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我看“读书节”和“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已有 2948 次阅读 2015-4-24 07:56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评论(07-11)|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看读书节和“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424发布

 

读书节并非最早来源于西班牙而是我国古代不晚于三国时期,那时我国已有纸张和纸质图书。既然是读的是书,就得和纸张和印刷相联系,没有纸和印刷术的发明,那里来的“书”可“读”呢,而纸和印刷术的发明来源于中国,而非西班牙。

“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则是1995年11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的决议,将每年的423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也译为“世界读书日”、“世界书香日”),这一天各地的书店都悬挂出醒目的庆祝标志--一本打开的书,中间是一颗心。巧合的是,4月23也是英国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3位著名文学大师的辞世纪念日。所以将423简单称为“读书节”是一种误解。

 4月23日这一天被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的含义是重视“世界图书”和“版权”的双重内涵,现在可好,我们的媒体宣传没有世界两字,也没有版权两字,就变成了“图书”,而图书又成了读书了,读书的“最早来源”则归于西班牙了,这就相当的离谱了。

 对于学者和读书人来说,是不会专门过这个“读书节”的,原因也很简单,天天读书等于天天过节,并非到了423才过节。

******************************

我国古代也有“读书节”:农历七月七也是晒书节

发布时间: 2015-04-20 10:05:02 |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 作者:齐峻 | 责任编辑: 段留芳

其实,我国古代就有“读书节”。农历的七月七日不仅是七夕节,还是一个与书有关的节日——晒书节。相传这天是魁星的生日,汉族民间传说“魁星主文事”,魁星在读书人心目中,地位崇高。因而,读书人都很注重这个日子,在这天会把书放在外面晒。

因魁星“主文事”而晒书的传说多少带有民间对晒书节的浪漫解读,晒书其实出于更为实际的目的:书籍长年累月堆放室内,易长虫、生潮,晒书便有了保护书籍的功效。

关于晒书节,流传下来了很多故事。

三国时,司马懿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为求自保,司马懿便装疯躲在家里。曹操不放心,派亲信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司马懿正在家中晒书。来人回报魏武帝,曹操下令要司马懿立即回朝任职,否则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

有人“装疯”,也有人“真狂”。《世说新语》讲述了这么一个晒书故事:“郝隆七月七日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七月七日这天中午,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排衣解扣,袒胸露乳,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此举意为晒肚皮也就是晒书,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

从这两个典故来看,晒书的习俗至少从汉、晋开始就已经在民间形成了。而从现有的史料看,晒书被官方重视的时代始于宋代。虽然“历代之书籍,莫厄于秦,莫富于隋唐”,但是隋唐官方的晒书之举却少见于史料。宋代的曝书会则引人注目。

有关宋代曝书会的情况,宋人的笔记中已有记载,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说:“秘书省岁曝书则有会,号曰曝书会,侍从皆集,以爵为位叙。”另据南宋洪迈《容斋四笔》、南宋陈骥《南宋馆阁录》和南宋逸名《南宋馆阁续录》等书记载,宋高宗绍兴、宋孝宗淳熙以及宋宁宗庆元年间都有“曝书会”这样的文化活动。宋代曝书会一般由掌管图书的秘书省主持,由临安府具体承办。时间多在七月五、六、七三日。从相关史料南宋多于北宋的事实来看,似乎南宋比北宋更重视晒书。其中原因主要是南宋都城杭州地处东南,潮气很重,晒书在当地历来是一种习惯性的活动,官方亦然。

宋代如此,元代也同样有晒书之事。明代时官方藏书的管理松弛致使“阁臣词臣,俱无人问及,渐以散佚”,官方的晒书活动也没有得到延续。清代的晒书活动也没有宋代那么规范、大规模了。

近代以来,晒书节逐渐离公众远去了。到了现在,书籍数量、质量均较之前成倍增长、阅读手段也日趋多元,晒书节更不为人知了。作为一种与书有关的传统民俗,晒书节也许只会保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了。

本版书法绘图 李法明

http://edu.china.com.cn/2015-04/20/content_35365488.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884737.html

上一篇:李希凡现代文艺论著选编提要
下一篇:北京植物园里的单色郁金香(郁金香系列之二A)
收藏 IP: 1.202.241.*| 热度|

1 赵美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