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广州年会分组学术研讨(发言目录)

已有 8313 次阅读 2014-4-15 09:20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评论(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发言目录)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广州年会分组学术研讨(发言目录)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415发布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2014322-23日在广州暨南大学举行,主办单位是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承办单位是暨南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暨南大学世界史教研室。

会议的小组讨论基本上按照名单所列顺序进行。从讨论情况看,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不足之处在于缺乏较为深入的沟通和讨论,题目分组有待改进。

 

322上午

8:309:00  开幕式(地点:暨南大学学术报告厅)

主持人:吴金平(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辞:宋献中(暨南大学副校长)

       张振江(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顾问发言:李剑鸣(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顾问、前任理事长)

 

集体合影

 

9:2010:30  

理事会工作报告:韩宇(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秘书长)

开幕词和主旨报告:王旭(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

 

10:3010:50 茶歇

 

10:5012:10  小组讨论

1. 华侨华人研究(主题1:美国与移民问题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610  

主持人:张振江(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评论人:万晓宏(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教授)

发言人:潮龙起(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 教授):美国华人认同的历史演变

鲁艳辉(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副教授):基督教对当代美国华人的影响——美国南部小镇华人教堂现状个案分析

王林平(哈尔滨工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副教授)美国藏人社区的涉藏活动及其影响

刘燕玲(暨南大学外语学院讲师、国际关系学2010级博士研究生):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华人专业技术新移民的跨国认同调查与研究——移民跨国认同的个案分析

 

2. 美国社会(主题2:美国社会、经济与文化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616室)

主持人:孟庆龙(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 研究员)

评论人:谢国荣(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发言人:石庆环(辽宁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院长):二战后美国女性中产阶级地位变化的历史思考

王书丽(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后安然时代”信息披露制度的强化

邢佳佳(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慈善组织会社与社区睦邻运动之比较

安  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副教授):从平民主义的兴衰看美国社会矛盾的化解

李文硕(厦门大学历史系 博士研究生):纽约市施泰因森特城住房项目——美国战后城市再开发的典型案例

李  胜(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博士研究生):威廉·布拉顿治理纽约城市犯罪:背景、策略及影响

 

 

3. 美国政治制度(主题3:美国政治与外交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428室)

主持人:付美榕(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教授)

评论人:孔庆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政系主任、教授)

发言人:李剑鸣(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美国革命时期代表制的转化及其意义

王金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美国国父与奴隶制

韩  毅(辽宁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美国1785年土地法令历史溯源

 瑜(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讲师):美国建国初期商业公司引发的反对与政治文化的变动

 

4. 美国外交史(主题3:美国政治与外交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416  

主持人:赵学功(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评论人:王  玮(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

发言人:王  静(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内战期间美国与教马教廷的关系

 琛(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二战”期间美国关于印度自决的政策

 升(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副教授):从中立权利到集体安全:威尔逊与海洋自由政策话语的转变

吕桂霞(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1789-1799年的美法关系研究

 

5. 冷战与美国(主题4:冷战中的美国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425室)

主持人:王树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交学系教授)

评论人:王立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发言人:梁茂信(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冷战与美国人才吸引政策机制的形成

张勇安傅玉珍(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上海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寻求制度霸权:美国与“联合国管制毒品滥用基金”的创设(1970-1990                        

郭瑞芝(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冷战初期美国反共清洗运动对“产联”的清洗及其后果

 韬(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美国冷战宣传研究述评

 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美国国会和总统的外交权力之争——以冷战时期的难民政策为例

 

12:301:40 午餐

 

322下午

1:503:30 小组讨论

1. 华侨华人研究(主题1:美国与移民问题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610室)

主持人:刘文山《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 主编、编审

评论人:潮龙起(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 教授)

发言人:黄安年(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新世纪以来北美铁路华工中文论著述评

万晓宏(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教授):当代美国华人非选举政治参与:以2013年全美华人抗议ABC辱华言论为例

