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安倍行使“集体自卫权”和日本战犯的供词

已有 2480 次阅读 2014-7-6 06:58 |个人分类:世界历史研究(07-11)|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安倍行使“集体自卫权”和日本战犯的供词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7月6日发布

安倍为何在这个时候不顾民意迫不及待地强行通过内阁会议决议行解禁“集体自卫权”?我国又为何在这个时候高调纪念抗日战争77周年?这两者有什么联系并且向人们宣示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
即使在抗美援朝美中直接对抗时期,日本的“集体自卫权”也未被解禁,那么为何在美国重返亚太地区之际,在日本蓄意制造中国威胁论之际,安倍却在美国的唆使下,急急忙忙地通过解禁“集体自卫权”来加快走向战争道路,其剑指中国是再也清楚不过的了。一些糊涂人士称日本不可能走向军国主义,宪政国家根本不可能走向战争,这是一种可怕的缺乏忧患意识和基本政治常识的想法,请问,美国难道不是民主宪政国家吗?就是这个民主宪政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发动了多少侵略战争和实施了多少次的强权政治?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对利比亚动武等等,在战后历任美国总统中恐怕只有福特和卡特两任总统没有对外动武的记录。以为宪政国家就不可能有战争的想法是幼稚的。
如果了解了2010年日本购岛事件以来中日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如果清楚地明白日本现政府一系列否定二战侵略罪行的倒行逆施,那么我们也就清楚我们在还不是逢五逢十的日子里,大力揭露日本在二战期间的反人类的滔天罪行的用意了。中央和地方档案馆近日公布了45名战犯笔供 450件档案 4.5万封信件,笔者相信这些日军侵华铁证,鼓吹“增加透明度”的安倍政府是绝不敢让日本人民了解事实真相的。
**************************

日军侵华铁证:45名战犯笔供 450件档案 4.5万封信件
曾毅 任爽 《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05日   05 版)
吉林省档案馆新公布450件日军侵华邮政检阅档案

 
   本报长春7月4日电(记者曾毅 特约记者任爽)近日,吉林省档案馆新公布了450件日军侵华时期邮政检阅档案,涉及信件约4.5万封。其中日本人与日本人之间的通信占50%以上,形成时间为1937年到1945年。

 
   邮政检阅档案是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日本关东宪兵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侵华时期,各地宪兵队针对日本军人、军队服务人员,日本移民、侨民等日本民众,日本殖民地、占领区的军政要人及普通民众,外籍人士特别是传教士、公使馆、领事馆员的往来信件、电报、电话、出版物进行秘密检查,对其中反映日军暴行、战争实态、危害日军统治或可资日军利用的内容,做出削除、扣押、烧毁、部分涂抹、原样发送等处理,并摘要辑录形成月报或周报。档案全部为日文书写。
 
   档案显示,日本宪兵队实施邮政检查的区域范围,覆盖伪满洲国、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以及印尼的爪哇。从信件摘抄内容来看,主要反映日军烧杀淫掠暴行,实施战略轰炸,密谋利用白俄侵略远东,修筑秘密军事工程、奴役劳工,进行化学战、细菌战,日本实行欺骗性移民政策,日伪当局经济统制,日本军人厌战怕死等罪证。
 
   据吉林省档案馆副馆长穆占一介绍,邮政检阅档案是日本宪兵队自身形成的,所摘录信件的内容完全出自日本侵华史的亲历者、见证者之手,内容丰富,视角独特,案例鲜活,具有无法抵赖的原始性、不容置疑的真实性、无可辩驳的客观性,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罪行的如山铁证。
 
   另据了解,今年4月,吉林省档案馆新公布了89件日军侵华档案,其中包括关东宪兵队司令部档案87件,伪满中央银行档案2件。档案公布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和广泛影响。这两次公布的档案仅是吉林省档案馆馆藏10万卷件日军侵华档案中很小的一部分,该馆还会定期发布日本侵华档案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建立档案数字化平台,以便更多学者、学生和一切爱国人士方便快捷地利用。
 
《铁证如山——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日本侵华邮政检阅月报专辑》发布
 
   本报长春7月4日电(记者曾毅 特约记者任爽)近日,《铁证如山——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日本侵华邮政检阅月报专辑》(以下简称《邮政检阅月报专辑》)新书发布会在长春举行。此次出版的日本侵华《邮政检阅月报专辑》系列,首批推出两本,共辑录450件,涉及4.5万封邮政通讯、信件,均为侵华日军自己形成的档案,完全出自日本侵华历史的制造者、亲历者和见证者之手,历史性和真实性不容置疑。
 
   《邮政检阅月报专辑》由图片档案和参考译文两部分构成,图片档案主要是挖掘、整理出的历史文献档案的影印图片,具有历史性、客观性、真实性和资料性;参考译文主要是与图片档案相对应的中文翻译。
 
