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爱的木棉花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4月1日发布
有介绍说:“木棉花是南方的特产,是广州市、高雄市以及攀枝花市的市花。五片拥有强劲曲线的花瓣,包围一束绵密的黄色花蕊,收束于紧实的花托,一朵朵都有饭碗那么大,迎着阳春自树顶端向下蔓延。木棉花又称英雄花,连它的坠落也分外的豪气,从树上落下的时候,在空中仍保持原状,一路旋转而下,然后“啪”一声落到地上。树下落英纷陈,花不褪色、不萎靡,很英雄地道别尘世。”在广州、江门、深圳我们所到之处,经常看到木棉花。在深圳华侨城的几天,我特别留意木棉花落下的动人情景,还选了几朵落下的木棉花带回北京。
下面的照片13张是随机拍摄的,另一张是放在北京家中的木棉花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木棉花
木棉花是南方的特产,是广州市、高雄市以及攀枝花市的市花。五片拥有强劲曲线的花瓣,包围一束绵密的黄色花蕊,收束于紧实的花托,一朵朵都有饭碗那么大,迎着阳春自树顶端向下蔓延。木棉花又称英雄花,连它的坠落也分外的豪气,从树上落下的时候,在空中仍保持原状,一路旋转而下,然后“啪”一声落到地上。树下落英纷陈,花不褪色、不萎靡,很英雄地道别尘世。
中文学名
木棉花
拉丁学名
Bombax ceiba
别 称
斑芝树,英雄树,攀枝花,吉贝,烽火
二名法
Bombax ceiba
界
植物界
门
纲
目
科
木棉科
属
种
木棉 B. ceiba
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5m。树干直立有明显瘤刺;掌状复叶互生,叶柄很长;早春先叶开花,花簇生于枝端,花冠红色或橙红色,直径约300px,花瓣有5瓣,肉质,椭圆状倒卵形,
长约225px,外弯,边缘内卷,两面均被星状柔毛;雄蕊多数,合生成管,排成3轮,最外轮集生为5束;蒴果甚大,木质,呈长圆形,可达375px,成熟后会自动裂开,里头充满了棉絮,棉毛可做枕头、棉被、十字绣棉花等填充材料。种子多数,倒卵形,黑色,光滑,藏于白色毛内。木棉外观多变化: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四季展现不同的风情,令人赞叹。花桔红色,每年2~3月树叶落光后进入花期,然后长叶。
属热带树种,喜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耐寒力较低,遇长期5~8℃的低温,枝条受冷害,忌霜冻,华南南部的广州、南宁等地,正常年份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寒冷年份有冻害,华南北部以至华北的广大地区,只能盆栽,冬季移入温棚或室内,室温不宜低于10℃,喜光,不耐荫蔽,耐烈日高温
,宜种植于阳光充足处。
对土壤的要求不苛刻,沙质土或粘重土均宜,喜酸性土,较耐干旱,亦稍耐水湿,对肥力的要求不甚高,一般肥力中等、磷钾肥较高的土壤,开花繁茂,色泽亦鲜艳,水分充足,氮肥较高的土壤枝叶繁茂,开花亦较多,但色泽欠鲜艳,种植时宜施腐熟饼肥或垃圾作基肥,花前及开花盛期,追施磷钾肥,树形不甚美观,但具萌芽性,管理中可用截干或修枝整形,促使树冠丰满,也可3~5株种植于一处,以提高观赏效果。[1]
原产地树木的原产地不详,但很可能源自印度。它随着移民被广泛种
植于华南、台湾、中印半岛及南洋群岛。根据中国的古籍记载,南越王赵佗曾在公元前2世纪向汉室天朝献上木棉树一株。木棉花还分白色木棉花和红色木棉花。
中国的广州、珠海、昆明、深圳、福州、厦门等地都有种植。特别是广州、厦门满街都种有木棉花做为行道树。每年元宵节刚过,木棉树就开始开花。[1]
木棉陈皮粥
健脾祛湿,凉血止血,润肺止咳。
木棉三花饮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木棉鲫鱼汤
健脾养胃,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木棉虾仁豆腐
清热利湿,解郁除烦。木棉花有清热利湿之功能,豆腐能解热除烦,竹笋能润肠,与虾仁、火腿、鸡汤共煨,不但气香味美,而且更增加清热利湿和凉血之功效。豆腐中的异黄酮还有抗氧化和防衰老作用。
木棉菌菇
清热凉血,健脾。
煲木棉靓汤
祛湿利水,健脾舒肝。木棉花常为广东民间祛湿的好食材,,既有祛湿功效,又平和清润,最宜初春之用。
花朵全长5~8厘米,干时皱缩,呈不规则的块状,多不具子房和花柄。[2]
木棉的根、茎抽取物可用做收敛剂、镇痛剂等,它的汁液可用以治疗痢疾,它的根皮、茎皮和刺,磨成粉制成药膏可用来治疗粉刺。据说,每逢木棉花开,村里有不少老人、小孩,见有花坠落便拾起,然后晒干,可以用来泡茶、煲汤、入药。
民间药方
治痢疾
治赤白痢疾
治湿热下痢
治妇女月内风
治胃痛
治便后下血
治痹症
烽火源自于南越王赵佗,他以满树红花似烽光而得名;古贝源自于梵语Ka
rpassa的音译;吉贝相信源自于南洋土语Ceiba的音译,此名称原指爪哇木棉Ceiba Pentandra因形状相似故而混淆;琼枝之名则指木棉于海南(琼)岛生长的树木因而得名。
木棉树的花呈鲜红色,就像用英雄的鲜血染成的,故被称之为英雄树。
