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有感于109周岁周有光老人的经验之谈:闻道是抗衰老的良药

已有 3452 次阅读 2015-1-24 18:27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评论(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有感于109周岁周有光老人的经验之谈:闻道是抗衰老的良药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1月24日发布

 

109岁的周有光老人是我们迄今见到依然活跃在学术界发声的学术老人。现在学术界长寿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学术老人依然活跃在学术界,依然思维敏捷的却为数不是很多,周有光先生的闻道经验值得我们特别的关注。

老人上网、老人开博、老人自由评说对于老人本身来说,有益身心健康;对于学术本身来说,由于学术老人饱经风霜,沉淀了亲身的风风雨雨,其言的含量(含金含盐,见仁见智)也值得关注。在一定意义上,学术老人的智库有其独特之处。我们的市场时下关注的重点在青年及部分中年人,我们的媒体关注学术老人的声音也很少。学术无止境,在网络时代,学术之间的年龄隔阂,其实不是增大了,而是有可能大大的缩小。

依笔者的开博感受,长期坚持有利健脑和身心健康。人老了最怕的是长寿而多病,拖累家庭和社会,如果患有忧郁症和老年痴呆症,生活和生命的质量受到影响,是需要尽量避免的。人总是要老的,保护头脑健康的方法就是多看、多闻、多想、如果可能坚持写作!

**************************

周有光:闻道是抗衰老的良药

我要评论

2015年01月24日 03:19:00 来源: 光明网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生于江苏省常州青果巷。早年研读经济学,1955年奉调到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

主要成就:主持制订《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代表作品:《汉字改革概论》《世界文字发展史》《中国语文的现代化》等。

1月13日,是经济学家、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109周岁生日,依照中国虚岁计年的传统,他已是110岁的老人了。

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我们今天使用的汉语拼音,就是周老先生主持设计的,他也因此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

得以认识并多次拜访周老先生,缘于我的好友、周老先生的忘年交龚益先生的介绍。三年多以前,在龚益兄的带领下,我第一次走进周有光先生的家门,当时很是吃惊。先生的家位于北京朝内小街拐棒胡同一栋极其普通的居民楼里。那是两大间两小间的四居室住宅(分别是15、14、9、8平方米),厅、厨、卫都很小。室内几乎没有任何装修,墙是白灰墙,地是水泥地。他从1984年搬到这里,一住就是30年,再也没有搬过家。

他自己用作书房和会客室的,是那间最靠近大门口的9平方米大小的房间。房内放着一张破旧的书桌,漆皮已经剥落,桌面90厘米长、55厘米宽。“书桌虽小,足够我写文章了。”他说。那间小屋中,最醒目的位置悬挂着他和夫人张允和女士的合影。叶圣陶先生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中的一个都会幸福一辈子”。张允和便是张家四才女之一。张允和女士生前,先生每天上午10点都要和她在这间小房间里或饮茶或喝咖啡,两个人经常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把杯子举到齐眉高。老人家说起这番情景,眼角眉梢总会浮现一种让人十分温暖的笑意。

周老在他生命的盛年,为我们做出了汉语拼音方案这样世界性的贡献,到了晚年,他又以质朴的内心、清醒的头脑,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最难得的生命奇景。世界局势、网络语言,他一点也不陌生。他经常在闲谈中,凭借经历清末、北洋、民国、当今“四朝”的人生阅历和广博学识,对各种问题做出富有卓见的点评,让你在轻松中大获其益。比如,关于网络语言,有人认为它会污染现代汉语。先生却说,不用担心,在网络时代出现网络语言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不妨碍我们写出好的文章。至于网络语言好不好,现在不必急于下结论。作为一种新事物,假如长期不成熟,必然会被淘汰;而如果是好东西,将来必会被大家接受。

周有光先生对世界局势、对中国的现实与未来,有着极大的热情与关怀。他认为要弄懂今天的世界,必须首先认真研究和观察中、美、俄三个国家。为此,他大量阅读这三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方面的书籍与文献,并且尽量以阅读原始文献为主。他甚至还阅读常人仅作查阅用的工具书,比如英文版的《世界年鉴》,他每年都会购买最新的版本并认真阅读。遇到有裨于他思考的内容,就随手摘译,用打字机打印下来,随时参阅。有一次,为了向我讲清楚一个问题,他随手从小书桌的夹子里拿出两页摘译的《世界年鉴》,用笔在上面点点画画。看我对这份材料十分感兴趣,他就把这两张有他点点画画痕迹的打印稿送给了我。

老人还经常有让人意想不到的逆向思维,让人耳目一新,给人以启发和教益。比如,两三年前他写了一篇非常短小的文章,题目叫《圣人出,清河黄》,只有三四百字,主题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他说,“圣人出,黄河清”,这是一句古语,其实是反话。事实是,“圣人出,清河黄”。从尧、舜、禹、汤、文、武这些圣人开始,他们一出世,就领导群氓开辟山林,刀耕火种,经过几千年,森林变良田,导致水土流失,清河也就变成了黄河。新中国成立后情况也是这样。为发展经济而引发滥砍盗伐,黄河和长江两岸的森林都被砍伐殆尽,导致黄河更黄,长江也黄河化了。“一定要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今天要吸取教训呀。”老人十分感慨。

三年来,我曾和朋友一道,数次去探望周老先生。每次去,于我都是极大的享受。回来时,仿佛身心被洗涤一净。跟周老聊天,有时候聊畅快了,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可他思路依然清晰,不见丝毫疲倦之色。甚至有一次,上午聊了半天,中午一起在他家里就餐,餐后也没休息,回到他的小书房,继续聊。蒋彦永大夫说,看现在的状况,周有光先生活到150岁没问题。对此,我深信不疑,而我也可借此继续在他那里获得更多洗涤身心的机会。

(作者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新闻总监、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1/24/c_127415261.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862427.html

上一篇:天通苑段无轨电车基础工程加紧施工(续)
下一篇:终于看到落地小雪
收藏 IP: 1.202.241.*| 热度|

8 侯成亚 蔡小宁 许培扬 周可真 李兆良 钟炳 科苑往事 yh369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