   《邮政检阅月报专辑》主要涉及八个方面:日军在中国烧杀淫掠暴行档案;日军实施战略轰炸罪证档案;日军密谋利用白俄侵略远东罪证档案;日军修筑秘密军事工程、奴役劳工罪证档案;日军进行化学战、细菌战反人类罪证档案;日本军人厌战史实档案;日本移民侵略罪证档案;民众不满战时经济统制档案。此外,档案中还有大量书信,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抗战的必胜信心和对汪伪汉奸卖国行为的批判,以及在华的外国人对日本侵华的看法和对日本统治的不满与反抗。
 
   据介绍,于2014年4月出版的《铁证如山——吉林省新发掘日本侵华档案研究》一书,已经引发了广泛反响。本次出版的《铁证如山——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日本侵华邮政检阅月报专辑》丛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重大项目”,也是《铁证如山》产品线的延续和延长,是吉林省档案馆专业研究人员在多年挖掘、整理、研究的基础上,以专辑的形式披露的馆藏侵华日军档案史料。全书反映了日本侵华暴行的历史铁证,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和践踏中国人民人权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对维护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及世界和平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吉林省档案馆副馆长穆占一:
 
邮政检阅档案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罪行的铁证
 
   邮政检阅档案是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日本关东宪兵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日本侵华时期各地宪兵队实行邮政检阅活动形成的月报或周报档案。
 
   此次公布的邮政检阅档案共计450件,形成时间为1937年到1945年。邮政检阅档案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罪行的铁证,特点突出,特色鲜明:
 
   一是具有原始性。邮政检阅档案是各地日本宪兵队自身形成的,1945年投降时未来得及彻底销毁而遗留下来的,所摘录信件的内容完全出自日本侵华时的亲历者、见证者之手,具有不可抵赖的原始性,用权威专家的话讲“这批邮政检阅档案是第一手资料中的第一手资料”。
 
   二是具有真实性。被检查信件的发信人、收信人的姓名、住址均可查证。很多信件内容与历史事件相吻合,真实性不容置疑。
 
   三是具有客观性。邮政检阅档案的检查主体是日本宪兵队,被检查对象包括战争的加害方、受害方和见证侵略过程的第三方,案例丰富,视角独特,这是以往任何一种史料所无法具备的,客观性无可辩驳。
 
   四是具有丰富性。此次公布的450件档案,摘录信件约4.5万封,既有日本人之间的通信,又有中国人之间的通信,还有第三方国家的通信及刊物。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真实记录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五是具有史证性。邮政检阅档案涉及的许多信件从微观角度证实了重大史实,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吉林省档案馆还将继续秉承“管研一体,内外结合,服务需要,坚持如一”的原则和精神,继续整理、发掘、研究日本侵华档案,定期发布日本侵华档案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报记者曾毅 本报特约记者任爽采访整理)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吉林大学日本侵华史研究中心副主任衣保中:
 
应加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经济掠夺的研究
 
   吉林省档案馆近期发布的馆藏邮政检阅档案揭露了侵华日军的诸多罪行,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是反映“七七事变”后,日伪当局对重要的生产、生活物资作为军需品加以控制,集中物资供应侵略战争,全面实施战时经济统制政策,造成物资匮乏、物价暴涨。
 
   事实上,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就把我国东北变成其扩大侵略战争的战略基地,利用炮制的伪满傀儡政权,千方百计地夺取东北的经济命脉。为了实现其经济掠夺的目标,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建立了殖民地统制经济体制,利用军事和强权的方式实施其掠夺性“开发”计划,实质就是一种殖民掠夺行为。
 
   日本对东北地区的殖民掠夺产生了一系列后果:
 
   首先,日本对东北的经济掠夺阻断了东北民族资本的发展。日本通过对东北经济的垄断和控制,使东北经济迅速殖民地化,压缩了民族资本发展的空间,造成民族资本的严重衰退。
 
   其次,日本为了强化对东北地区的经济掠夺,在东北强行建立了殖民地统制经济体制,打断了清末以来东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和市场化的进程。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输出基地以及农产品加工贸易基地遭到严重破坏,不仅阻断了东北地区正常的经济发展道路,而且对中国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
 
   再次,日本为了满足战争物资需求,在东北进行以资源掠夺为目的的所谓产业“开发”,重点发展军需产业,导致重工业畸形膨胀,造成了东北经济结构的严重比例失调。
 
   最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地区的经济掠夺严重损耗了东北的资源,破坏了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强制“原料满洲,工业日本”的方针,成立了“满洲炭矿株式会社”,成为日本直接掌握的掠夺东北煤炭资源的垄断公司。此外,日本还大肆掠夺东北铁矿资源,严重破坏了东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本报记者曾毅 本报特约记者任爽采访整理)
 