李爱慧(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副研究员):1965以来美国华人移民和印度移民的身份特征及社会经济地位的比较研究

王  勇(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副教授):地方势力与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对19世纪后期美国排华运动的再研究

曹雨(暨南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19世纪加州华人与爱尔兰人的碰撞和同化比较研究

贾  政(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硕士研究生):美国移民与鼓岭的兴起——一部中美民间交往史

王佳欣(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抗日战争与美国华裔族群认同的形成

 

2. 美国经济(主题2:美国社会、经济与文化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616室)

主持人:孙建党(福建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评论人:韩  毅(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发言人:黄贤全(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院长):试析二战后美国区域经济开发政策

       韩  宇(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风险资本与高技术城市的兴起

杨成良(河南省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州际竞争与美国公司法的发展

孙  超(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讲师):劳克林·柯里信贷控制思想浅析

张卫国(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美国养老社区研究

王宇翔(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1920年代洛杉矶的工人郊区

 

3. 美国政治制度(主题3美国政治与外交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428

主持人:程早霞(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

评论人:李剑鸣(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发言人:叶凡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1812年战争与美国早期国家构建

于卫青(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副教授):美国公共外交的宣传性本质

 丹(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1835-1837年美国国会围绕反奴隶制刊物流通的争论

        萌(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自然权利观念与美国十九世纪前期各州的宪法改革

张晓梅(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美国早期女性慈善社团探析

张庆熠(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讲师):《1789年司法法》与美国联邦司法体系的奠基

 

4. 美国与全球冷战(主题4:冷战中的美国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416室)

主持人:姚玉民(《历史研究》编辑部)

评论人:赵学功(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发言人:陈海宏(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美国参加印度支那战争四十周年祭

温荣刚(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副教授):内部革命与外部干涉——老挝危机发生的美国因素

毕元辉(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捕捉共产主义的幽灵”:艾森豪威尔政府的非洲政策论析

刘长新(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讲师):试析马亚圭斯号事件与福特政府的外交应对

邵  笑(暨南大学历史系、暨南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 讲师):论基辛格—多勃雷宁渠道与美国—北越巴黎秘密谈判

范  帆(哈尔滨工程大学思想政治教研部 博士研究生):美国之音对苏空中大学项目

 

5. 环境与自然灾害(主题5:环境与其他相关问题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425室)

主持人:付成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评论人:高国荣(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发言人:夏正伟(上海大学历史系 教授):福特基金会与1960-70年代美国环境运动

张虹萍(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美国非政府环保组织的城市环保作用研究

刘向阳(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美国少数族裔的环境正义研究

 雱(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师):二战后美国畜牧业中抗生素饲用与工业化养殖的兴起

陈黎黎(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部讲师):从否定到应对:美国的煤尘肺运动及其评价

 

3:303:45 茶歇

 

3:455:30小组讨论

1. 华侨华人、移民与美国(主题1:美国与移民问题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610室)

主持人:黄安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评论人:梁茂信(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发言人:原祖杰(成都市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豆萁相煎:19世纪末叶以来美国劳工组织对新移民劳工的排斥

廖小健(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研究员):近年我国对美投资移民研究

张明亮(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教授):顺势与逆流——从张德培与胡娜之经历看网球与移民

欧阳贞诚(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讲师):外来移民已不适应美国经济发展需要吗?——一项基于劳动力供求视角的历史考察

伍  斌(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文化的乡愁:《排华法案》与美国华人文化认同的迁转复归

万  澍(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网络资源与美国移民史研究

黄  运(上海大学历史系 硕士研究生):美国华人帮会研究——一项学术史的梳理

 

2. 美国文化(主题2:美国社会、经济与文化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616室)

主持人:金卫星(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教授)

评论人:孙有中(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 教授、院长)

发言人:韩家炳(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副教授):美国民族文化政策的演变与多元文化主义的缘起

张淑华(泰山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副教授):简·亚当斯“拯救儿童”的思想与实践初探

