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记住9月3日和12月13日两个重要日子

已有 6111 次阅读 2014-2-26 10:11 |个人分类:国内所见所闻(10-11)|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记住, 9月3日和12月13日, 两个重要日子

记住9月3日和12月13日两个重要日子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2月26日发布


9月3日将成为为中国人民抗日抗战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将成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是昨天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中确定的。

决定草案说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作出决定,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集中反映中国人民的意志,使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十分必要的。这个决定是为了更好地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人们,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的说明指出,19371213,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制定本决定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笔者以为,纪念日和公祭日的确定将使中国人民在振兴中华的现代化进程中, 不忘历史,不忘死难同胞,不忘外患,警钟长鸣。在甲午战争120周年即将到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在日本右翼势力否定战争罪责加快修改日本和平宪法之际,,纪念日和公祭日的确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

中国拟将12月13日设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40225 19:02
来源:新华网

12349101112

高清图集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2014年)24报道,日本广播协会(NHK)经营委员百田尚树(2014年)23在街头演讲中公开声称,不存在南京大屠杀。然而根据美国耶鲁大学以及二战时日本随军记[详细]

新华社快讯:据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消息,我国拟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拟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02-25 18:59:52)

新华社北京225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5日下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

受委员长会议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就这两个决定草案向会议作了说明。

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的说明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作出决定,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集中反映中国人民的意志,使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十分必要的。

说明强调,制定本决定是为了更好地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人们,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关于纪念日日期的确定,草案延续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国务院关于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9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的说明指出,19371213,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说明强调,制定本决定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决定草案1213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完)

独家策划:

·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国际惯例

新闻解读: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何设在93日?

相关报道: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容中国击毙日军将官名单入馆

延伸阅读:

·盘点:曾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日本前首相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4_02/25/34174898_0.shtml

 

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国际惯例

网友评论()2014.02.25 总第08期 作者:兰台

引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将每年的12月13号,也就是南京大屠杀同胞的遇难日上升为国家公祭日。这一行为实际上是符合国际上一系列的做法的。在这里兰台就给大家聊一聊国际上的类似纪念日。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资料图

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127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为镇压异己和推行种族主义政策,在国内和被占领国共修建了1000多座集中营,残忍地杀害了数百万人,记录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修建的最大的集中营,位于波兰南部奥斯威辛市附近。德国纳粹在这里监禁过数百万人,并屠杀了其中的110多万人,受害者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奥斯威辛集中营因此也被称为死亡工厂

1945127,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为铭记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惨痛教训,记录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等许多国家都将这一天定为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

2005111,第60届联大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由104个国家共同提交的一项决议草案,决定将每年的127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决议通过后,联合国秘书长说这特殊的一天是提醒世人牢记大屠杀的普遍教训的重要日子,对这一独特的罪恶,不能简单地让它成为历史并遗忘。这项决议反对任何否定纳粹大屠杀历史事实的做法,要求所有国家教育并帮助下一代了解有关种族屠杀的罪行,妥善保存包括纳粹集中营在内的大屠杀遗址等。当天,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表声明说,联大的这一决定有助于国际社会牢记种族大屠杀惨剧并吸取教训,提醒国际社会防止种族屠杀的悲剧重演。20071月,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谴责任何否定纳粹大屠杀历史事实的做法。

除了联合国规定的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之外,还有不少国家拥有自己的类似纪念日。

以色列的以色列大屠杀纪念日

19391945年间,共有大约600万犹太人遭纳粹杀害,几乎相当于现在以色列全国人口总数。二战结束后,大约25万大屠杀幸存者来到以色列。

为了纪念大屠杀中的死难者,以色列大屠杀纪念日定于每年犹太历尼桑月27日(公历4月末或五月初)。这一天以色列全国悼念惨遭纳粹毒手的六百万犹太人,并纪念勇敢抵抗纳粹屠杀的犹太英雄。1951年以色列首次举行大屠杀纪念日活动,该节日在1959年正式通过立法。法律规定,从大屠杀纪念日前夕至第二天晚上,全国所有娱乐场所、包括餐厅和咖啡馆均需关闭。全国境内都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而主要的国家纪念活动则在大屠杀纪念馆中举行。纪念日当天上午十点,以色列全国各地汽笛鸣响1分钟。全国下半旗,所有电视台和电台节目均全情报道相关纪念活动。

尽管亲历大屠杀的犹太人在以色列已经为数不多,但这段历史仍是犹太人心中永远的痛。为了更好地记录历史、教育后代,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新馆于今年20053月落成。工程师们将这座整体呈三角形的建筑几乎全部建于地下。纪念馆的三分之一穿过山体,悬在半空,地面上只露出狭窄的强化玻璃尖顶,这是纪念馆唯一的自然光源,阳光从上而下惨淡地映射到馆内,营造出死亡集中营的阴暗和冰冷气氛。纪念馆捐助人之一、加拿大犹太老人格拉斯曼说:大屠杀永远都不应被遗忘。为了后代和未来,我们应该学会回忆。