藤田茂侵華罪行自供提要
《 光明日報 》( 2014年07月05日   05 版)
 


 

圖為日本戰犯藤田茂及其部分筆供原文。此次公佈的藤田茂的筆供原文檔案共有102頁。(圖片由中央檔案館提供)
   中央檔案館4日公佈了日本戰犯藤田茂的侵華罪行自供提要。
   據藤田茂1954年8月筆供﹐他1889年生於日本廣島縣。1938年8月到中國山西參加侵華戰爭﹐任陸軍騎兵第28聯隊大佐聯隊長。1945年3月任第43軍第59師團中將師團長。1945年8月在朝鮮咸興被俘。
   重要罪行有﹕
   1938年8月﹐在山西河津逮捕住民6名﹐“訊問這些被逮捕的人民時使用拷問﹑毆打等方法手段且殺害了”。
   1938年11月﹐在山西運城東北40公里的三路李村﹐“搜索屠殺了多數三路李村住民”。
   1939年1月中旬﹐在山西安邑縣張良村﹐“對軍官全體教育說‘為使兵習慣于戰場﹐殺人是快的方法﹐就是試膽。對此使用俘虜比較好’。‘刺殺比槍殺有效果’”。4月﹐在夏縣﹐“我命令第1中隊長……讓部下的9名兵刺殺了俘虜9名”。8月15日﹐在山西澤州﹐“我讓把8名俘虜交給第1中隊﹐把9名交給第2中隊作為教育材料刺殺了”。
   1944年3月-1945年4月﹐任騎兵第4旅團長期間﹐“瓦斯彈﹕使用74發(綠彈)”。
   1944年4月10日﹐“我在歸德旅團司令部﹐召集各隊長﹐命令”“使用瓦斯彈的權限給予聯隊長﹐在此作戰期間﹐騎炮1門攜帶20發瓦斯彈﹐聯隊炮1門攜帶10發瓦斯彈”﹐“俘虜盡量在戰場殺害﹐算入‘戰果’”。
   1944年5月2日﹐在河南許昌西南10公里的黃旗衛村﹐“刺殺俘虜4名”。
   1944年5月21日﹐在河南洛陽﹐“擊斃中國人民12名(1名是婦女)”。
   1944年10月26日﹐在河南太康附近﹐“拷問殺害中國人民6名”。12月16日﹐在黃河北左岸歸德北方地區﹐“拷問殺害中國人民11名”。
   1945年3月27日﹐“在竹林橋北200米的鄧縣──老河口道上的約50戶村莊﹐把合住民﹐連老人﹑婦女﹑小孩﹐……屠殺了這些住民”。同日﹐“在馬屈山攻擊使用了瓦斯彈”。
   1945年5月9日﹐在山東沂水西北25公里的石橋“殺害很多中國人民”﹐“放火﹐全部燒毀石橋村”。同月“作戰期間﹐使令防疫給水班使用霍亂菌﹐實施了細菌戰”。攻擊在豪山的八路軍時﹐“使用了瓦斯彈﹑瓦斯筒”。“為了預防遭受八路軍所埋設的地雷之害﹐則稱謂領路﹐使十幾名人民先行的事實是使令實地趟地雷了”。
   1945年6月﹐“在濟南的虐殺俘虜”﹐“把使用於陣地構築的濟南俘虜收容所600名以上的俘虜﹐在6月15日以後使用於教育刺殺了”。
   “停戰後的處理。(1945年)8月17日召集各大隊長命令如左﹕1.銷毀各種文件(消滅日本帝國主義的罪行﹐尤其湮滅對共產黨彈壓的證據)﹐2.埋沒特種彈(瓦斯彈﹑燒夷彈﹑發煙彈﹑曳火彈﹑及一部分信管)﹐3.銷毀防毒面(具)……”。
   (新華社北京7月4日電)
铃木启久笔供罪行提要 一人杀害5470名中国人
2014-07-05 02:5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45名日本战犯侵华笔供选登】
铃木启久笔供罪行提要
  据铃木启久1954年7月笔供,他1890年生于日本福岛县,1934年到中国东北参加侵华战争,任步兵第28联队长辅佐,1945年4月任陆军中将,第117师团长。同年8月31日在吉林被俘。
  重要罪行有:
  1934年6月前后,在锦州“杀害了2名中国农民”。
  1935年3月上旬前后,援助高木大佐“于上板城附近烧掉了两个共有300户的村庄,并杀害了很多中国人民”。
  1940年9月,在安徽宣城作战中,对躲在屋内的约50名抗日军人“以毒瓦斯将其全部惨杀了”。
 
