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医护人员鲍恩典目睹日寇南京大屠杀的日记被发现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2月9日发布
《南京晨报》2014年2月8日第A08版,发表柳辉艳 戚在兵文章《“日军开始抢劫,很多人被枪杀了”》,文章说:
“日军开始冲进我们的房子里抢劫”,“很多人被带走枪杀了。其他人被迫服劳役。所有人都万分恐惧,不敢到街上。”“(我们)挖沟掩埋了20多具尸体,我们无法在白天掩埋尸体。”近日,南京鼓楼医院1892楼院史纪念馆展出了南京大屠杀的又一证据——鲍恩典日记,向参观者讲述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历史不容篡改。这本日记是用英文打字机打印的,是鲍恩典女士在1937年-1941年期间写下的,其中记录了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据鼓楼医院专家介绍,发现这本日记非常的偶然。2006年前后,为筹建院史纪念馆,医院派人赴美国搜集院史资料。在美国纳什维尔的一家教会档案馆里,发现了曾在鼓楼医院工作过的鲍恩典女士的名字,并与她曾经工作过的教会取得联系,得知老人晚年生活在侄子家。就这样,找到了她的侄子瑞恩先生。
当瑞恩先生明白鼓楼医院专家的来意后,将鼓楼医院的工作人员带去整理鲍恩典的遗物,他们在遗物中无意发现了这本日记,里面真实地记载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而鲍恩典女士的家人并不知道日记中记载的内容,也是第一次知道鲍恩典在中国的故事。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大屠杀。当年,鼓楼医院被划为国际安全区,救治了许多被侵华日军烧杀、凌辱的伤兵和百姓。曾在该院工作的外籍医务人员鲍恩典女士亲身经历和目睹了那场残无人道的浩劫,并记录下她的所见所闻。
12月22日,星期二,她在日记中写道:“……中午时分,有两个严重烧伤的病人……他们两个是大约一百到一百四十多人中的幸运者,那么多人曾被赶到一个篱笆中,然后浇上汽油火烧。他们烧伤的情况简直无法想象……鲍博进来告诉我。他难过得反胃。如此邪恶怎么会存在?”“日军开始冲进我们的房子里抢劫”,“……很多人被带走枪杀了。其他人被迫服劳役。所有人都万分恐惧,不敢到街上。”“(我们)挖沟掩埋了20多具尸体,我们无法在白天掩埋尸体。”…………大屠杀期间,鲍恩典女士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大量日军的暴行。
无数已经公布的文献资料和国际法庭审判判决书,不断披露的文献资料和新发现的文献资料,都无可辩驳地说明南京大屠杀是千真万确的。日本右翼集团掩盖和否认南京大屠杀,只能暴露否定二战侵略和反人类罪行的卑劣图谋。
照片12张是从该报和网上下载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美国日记控诉南京日军:将140人浇汽油活烧只生还2人
2014年02月09日 12:59
来源:南京晨报作者:柳辉艳戚在兵
00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2014年)2月4日报道,日本广播协会(NHK)经营委员百田尚树(2014年)2月3日在街头演讲中公开声称,不存在南京大屠杀。然而根据美国耶鲁大学以及二战时日本随军记…[详细]
“……中午时分,有两个严重烧伤的病人……他们两个是大约一百到一百四十多人中的幸运者,那么多人曾被赶到一个篱笆中,然后浇上汽油火烧。
核心提示:12月22日,星期二,她在日记中写道:“……中午时分,有两个严重烧伤的病人……他们两个是大约一百到一百四十多人中的幸运者,那么多人曾被赶到一个篱笆中,然后浇上汽油火烧。”
本文摘自:《南京晨报》2014年2月8日第A08版,作者:柳辉艳戚在兵,原题:《“日军开始抢劫,很多人被枪杀了”》
“日军开始冲进我们的房子里抢劫”,“很多人被带走枪杀了。其他人被迫服劳役。所有人都万分恐惧,不敢到街上。”“(我们)挖沟掩埋了20多具尸体,我们无法在白天掩埋尸体。”近日,南京鼓楼医院1892楼院史纪念馆展出了南京大屠杀的又一证据——鲍恩典日记,向参观者讲述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历史不容篡改。
意外发现鲍恩典日记
在鼓楼医院历史纪念馆里,放置在透明玻璃橱窗里的日记已经泛黄,这本日记是用英文打字机打印的,是鲍恩典女士在1937年-1941年期间写下的,其中记录了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据鼓楼医院专家介绍,发现这本日记非常的偶然。2006年前后,为筹建院史纪念馆,医院派人赴美国搜集院史资料。在美国纳什维尔的一家教会档案馆里,发现了曾在鼓楼医院工作过的鲍恩典女士的名字,并与她曾经工作过的教会取得联系,得知老人晚年生活在侄子家。就这样,找到了她的侄子瑞恩先生。
当瑞恩先生明白鼓楼医院专家的来意后,将鼓楼医院的工作人员带去整理鲍恩典的遗物,他们在遗物中无意发现了这本日记,里面真实地记载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而鲍恩典女士的家人并不知道日记中记载的内容,也是第一次知道鲍恩典在中国的故事。
战时日记记录历史浩劫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大屠杀。当年,鼓楼医院被划为国际安全区,救治了许多被侵华日军烧杀、凌辱的伤兵和百姓。曾在该院工作的外籍医务人员鲍恩典女士亲身经历和目睹了那场残无人道的浩劫,并记录下她的所见所闻。
12月22日,星期二,她在日记中写道:“……中午时分,有两个严重烧伤的病人……他们两个是大约一百到一百四十多人中的幸运者,那么多人曾被赶到一个篱笆中,然后浇上汽油火烧。他们烧伤的情况简直无法想象……鲍博进来告诉我。他难过得反胃。如此邪恶怎么会存在?”