波兰的“卡廷事件”遇难者纪念日

1939年9月1日德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闪电战突袭波兰西部。半个月后,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指导”下,苏联军队从东线进入波兰,轻松地将波兰东部地区的23万名军警、官员和各类人群俘获。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后,在1943年春,德国为修复斯摩棱斯克及其附近的铁路时挖到一大片埋着许多军官、士兵和其他人的坟冢和壕沟。德军发现这些官兵是波兰人。经过法医鉴定,这些被埋官兵的后脑处大多带有弹孔。德国随即组织了一个“国际委员会”进行调查,他们的结论是——上万名波兰人在1940年的春天被苏联集体屠杀。苏联迅速作出官方回应,指责德国嫁祸于人,并怀疑事件是德军在1941年占领此地后所为,试图利用这一宣传战伎俩来瓦解苏联和西方的关系。英国和美国在二战期间没有对苏联方面的说法提出任何异议。但在伦敦流亡的波兰政府却要求国际权威机构彻底调查此事。在波兰流亡政府对此表态10天后,苏联正式断绝了和该政府的关系。此后,这件事一直是苏联和波兰两国关系中的禁忌。

1990年4月,时任波兰总统的雅鲁泽尔斯基访苏,苏方的官方通讯社塔斯社首次承认,卡廷事件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并向波兰递交了一份档案。不过有关这一事件最秘密的档案却没有在当时公开。直到1992年10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才派特使、国家档案馆馆长鲁道尔夫•皮霍亚前往波兰首都华沙,向时任波兰总统瓦文萨递交了所有秘密档案的副本。这时“卡廷事件”才真正大白于天下。

根据获得的档案资料证实,被当时苏联军队杀害的波兰人不仅是军人,还包括政治家、科学家、工程师、作家、艺术家等,很多人都可算是当时波兰的精英。2007年波兰将每年4月13日定为“卡廷事件”遇难者纪念日。

日本的广岛、长期“原爆”纪念日

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每年的8月6日和9日都会举行原子弹爆炸受害者的慰灵仪式和祈求世界和平的纪念仪式。广岛和平纪念仪式源自1947年,当时的日本是在联军占领之下。1950年的时候,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联合国军总司令(GHQ)向日本施加压力,要求中止纪念仪式。

此后,日本开始决定每年在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举行“广岛市原爆死亡者慰灵仪式暨和平祈念仪式”。从1971年开始,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也会每年出席这个仪式。每一年,市长都会做废除核武器并祈求实现世界永久和平愿望的“广岛之心”讲话,这个宣言将会传送给世界各国。

长崎的和平祈念仪式是从1948年经联合国军总司令(GHQ)允许而进行的。现在,原子弹爆炸地中间即长崎市的和平公园会场举行,和广岛的仪式一样,人们都会在原子弹爆炸的那一刻进行默哀,然后由市长进行和平宣言的讲话,发誓要保卫和平。

仅以2013年长崎原爆纪念日讲话为例,那一年纪念仪式的和平宣言是“回到现场”。在那一年的纪念,由田上市长在和平宣言里指出“核爆是背叛了世界的期待”“要认识现在核武器的使用状况”。

坚持反核运动的长崎亲历者山口仙二在仪式上举行演讲。

该仪式有约5800人参加,包含了印度人等共44个国家的代表。在仪式上,供奉了在去年一年里逝世的3404位亲历者的名单,长崎原爆亲历者逝世人数已经达到了16万2083人。

因此,为不幸遇难的本国同胞设立类似“国家公祭日”的纪念日,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通行的常见行为。大可不必对此做过度解读。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jieshi/special/guojiagongjiri/#pageTop

人大代表:希望国家领导人出席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公祭

20140226 04:14
来源:新京报作者:林野

9274人参与315评论

全国人大代表邹建平曾三次提交议案,建议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祭日举行国家公祭昨日,全国人大审议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决定草案和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定草案,引发强烈关注。得

全国人大代表邹建平曾三次提交议案,建议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祭日举行国家公祭

昨日,全国人大审议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决定草案和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定草案,引发强烈关注。得知这一消息,全国人大代表邹建平和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赵龙都感到非常高兴。

之所以高兴是因为他们多年的呼吁关注的话题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

20123月,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院长邹建平,第三次递交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议案: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祭日举行国家公祭。

昨天,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邹建平说,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进行国家公祭,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声音,同时也是对民众的警醒,体现全国上下对逝去生命的尊重,同时又是加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力量。

赵龙早在2005年就提交同样的提案,呼吁每年1213日举行国家公祭,由国家领导人参与公祭活动,同时还建议把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升格为国家级纪念馆,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2年两会,赵龙再次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升格为国家级纪念馆,并申报世界警示性文化遗产。

昨天,赵龙对记者表示,虽然时隔九年,但相对于公祭日所具有的深远历史意义,九年并不算长。

地方行为升级为国家行为

新京报:全国人大审议决定草案,有可能将以立法形式来确定公祭日,你听到这个消息有什么感受?