珍惜你身边的人,珍惜你眼前的幸福。
木棉花现为广东省广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台湾省高雄市的市花。花园酒店、中国南方航空、广州电视台使用的标志有木棉花的图案,而广东电视台过往也曾使用木棉花标志。
传说五指山有位黎族老英雄名叫吉贝,常常带领人民打败异族的侵犯。一次因叛徒告密,老英雄被捕,敌人将他绑在木棉树上严刑拷打,老
英雄威武不屈,最后被残忍杀害。后来老英雄化作一株株木棉树,所以木棉树叫“吉贝”,以纪念这位民族老英雄。那么英雄树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那,你看下它的树身,高大自立的树干上长满刺瘤,不准闲杂人等乱爬,树枝轮生平伸,像是向天空宣告主权,开花时没叶子,花掉光后再生叶子,真有气魄,所以,又有“英雄树”的美称。不过最早称木棉为英雄的是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自此之后人们就称木棉花树为英雄树了。而木棉花另一个名字的来由就较象形了——木棉花谢了之后,结出了棉絮,棉絮系结在大树上的。树上的棉花,所以叫木棉花。木棉,南国特有的木中豪杰:树形挺拔,木质坚韧;花开时火红热烈无需丝毫绿叶的衬托,花期一过绝然落土不容半点凋零的颓势,花朵入食却又能清热解毒给人温淳的关怀。
6栽培技术编辑
用播种、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开裂前采集,种子发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随采随播,也可用湿沙短期贮藏,条播,覆土50px,平均气温20℃以上,一般4~5d可出齐苗;扦插多在2~3月或雨季进行,用长80~2500px,横径1~50px 的大枝;插入苗床10~375px深,经常保持床上湿润;分株是自母株根部萌蘖,连一段母根和须根截断分栽更易成活。
在攀枝花市地区,木棉种子4~5月成熟即可采收。由于种子含油量高,易变
坏丧失萌发力,一般要求采后当年及时播种。苗床育苗采用条播和撒播,条播的行距500px,深125px,沟内点播种子。覆土50px,表土盖草;播后6~7d 开始发芽,13~15d基本出齐。幼苗出土后及时松土除草,并适当间苗除草,注意病虫害防治。幼苗高4~125px,有初生叶2片以上时;可移入营养袋,苗高1000px左右可移植培育大苗。当苗胸径有1m~2875px时即可嫁接。
在攀枝花地区,宜选2~3月份和6~7月份嫁接木棉。2~3月份气温回升快,木棉开始萌动抽梢,此时嫁接易于成活。4~5月气温高,易导致接穗干枯。6~7月份是攀枝花地区雨季较集中时期,气温有所下降,嫁接时应避开雨天。
从已开花的木棉母树上选择两年生的生长健壮、充实、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当年未花枝条作接穗。要求所选的接穗径粗介于4.25px~30px,芽眼间距1~50px。采集的取穗条要立即剪去叶片,以减少枝条的水分散失,并将枝条用湿毛巾裹放于阴凉处,最好随采随用。接穗需要贮藏数日时可将其两端用石蜡封口埋于沙床,覆盖沙层厚100px~150px,并注意保湿通风。
木棉嫁接时采用单芽切接较好,试验发现无论接穗留几个芽,当第1个芽萌动抽梢后,,其余芽眼萌发均受到抑制。嫁接时先削取接穗,方法是:在接穗上选定一饱满芽,并在反面下端3.75px处起刀削微带或不带木质部的长度为1.5~50px的平面,在反面削45°的斜断面,在芽上端25px处截断,接穗长度100px。对砧木苗要求在离地高15 cm处剪砧,在砧木平滑面纵切一刀,长度2875px~2m,微带木质部为宜,把削好的接穗插入嫁接口,使两边形成层对齐密接,接穗上端露白。最后用塑料薄膜带由下而上捆扎密实,接穗芽眼处只包扎一层嫁接膜,易于嫁接成活后自动破膜。
补接
嫁接10~15d后即可检查成活情况。芽体呈新鲜状态,轻触叶柄即落表明成活;接穗变褐、叶柄不易脱落、手捏接穗变软表明嫁接未成活,应立即进行补接。
松带
嫁接成活后让接穗芽眼自动破膜。嫁接新芽萌动较慢,起初抽生的数片新叶都
是粉红色,大约过2周~3周后叶色开始转为嫩绿并展开;当幼叶完全转绿展平后即可松去包扎的塑料膜带,以免影响新梢生长。但不能立即对嫁接口愈合处解绑,以保护接穗免受破坏。
除萌蘖
对嫁接成活的苗木,要随时除去砧木上的萌芽,以便养分集中供给已经嫁接成活的新梢。
其它管理
及时中耕除杂草和合理浇水,强调薄肥勤施,重氮肥。新梢多受叶甲类和尺蛾类植食昆虫危害,如桤木叶甲、黄连木尺蛾幼虫等。当少量危害时可人工捕杀,危害面积较大时采用化学防治:常选用80%敌敌畏或50%杀螟松8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800~1000 倍液,80%杀虫脒1000倍液等。
词条图册
http://www.baidu.com/#wd=%E6%9C%A8%E6%A3%89%E8%8A%B1&rsv_bp=0&tn=baidu&rsv_spt=3&ie=utf-8&rsv_sug3=6&rsv_sug4=263&rsv_sug1=5&f=3&rsp=0&inputT=183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