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叶卡捷琳娜宫内景一瞥(三)

已有 2380 次阅读 2013-8-14 16:28 |个人分类:摄影图片集锦(10-11)|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内景一瞥, 叶卡捷琳娜宫

叶卡捷琳娜宫内景一瞥(三)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8月14日发布

要知道沙俄的统治者们何等的奢侈,就看叶卡捷琳娜宫,这个宫殿是沙皇用黄金贴造出来的,她露富、显贵于外表,使得克林姆林宫也甘拜下风。

6月26日下午,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叶卡捷琳娜宫,在参观外景后按照规定时间进入内宫参观,分(一)26张,(二)26张,(三)27张。此外,网有可以对照随后发布的许令仪老师转来的叶卡捷琳娜宫的全景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叶卡捷琳娜宫

 

叶卡捷林娜宫又称皇村,是叶卡捷琳二世女皇修建的。宫殿的格局则是建筑精巧淫靡,色彩清新柔和,弥漫着女性的柔美、娇媚的风韵。可以说园中到处是诗,到处是画,无处不飘动着令人心醉的旋律,无处不弥漫着花草的芬芳,女皇生前声色犬马、骄奢淫靡的气息依然沁淫着整座园林。它于1990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如果说彼得宫是彼得大帝的意志体现,那么皇村则主要反映了叶卡捷林娜二世的理想和品味。1717年在彼得堡以南约30公里的 “萨丽”庄园,为彼得一世的妻子、皇后叶卡捷林娜·阿列克谢耶夫娜而建的消夏别墅破土动工。

七年后,共有16间正房的两层豪宅及周围花园竣工启用。为了强调皇家新领地的意义,不久这里便被称为皇村。

1741年,彼得大帝之女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登上皇位后,授权彼得堡最优秀的建筑师对这座略显简朴的庄园进行扩建。在持续的大规模工程中,不仅新建了宫殿,扩展了花园,还建起第一批园中建筑。但真正使皇宫放射出奇光异彩的当属天才建筑师B.拉斯特雷利。这位16岁时随雕塑家父亲移居彼得堡的意大利人,此前因设计了斯莫尔尼大修道院、冬宫、彼得宫等建筑杰作而声名远扬。掌握了丰富艺术经验的拉斯特雷利几年之内(1752~1756)就将其前任的设计改头换面,并使之焕然一新。改造后的宫殿长达306米,超过了俄罗斯巴洛克时期的所有建筑。天蓝色的外表耀眼夺目,洋溢着喜庆气氛,造型丰富的雕塑和凹凸有致的结构使数百米长的建筑丝毫不显得单调呆板。皇宫教堂那五个圆葱头式尖顶在碧空下金光灿灿,几乎从园内任何地方都远远望得见。拉斯特雷利的艺术天才使他在装饰宫殿内部时更是大显身手,他创作的一个个富丽堂皇的厅室成为巴洛克风格的经典之作。

叶卡捷林娜二世统治期间(1762~1796),皇村成为日益强大的俄罗斯帝国灿烂文化的缩影。她成为皇村第三任主人不久,遂颁诏将原来呈几何形布局的花园改建成时髦的英国式园林。因为此时欧洲的文化潮流已演变为以自然为本的古典主义,这一理念同样被引入园林艺术中。于是,蜿蜒小径代替了笔直的林荫路,修剪整齐的草坪变成厚密茂盛的草地,方圆规矩的池塘改为轮廓曲折的潭洫,任其自由生长的团团树林仿佛天然生成。

 

http://baike.baidu.com/view/8128877.htm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16407.html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16646.html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1677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716775.html

上一篇:叶卡捷琳娜宫内景一瞥(二)
下一篇:提倡将两种不同意见的博文排在一起以便关注
收藏 IP: 221.194.157.*| 热度|

1 谢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2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