  1941年在安徽巢县设置慰安所,并诱拐了20名“中国妇女及朝鲜妇女做为慰安妇”。
  1941年11月,在河北枣强攻击八路军,“杀害了10人,并烧毁约有600户两个村庄,同时屠杀了100名中国农民”。
  1941年12月,“强制居于长城线附近2公里以内的”“居民迁移,使之成为无人区”。
  1942年1月,在唐山一带命令田浦大佐“扫荡,烧毁了约有800户的房屋,并屠杀了1千名中国的农民”。
  1942年4月,在河北丰润田官营“大力的虐杀了八路军,在鲁家峪攻击洞穴时使用毒瓦斯惨杀了八路军干部以下约一百人,”又将“逃至鲁家峪附近村庄避难的235名中国农民用野蛮的办法惨杀了(将其中的妊妇剖腹了),烧毁房屋约800户,将往玉田送交的俘虏中杀害了5人,强奸妇女达百名之多”。
  1942年7月,在丰润将“民房烧毁了500户,惨杀了约100名中国农民”。
  1942年9—12月,为把迁安、遵化等地“变为无人地带,即强制该区的居民全部迁移。”“在该地区烧毁的房屋达一万户以上,强迫搬走的人民达数万以上,被惨杀者也甚多。”
 1942年10月,“对滦县潘家戴庄1280名的农民采取了枪杀、刺杀、斩杀及活埋等野蛮办法进行了集体屠杀,并烧毁了全村800户的房屋”。
  1942年,命令日军盘踞地区“皆设有慰安所,并引诱约60名的中国妇女任慰安妇”。
  1944年5月,在河南新乡“向抗日军游击队进行攻击并将其杀害约10人,同时将战场附近的村庄烧毁约300户,杀害约100名的中国农民”。
 
  图为日本战犯铃木启久及其部分笔供原文。此次公布的铃木启久的笔供原文档案共有38页,笔供当时的中文译文档案共有33页。(图文均由中央档案馆提供)
  1944年7月,在河南封丘“杀害了约40名的抗日军游击队,并在其附近烧毁了一个约有400户的村庄,杀害了约100名的中国农民”。
  1944年8月,向河南怀庆抗日军队“进行攻击,并杀害约10人,将农民的房屋烧掉了约400户,虐杀了约30名中国人民”。
  1944年11月,“我命令步兵部队侵略林县南部地区后,在撤出该地区之同时,由防疫给水班在三、四个村庄散布霍乱菌,因此后来我接到‘在林县内有100名以上的中国人民患霍乱病,死亡人数也很多’的报告”。之后,又在长路县某村“将该村约300户的房屋烧毁,并将该村的660名中国农民以极野蛮的办法虐杀了,即枪杀、刺杀、烧杀等极惨暴的方法”。“另外,在此侵略中,我的部下又共杀害了30名俘虏”。
  1945年春,在怀庆一村庄“将该村庄的农民杀害了约500人,将全村600户房屋烧掉了”。
  1945年春前后,将焦作“附近村庄烧毁了约400户房屋,惨杀约100名中国农民”。
  1945年,在“蟠居地区命令设立所谓慰安所,并引诱约60名的中国妇女和朝鲜妇女任慰安妇”。
  1945年7月,中旬“在醴泉进行了侵略,惨杀了约40名中国人民”。
  “在侵略中国期间”,“只我个人的记忆即杀害了5470名中国人民,烧毁和破坏中国人民的房屋18229户,其实际数字很(可)能还多”。


*****************
李明华:日本战犯供词中供认1931年前日本侵华罪行
• 2014-07-03 11:51:40 来源: 中国网(北京) 

 
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李明华介绍中央档案馆在互联网上公布《日本战犯的侵华罪行自供》的有关情况。
中国网7月3日讯 3日上午,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李明华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这次虽然没公布1931年以前的日本侵华档案,但45名战犯中有的供述了1931年以前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李明华说,在1931年以前的日本侵华档案留下来的不是很多,有些档案馆甚至没有这些档案。但是有一些线索还是可以查到的,比如这次公布的45名战犯年龄最大的是1884年生人,他们都曾参加日俄战争,日俄战争是在中国的领土上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他们年纪比较大,到“九一八”事变之后,特别是卢沟桥事变以后,在45名战犯里有的就供述了在1931年以前在中国犯下的一些罪行。
(原标题:李明华:日本战犯供词中供认1931年前日本侵华罪行)
http://money.163.com/14/0703/11/A07Q87HE00254TI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809358.html

上一篇:拉塞尔自欺欺人的绥靖政策
下一篇:查阅1932年故宫印本《清代外交史料》有感
收藏 IP: 1.202.241.*| 热度|

1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