邹建平:我内心非常欣慰,这个应该要变成国家公祭。现在既然国家已经在做了,我觉得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新京报:有益体现在哪些方面?

邹建平:之前就有很多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但更多的仅仅是南京市的一种地方行为。现在把这种纪念升级成一种国家的行为,发出的等于是国家的声音,对公民来说,是一种警醒,让大家牢记那段悲惨岁月不仅是南京一个城市的灾难,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剧和灾难。

此外,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耻辱日来称呼这个日子,现在把它改掉,情感上大家不会再那么压抑。以前都认为南京是一个悲情城市,原来的纪念活动是一种比较纯粹的哀悼,整个气氛是比较悲伤的。我认为现在的公祭除了怀念那些死难者,还可以借此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牢记历史、捍卫和平的决心。

还有就是对生命的敬畏,无论是对活着的人还是对死去的人。这种活动能让大家感到一个民族对生命的珍重和敬畏,以及不忘却死者的情怀。

希望至少一位国家领导人出席

新京报:我们注意到你很早之前就有这方面的呼吁,为什么提议设置南京大屠杀公祭日?

邹建平:一方面,我是南京市人,而大屠杀就发生在南京,每年的纪念活动也都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也认为这些活动层次还不够高,所以他也希望我能够把这个议案带到人大上去。我跟他一拍即合,便做出了这个呼吁。因为这种活动确定为国家公祭之后,它意味着对生命的敬畏,这对一个民族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价值观。

每年有一次活动来纪念这些死难者对一个曾经饱受侵略苦难的国家是很重要的。

另外,我在高校工作,每年都会通知和安排一部分人去参加大屠杀纪念活动,有的时候我也参加。但是每年汽笛和警报拉响的时候,我都会听到,所有的南京人都会听到。

我想很多普通群众每年到那个时候,感觉都一致,那就是历史不该被忘记,作为人大代表我有这个义务来传达民众的声音。

新京报:当时你在议案里对出席领导的级别也做了说明?

邹建平:是的,国家领导人各方面工作很繁忙,不是非常有把握他们能不能出席,所以我当时建议至少能够有一位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或全国政协副主席出席。因为既然是国家公祭,希望至少要有一位国家领导人出席。

原本今年还要提,现在不用了

新京报:议案提交后,得到了怎样的反馈?

邹建平:全国人大一直没有完全采纳,但是认为我的这个想法很好,会认真地研究,看看有没有可行性。

新京报:何时得知提议会有实质性进展?

邹建平:议案没有收到明确的答复,只是江苏省人大传递给我一个信息说,可能被采纳。

新京报:接下来您还会为纪念南京大屠杀做些什么?

邹建平:年前我和朱成山馆长商量会在今年两会期间再提一个议案,即把93确立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举办一些纪念活动。

我原打算今年两会上将提交这个议案,材料都已经全部准备好了。

这个消息出来后,我和朱馆长都非常高兴,同时也觉得非常巧,这样今年就不用提这个议案了。

国外一些二战纪念馆是国家级

新京报: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好像还不够快?

邹建平:是这样的,像一些和二战有关的惨案,比如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等,它们的纪念馆不但是国家级的,而且已经申报了世界记忆遗产,并且每年举行国家公祭。

南京大屠杀国际社会早有定论,所以这次全国人大审议决定草案是个信号,进一步明确历史真相,在更深的层面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悼。

新京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那边会有哪些进一步动作?

邹建平:我注意到这几年一直在扩大面积,今年上半年有一些新的地方会完工。如果作为公祭的场所,我想还会有进一步的计划。只要国家公祭确定下来了,扩充、改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我认为是不成问题的。现在他们已经有这样的想法了,而且已经在做了。

新京报记者林野

我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我那苦命的爸爸,告慰他的在天之灵。(侵华日军)根本不是人,往父亲身上戳了好多刀。如今国家将设立国家公祭日,这样的决定太好了,这对我们这些经历了那场灾难的幸存者来说,是个重大的安慰,我们非常拥护。

——83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津

这是国家强大的表现,举行国家公祭,就是要告诉所有的人,那段地狱般的历史是不容忘却的。4个亲人被侵华日军残忍杀害,这种心灵上的创伤伴随了我一生。每当这个日子,我都会想念亲人,痛恨日本兵。这样苦难的历史一定不能重演。

——90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杨翠英

设立国家公祭日,表明国家对这段历史的重视,既是对死难者的尊重,也是对世人的警示。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与否定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做斗争,为维护历史公正而努力。尽管我现在年龄大了,但只要身体允许,我依然会坚持下去!

——85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4_02/26/34182507_0.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771113.html

上一篇:今天上午的时间到哪里去了?
下一篇: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收藏 IP: 1.202.241.*| 热度|

1 吕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