“日军开始冲进我们的房子里抢劫”,“……很多人被带走枪杀了。其他人被迫服劳役。所有人都万分恐惧,不敢到街上。”“(我们)挖沟掩埋了20多具尸体,我们无法在白天掩埋尸体。”…………大屠杀期间,鲍恩典女士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大量日军的暴行。
日记与锦旗复制品珍藏于院内
据鼓楼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鲍恩典女士在1919年-1941年间担任鼓楼医院检验科主任,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她是国际救援协会的一名成员。在大撤退的时候,她拒绝离开南京,夜以继日地救治病人和伤员。她亲眼目睹了那场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并记录了当年那场灾难。
这本珍贵的日记一直被鲍恩典女士的侄子和侄媳细心保存。2006年3月,鼓楼医院的工作人员几经周折,终于把这本日记带回中国。由于鲍恩典女士对中国人民的无私奉献,当时的相关部门颁了一枚紫玉勋章给她,予以表彰。此外,被救难民代表也特地赠送给鲍恩典女士一面“慈善为怀”的绸缎锦旗。
如今,这本日记和勋章和难民代表送给鲍恩典女士的锦旗的复制品一道,都已在馆内展出,成为那段历史的一个无声见证。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jindaishi/detail_2014_02/09/33633529_0.shtml
| ||||
晨报讯(通讯员 柳辉艳 记者 戚在兵)“日军开始冲进我们的房子里抢劫”,“很多人被带走枪杀了。其他人被迫服劳役。所有人都万分恐惧,不敢到街上。”“(我们)挖沟掩埋了20多具尸体,我们无法在白天掩埋尸体。”近日,南京鼓楼医院1892楼院史纪念馆展出了南京大屠杀的又一证据——鲍恩典日记,向参观者讲述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历史不容篡改。 意外发现鲍恩典日记 在鼓楼医院历史纪念馆里,放置在透明玻璃橱窗里的日记已经泛黄,这本日记是用英文打字机打印的,是鲍恩典女士在1937年-1941年期间写下的,其中记录了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据鼓楼医院专家介绍,发现这本日记非常的偶然。2006年前后,为筹建院史纪念馆,医院派人赴美国搜集院史资料。在美国纳什维尔的一家教会档案馆里,发现了曾在鼓楼医院工作过的鲍恩典女士的名字,并与她曾经工作过的教会取得联系,得知老人晚年生活在侄子家。就这样,找到了她的侄子瑞恩先生。 当瑞恩先生明白鼓楼医院专家的来意后,将鼓楼医院的工作人员带去整理鲍恩典的遗物,他们在遗物中无意发现了这本日记,里面真实地记载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而鲍恩典女士的家人并不知道日记中记载的内容,也是第一次知道鲍恩典在中国的故事。 战时日记记录历史浩劫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大屠杀。当年,鼓楼医院被划为国际安全区,救治了许多被侵华日军烧杀、凌辱的伤兵和百姓。曾在该院工作的外籍医务人员鲍恩典女士亲身经历和目睹了那场残无人道的浩劫,并记录下她的所见所闻。 12月22日,星期二,她在日记中写道:“……中午时分,有两个严重烧伤的病人……他们两个是大约一百到一百四十多人中的幸运者,那么多人曾被赶到一个篱笆中,然后浇上汽油火烧。他们烧伤的情况简直无法想象……鲍博进来告诉我。他难过得反胃。如此邪恶怎么会存在?” “日军开始冲进我们的房子里抢劫”,“……很多人被带走枪杀了。其他人被迫服劳役。所有人都万分恐惧,不敢到街上。”“(我们)挖沟掩埋了20多具尸体,我们无法在白天掩埋尸体。”…………大屠杀期间,鲍恩典女士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大量日军的暴行。 日记与锦旗复制品珍藏于院内 据鼓楼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鲍恩典女士在1919年-1941年间担任鼓楼医院检验科主任,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她是国际救援协会的一名成员。在大撤退的时候,她拒绝离开南京,夜以继日地救治病人和伤员。她亲眼目睹了那场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并记录了当年那场灾难。 这本珍贵的日记一直被鲍恩典女士的侄子和侄媳细心保存。2006年3月,鼓楼医院的工作人员几经周折,终于把这本日记带回中国。由于鲍恩典女士对中国人民的无私奉献,当时的相关部门颁了一枚紫玉勋章给她,予以表彰。此外,被救难民代表也特地赠送给鲍恩典女士一面“慈善为怀”的绸缎锦旗。 如今,这本日记和勋章和难民代表送给鲍恩典女士的锦旗的复制品一道,都已在馆内展出,成为那段历史的一个无声见证。 |
http://njcb.jschina.com.cn/mp3/html/2014-02/08/content_947416.ht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1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