进展较快,也能提前完工。

  “在美国,中国人的历史很少人知道,我们是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希望中国的历史,特别是华侨的历史能够得到重视。”在她看来,一直以来,华侨史多谈及外国人对华侨的歧视,但铁路华工的历史值得我们自豪,也应更好地挖掘。她目前也在努力帮助铁路华工的后代寻找祖先和家乡。

◆台山籍华裔伍颖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考古专业):

  伍颖华作为项目的研究成员之一,她对150年前五邑人在哪里扔垃圾比较感兴趣,从而通过考古的方式,了解当年的生活情况。在她看来,其实铁路华工对于美国的发展贡献比较大,但到现在为止,他们基本上没有被承认,因此知道的人不多。她所知道的只是目前加州历史课本中关于太平洋铁路的相关介绍,但不多,写华侨贡献的就更少了。“华侨对加州现代农业的形成贡献很大,但鲜为人知,一般人也不知道他们来自五邑,只知道他们从中国来。”她希望通过项目的研究,比较广泛、深刻地弥补这一缺失。

◆铁路华工后代张伟明:

 张伟明是祖籍开平的华侨,自2003年开始寻根,2007年第一次回到家乡开平,了解更多关于家族、关于家乡的故事。他的高曾祖父是开平龙冈里人,1865年离开家乡修筑美国太平洋铁路,他一直在努力地收集高曾祖父的故事,但“目前只收集到高曾祖父在美国的一点点信息,也曾多次往返开平和美国收集资料,当时的故事知道的人很少。”虽然如此,但他努力收集了美国太平洋铁路修建的故事,正准备写一本书,从高曾祖父那代开始到现在的家族史。虽然他的专业是交通规划,但他也致力于关于中国和美国的故事研究,创作音乐和诗歌,更好地反映华侨的历史。

http://jm.southcn.com/content/2015-11/27/content_137767445.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940672.html

上一篇:新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百岁老人黄绍湘百岁老人
下一篇:由赤壁之战的浓雾和东风说起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4: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