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铁路大王斯坦福谈起用华工

已有 4072 次阅读 2014-11-27 09:26 |个人分类:纪念沉默道钉(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铁路大王斯坦福》谈起用华工

 

黄安年推荐  黄安年的博客/20141127发布

 

翻开日本大森实所著的《铁路大王斯坦福》(1991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不到15万字,却对华工建设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贡献说的明明白白。这里推荐该书的第四章中, 贡献至巨的华工的部分内容。

书中说,

 根据CP铁路的数据记载,工程具体进行如下:

186464到距萨克拉门托英里处的新塞;186561043英里处的克里帕峡186591055英里处的卡尔法克斯;18667968英里处的达奇.福拉特;1866119才到94英里处的希斯河。

“由于在内华达山的地势和地质上遭遇了极大的困难,工程一进入山岳地带的希斯可车站后一度停顿。主要问题是必须在内华达山的岩石中,挖出一条长达1659英尺(约498)的隧道,而穿越内华达山的隧道共15,全长6213英尺(约1864),当然以现代的机械设备条件来看,不足2公里的隧道工程也许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在120多年前的当时,这个挑战是够大的。”“为了完成艰巨的工作,工程部雇用了大量华人苦力。1866年冬天带1867年初,由于降雪过多,造成以华人苦力为主的约1.3万名的工作队成员全部被困在内华达山东侧斜面的杜拉基溪畔的帐篷中,而千辛万苦运到工地的粮食,常因学崩而岁帐篷一起被埋在雪地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书中用“不同于一般奴隶的华人苦力”来叙述。

“在整个内华达山的隧道工程中,华工堪称最大的功臣,然而华工的付出和受到的待遇是太不相称了!

“关于雇用华人苦力一事,斯坦福州长于18651010向当时美国第17任总统约翰·约翰逊(1808-1875)呈了一份报告书:总统阁下:为了解决内华达山工程停滞的问题,我们雇用了一批中国工人,以劳工阶级而言,他们沉着而安静,此外,他们非常勤劳,热爱和平,耐力也比其它民族强得多。这些华人的学习能力令人惊讶,他们很快就学会了未来铁路建设工作中所需要具有的专业技术,而且无论哪一种工作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练;另外,以工资而言,也是最经济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彼此的联系非常密切,虽然目前我们已雇用了千名以上的华工,但是我们仍打算以最优厚的条件,通过介绍业者的协助,再增加华工的人数。这是不同于奴隶制的雇用组织。”

斯坦福州长还在报告书中详细地说明了这种“华工不同于奴隶制度”的情况:“先将该付的工资交给工头,工头再依工作分量,将应得的工资发给各工人。但同样是工人,华人的衣、食、等条件和白人完全不同,华工的菜单包括:牡砺干、鲍鱼、墨鱼干、笋干、蘑菇、新鲜蔬菜5,红烧猪肉、鸡肉、面食、米、泡菜、干海藻、沙糖、煎饼、水果4,中国式猪油,花生油等等。”

“斯坦福家的厨师全是中国人,烹起中国菜当然没有问题。至于如何将这些食物分配给华工?将在后文中介绍。”

该书专门论及“工资仅及白人的1/3”(第128-129页)。

但领导层聘用华工时,写道:“雇用华工遭到一向具有种族偏见的现场监督斯特罗布利吉的强烈反对,他本人是出生在佛蒙特的爱尔兰新移民,他怀疑身材矮小的中国人做不了工作所需要的那种石匠,但遭到了库罗卡(按译文如此,即克劳克)的反驳,他说:

中国人身材矮小,但每天工作12小时,1个人1月才32美元,相比之下那些意大利和爱尔兰移民,每天给他们3美元的工资都干不下去,何况要工作12小时.那简直是没门!我想身为一名技师,应该听说过中国人筑万里长城一事,或者你可以问问斯坦福,中国是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石匠?”

“的确没错!当初我们曾尝试雇了50名中国人,他们的能力的确处于意料,很快就会学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而成为最优秀的石匠,因此我们后来又雇了50名华工。”蒙塔吉技师也在一旁大圆场。

就这样,字后来陆续召了总共1.5万名华工,他们从各州各地被带到内华达上的工地现场。

华工按照自己的意愿组成几个小组,并各自搭建了自己的工队,每个工队配备一名厨师,负责工人的一日三餐。

当时的记载是这样一来记录当时华工的生活习惯的:中国白人工人不一样,他们非常爱干净,从来不喝生水,收工回来一定要换上干净的衣服才吃晚饭。他们平时既不喝酒,也不近女色,他们最大的娱乐就是和同时赌博,不过都是消遣性的,而不象白人工人多半抵挡不了女色和诱惑,才赚来的钱输个精光。

一度受挫的CP铁路只所以后来能排除万难,终于成功,笔者认为假如没有库罗卡和斯坦福找来的1.5万名华工,那绝对是完成不了的。”

该书的四是客家的半奴隶,阐述这些被输出的华人苦力和贩猪式交易。然后着重叙述“大雪中挖掘隧道”:“原来强烈反对雇用华工的史特罗布利吉,在试验地雇用了50名华工之后,华工的良好表现大大地处于他的意料,因此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变,把从搬运砂石到修筑堤防等难度较高的任务都一一交给华工。在CP铁路开工后的第二年,查尔斯·库罗卡的胞弟----乔治·库落卡提出雇用华工从事铁路建设,公司方面也希望雇用5000名长期华工,但加州方面只能提供800名。”

照片11,拍自该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846624.html

上一篇:给署名单位博主提个建议
下一篇:法治国家遭遇非法治
收藏 IP: 1.202.241.*| 热度|

2 蒋迅 yh369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09: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