刘义勇(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讲师):20纪初美国人的“文明概念”与仲裁问题

于  展(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讲师):论小马丁·路德·金非暴力策略的演变

刘凤环(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讲师):试论美国现代生活方式与中产阶级消费标准的认同——20世纪2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消费中的变化为例

 

3. 美国政治思想(主题3美国政治与外交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428室)

主持人:王  玮(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

评论人:王金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发言人:赵志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欧文·拉铁摩尔的地缘政治思想研究

       王立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国家之外发现历史:美国史研究的国际化与跨国史的兴起

       梁红光(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美国建国初期州权观念的形成和演变

 鸿(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讲师):“权利政治”与美国现代政治文化的演变

 

4. 美国与东亚冷战(主题4:冷战中的美国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416室)

主持人:焦  兵(《历史研究》编辑部)

评论人:张勇安(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

发言人:白建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论冷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西藏实施隐蔽行动战略的特点

程早霞(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劳维尔·托马斯与美国紧急救助西藏难民委员会

 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福特政府对板门店事件的反应与对策

刘合波(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试述美国对EC-121飞机事件的决策及其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

徐振伟(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友谊的代价:美国对韩国的粮食援助及影响(1940年代中期-1970年代后期)

 

 

5. 环境与经济(主题5:环境与其他相关问题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425室)

主持人:张敏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评论人:董小川(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发言人:周  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在美国“牧牛王国”里的非裔牛仔

付成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毛皮贸易在北美殖民地史上的意义

 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遗失与自觉:译介过程中的环境史

廉  慧(山大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副教授):美国史原始档案文献概要

王宗涛(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美国海上补给鼎新先驱探赜

 

6:00-7:30 晚餐

 

323

8:009:50  小组讨论

1. 美国城市(主题2:美国社会、经济与文化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616室)

主持人:夏正伟(上海大学历史系 教授)

评论人:黄贤全(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院长)

发言人:韩宇(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风险投资与美国高技术城市的成长

 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檀香山:社会变迁背景下的城市兴起

 云(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教师):“区域治理”在20世纪美国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康丽颖(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纽约地铁交通与大都市的一体化

 晨(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论二战前美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兴衰

吴小凡(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城市多样性理论对新城市主义的启示

 

2. 美国外交史(主题3美国政治与外交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610室)

主持人:陈寒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交学系教授)

评论人:王  琛(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发言人:张江河(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管委会副主任、教授):对一战时美国在东南亚地缘政治战略的分析

董小川(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非营利组织与美国对外文化事务的关联

孙建党(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教授):美国20世纪非殖民化政策研究的趋向和新变化

胡文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教授):论奥巴马政府以文化外交恢复和重构美国国际形象

维缜(暨南大学历史系、暨南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副教授):从战后初期青岛反美看中美两国民族主义的碰撞

江振鹏(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讲师):论里根时期美国国务院拉美与加勒比公共外交处对欧洲的公共外交

朱梅莹(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论共和主义视角下的美国早期“自由帝国”观

 

3. 美国外交史(主题3美国政治与外交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428室)

主持人:王立新(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评论人:张敏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发言人:王  玮(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评塞缪尔·F. 比米斯的《美国外交史》

孔庆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英美新型大国关系研究

王建红(福建闽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标准石油公司”与1930年代美、日在中国的冲突

魏红霞(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副研究员):美国亚洲再平衡政策的国内因素

付美榕齐盼盼(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庚款留美科学家对中国社会进步的作用——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案例研究

田肖红(聊城大学东校区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美国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上海公共租界

王睿恒(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的对华宣传:起源、政策与机制

 

4. 美国与东西方冷战(主题4:冷战中的美国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425室)

主持人:王金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评论人:孟庆龙(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发言人:赵学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威慑的困境:核武器与美国对1958年台海危机的政策

