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闹中取静的卧佛寺(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4月23日发布
春夏之交,北京植物园内游人如织,园中的卧佛寺却闹中取静。昨天上午,我们来到植物园内赏花,午饭后来到闹中取静有着1300年历史的卧佛寺参观。这个地方我90年代初在高考命题组住国务院二招期间,清晨常来这里散步,记得当时是免费的,现在收起了门票,不过对我们老年人是免费的。
卧佛寺(十方普觉寺)进门处的放生池吸引了不少游客,供奉1321年铸成的巨大的铜卧佛(佛身长5米多,重约54吨),及寺内的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樱花树,其成树年代待考和寺内大钟等均吸引许多游客。
照片(一)26张,(二)15张,22日随机拍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卧佛寺[北京]
北京西山卧佛寺与香山毗邻,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距今已有1300余年。初建时名兜率寺,元朝重建,更名寿安山寺。清朝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改称十方普觉寺。因寺内卧佛造像远近闻名,人们通常称卧佛寺。它位于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香山东侧,距市区30公里。
北京西山卧佛寺与香山毗邻,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距今已有1300余年。初建时名兜率寺,内供有香檀雕制的卧佛像。元朝重建,并铸一尊释逛牟尼铜卧像置于寺内,同时更名寿安山寺。清朝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改称十方普觉寺。因寺内卧佛造像远近闻名,人们通常称卧佛寺。卧佛寺是西山的一座古刹,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已有1300多年历史。通常人们称它为卧佛寺。全寺倚山而立,主要建筑有天王殿、三世佛殿和卧佛殿。[1]
北京西山卧佛寺始建于公元七世纪,唐代贞观年间(627—650年),迄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著名的古刹之一。该寺在元、明、清各代均有修建,并屡次改变寺的名称,曾叫兜率寺、寿安寺、大昭孝寺、洪庆寺、寿安禅寺、永安寺、十方普觉寺。但是,由于寺内有一座用铜50万斤筑成的大佛像,因而得一俗名“卧佛寺”,此名称流传最广。
卧佛寺[北京]图册
天王殿:正中供奉弥勒佛坐像,两侧为保佑国泰民安的四大天王。
三世佛殿:正中供奉三世佛,两侧为十八罗汉。位于东南角的一尊罗汉不是出家人打扮,而是铠甲披挂,穿靴戴帽。传说这是乾隆皇帝以自己的塑像占居了一尊罗汉之位,以求修成正果,立地成佛。在三世佛殿的前面,有一株古老的娑罗树,据说是从印度移植来的,是佛国三宝树之一,象征释迦牟尼涅盘于娑罗树下。
卧佛殿:全寺的精华。殿内有一尊巨大的铜卧佛。佛身长5米多,重约54吨,作卧睡状,侧身躺在高榻上,双腿直伸,左手平放在腿上,右手托着头,体态自然,相传这是释迦牟尼在印度涅盘时的姿势。旁边站着十二尊泥塑小佛像,表现释迦牟尼向他的弟子嘱咐后事的情景。这尊铜像为元代(14世纪)所造,是中国古代的宗教艺术珍品。殿内的玻璃橱内陈设有十一双黄缎云鞋,是清朝十代皇帝及袁世凯的供品。
据元史记载:当时铸铜像冶铜50万斤,用工七千。铜佛身长5米作睡卧式,头西面南,左手自然地平放在腿上,右手曲肱托头。卧佛后面围坐着12圆觉菩萨,他们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构成一幅释迦牟尼涅磐于婆罗树下,向12弟子嘱咐后事的景象。由于寺内有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铜像、卧佛寺由此而得名。卧佛身长5.2米,用铜25000公斤、铸佛用工7000人。铜佛作睡卧式,头西面南侧身躺在一座榻上,左手平放在腿上,右手弯曲托首头部。据说这是释迦牟尼的纪念像。旁边站着12尊小佛像,是他的12个弟子。他们的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构成一幅释迦牟尼向12弟子嘱咐后事的景像。殿的正面墙上挂一块“得大自在”的横匾,意思是得到人生真义也就得到最大自由。殿门上方亦有横匾,书有“性月恒明”,意为佛性如月亮,明亮兴辉永照。此外寺内还种有几株婆罗树,每逢春末夏初之际,白花盛开,花朵如同无数座洁白的小玉塔倒悬枝叶之间,别有情致。
北京卧佛寺获得荣誉:卧佛寺倚山筑成,整体布局紧凑,以中轴线上的四层殿堂为中心,层层平列,山门区有一对高大的金刚力士像,俗称“哼哈二将”;第二层弥勒佛殿,两厢有木质的四大天王雕像;第三层为三世佛殿,供奉三世佛塑像,段两厢还塑有五彩泥质的十八尊罗汉;最后为卧佛区,精美的铜卧佛,是元代至治元年 (1321年),冶铜 50万斤铸造而成,重约54吨,长5米多,侧身作睡卧状,体态安祥、自如,卧佛后面环立十二尊泥质小佛像。在三世佛殿前面;有古老的娑罗树,它象征释迦牟尼涅磐于佛国宝树下。卧佛寺于1957年被定为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由北京市园林局北京植物园管理。
http://www.baike.com/wiki/%E5%8D%A7%E4%BD%9B%E5%AF%BA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 02: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