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1998-1999学年第一学期听课情况的第一次报告(
黄安年文 发表:
按: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而育人的基本途径是通过教书,教书包括教好基础课、选修课、公共课、研究生课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课程,其中最基础的还是本科基础课。如果高校不把课程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如果有经验的教师不上教学第一线,如果师资力量一味向高精尖的研究型的项目倾斜,而完全脱离教学,那就和研究院所就没有什么区别了,那就不叫教授而改称研究员了。再说我们的研究成果也需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来,教学和科研应该也可以相辅相成的。
成立本科教学巡视组是监督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研究生教学也设置了巡视组,但是这些组织不能不意味着可以取代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听课,不能将巡视组流于形式。这里发表的是我在学校最初成立巡视组时1998-1999学年第一学期听课情况的第一次报告。
*************************************8
关于1998年学年第一学期听课情况的第一次报告
黄安年
自本学期开学以来近一个半月时间里,已经听课15次,约30学时,15门不同类型的课程(基础、选修、公共),含历史、经济、哲学、教育四系,而主要是听历史系的课程(11次)。本报告对于成绩和经验方面从略,这是要特别说明的。
1. 对于学校的巡视听课制度将对确保和逐步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起到积极作用。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无论是青年教师或中年教师,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都相当“在乎”。有的感到紧张和有压力,还专门征求意见。有的说自己任教10多年来没有人听过自己的课,每讲课靠自觉,也有些“疲了”。这种情况说明,讲好每一门课和每一次课是很重要的,对于教师来说,要强调讲好每一堂课,有了这一条,教师就不怕随机检查。附带提及有的教师要求学校当局要派人巡视研究生课程教学情况,这方面的问题希望引起研究生院的高度关注,因为那些课程基本上是无人现场监督的局面。
2. 文科教学手段的改进是当务之急。对比我40多年前在师大上大学时所学课程,在教学手段现代化方面基本上没有重要变化。如世界古代史,44年前给我上课的是罗志甫教授和刘家和助教, 那时已经用幻灯进行教学,而现在讲课时,对这一点有时还未加注意(教师说,幻灯机坏了)。系里有投影仪,但迄今没有人用。用多媒体教学的尚没有(在我听的课程中)。大教室的扩音器设备老化,严重制约教学效果(用胸带扩音器的只有一人),多数情况下,后排听不清,提问和答问的效果往往受到影响。
3. 上午第四节课和下午第三节提前下课的情况相当严重,已成普遍定势,难以改善,这个问题反映了学校的综合治理水平,如果没有校长们的从我抓起、从“小事”抓起、从实事抓起的精神,大概难以纠正这几十年来的老大难问题,而这在美国早已不是问题,在现在的清华大学等校也不是大问题。
4. 公共课学生缺课现象相当普遍, 教师难以逐一点名检查,每月的月报课堂纪律情况形同虚设,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如何减少、防止、杜绝旷课情况似需有切实可行措施。公共课涉及学校和系的重视,以及如何改进公共课教学及管理等问题。附带提到,这些公共教室往往相当的脏,属于需要加强环卫力度的教室。
5. 从开学最初的课程所听情况来看,在导言时应对课程的基本要求、基本参考书、考试等作明确交待。顺便提及规定开学两周内可以随意试听的办法不一定可取。而且系里的成绩排名不仅要将公共课成绩统计在内,而且应采取中位相对成绩统计法,这样不致造成学生专选那些容易取得高分成绩的课程。
6. 某些选修课程的设立和内容涉及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这个问题不属于这次听课重点考查范围,但是在听课中不可避免地涉及这个问题。如历史系开设韩国当代史,从课程计划安排来看,显然以韩国问题研究为妥,因为即使美国也美育哦开设美国当代史,但是从缺少选修课程来说,开设韩国当代史也在情理之中。整个说来从课表看有的系可供学生选修课程不多(附带提及教务处印制的<<北京师范大学课程表,1998-1999学年上学期)中有关必修和选修多多项与实际不符),历史系的选修课程大幅度减少,这种情况反映了教师交替中的断层现象,需要通过多渠道、多类型、多层次和“课程资源共亨”的途径来解决。具体说来建议:
第一,尽快编制全球统一的大课表,分别不同课程类型(含公共、基础、专修、必修、选修、硕士研究生课、博士研究生课等)排出统一课表,规定学生选课条件,使得学生便于在全校的课程中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也促进学生间的学术交流,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充分利用教师的人才和课程资源。这个问题在美国早已如此,值得借鉴,它是真正走向学分制的重要一环。
第二, 开设不同类型、课时和学分的选修课程。
第三,学校专设一笔经费用于聘任退休教师和校外教师开设选修课程的报酬开支。
7. 提倡教师讲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我们不应要求每个教师的风格雷同,而应倡导多样化,讲初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如有的教师讲课不用讲稿,我们衡量的标准不是他有无讲稿,而是他的教学实际效果,这类问题,似应给予教师更多的主动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