李  昀(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副教授):马歇尔计划时期美国对西欧的文化宣传

高艳杰(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助理教授):肯尼迪政府对“西伊里安争端”的政策(1961-1962)

高文知(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讲师):CIAKGB在柏林的争斗(1945-1961——以解密档案为参考

乔晶花(上海大学历史系 硕士研究生):冷战中的合作——北约现代社会挑战委员会与全球环境治理

 

 

5. 环境与经济(主题5:环境与其他相关问题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416室)

主持人:徐再荣(《世界历史》编辑)

评论人:侯  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副教授)

发言人:滕海键(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从环境史角度解释特纳之“边疆学说”

高国荣(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环境史视野下的灾害史研究

 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家与军事环境史——以约翰·麦克尼尔为例

丁见民(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中心副教授):传染疾病与美国早期土著社会的变迁

李  晶(厦门大学历史系美国史专业 博士研究生)19世纪80年代美国南太平洋铁路与南加州房地产开发

 

9:50—10:10 茶歇

 

10:10—12:00  小组讨论

1. 移民与美国国家安全(主题1:美国与移民问题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610室)

主持人:潘迎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评论人:原祖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发言人:陈奕平、尹蒙蒙(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 副院长、教授;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世界史专业 硕士研究生):外来移民与美国国家安全:基于二战以来历史个案的分析

王学东(中山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中国崛起背景下第二代美籍华人对中国经济治理模式认知的转变

唐慧云(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美国最高法院与非法移民问题

吴  雪(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 讲师):试9.11事件后美国移民政策改革

张燕军(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博士后):美国科普特人研究

 

2. 移民与美国文化(主题1:美国与移民问题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616室)

主持人:黄安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评论人:孙有中(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 教授、院长)

发言人:胡  雨(四川绵阳: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副教授):比较视野下的穆斯林移民和宗教多元性——以西欧与美国为例

周莉萍(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移民与美国多元文化政策探析

刘贤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系西方文化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美国移民心理认知机制研究

李  敏(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博士研究生):美国学界的爱尔兰裔移民同化史(1840s-1910s)研究

郭  丹(暨南大学历史系 硕士研究生):浅析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

 

3. 移民制度与政策(主题1:美国与移民问题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428室)

主持人:胡国成(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评论人:梁茂信(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发言人:韩庆娜(青岛大学法学院国际关系系 副教授/系主任):新干涉主义视角下美国对海地非法移民政策的困境

侯  波(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讲师):优生与排外:早期优生学20世纪初美国移民限制政策的形成

韩  玲(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讲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美国学界移民政策史研究述评

杨长云(江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副教授):移民与美国20世纪初的城市改革

王贻胜(上海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变动社会中的政策选择——美国机动车管制的源起与发展

 

4. 美国社会(主题2美国社会、经济与文化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416

主持人:石庆环(辽宁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院长)

评论人:赵志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副院长)

发言人:徐再荣(《世界历史》副主编):历史视野中的美国彩票业与公益事业

谢文玉(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大卫·霍洛维兹与1960年代学生运

胡晓进(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研究中心 副教授):“科学”、法律与身体控制——美国历史上的优生运动1907-1939

周余祥(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讲师):柯立芝繁荣时期美国社会问题研究——以劳工角色问题为中心

 琇(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简述德国历史学习明纳尔对美国大学建立初期历史学专业化的影响

 

 

5. 全球视野中的美国外交(主题3:美国政治与外交  地点: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425室)

主持人:陈海宏(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评论人:白建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发言人:金卫星(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论析

       孟庆龙(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研究员):美国对中印边界争端态度的变化

 宣(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美国新闻媒体对外交决策影响研究刍议

施爱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20118月以来的美国对缅甸政策析评

史澎海(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副教授):美国隐蔽行动战略与中东“颜色革命”

 婧(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人文学院讲师):美国对中国网络战能力的评估与对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785040.html

上一篇: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健德桥西段略影
下一篇:香山公园东门附近掠影
收藏 IP: 1.202.24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