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美国问题文章目录(《史学月刊》1951-2012年第1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2年4月3日发布
河南大学和河南省历史协会主办的《史学月刊》自1951年创刊以来,已经有60年以上的历史,为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的综合性史学刊物。其中发布有关美国历史和美国问题文章和学术信息总共249篇,其中1951~1978年16篇,1979~1999年61篇,2000~2012年第1期共计172篇,数量是总数的2/3以上。下面是笔者收录的该刊物1951年~2012年第1期的总共有关美国问题的文章和学术信息目录。
一,1951~1978年 共16篇
*《美使康格与毓贤撤职》 林树惠,新史学通讯1951年第9期 12-13页。
*《十九世纪末期美国工人运动的特征》, 关勋夏,新史学通讯1955年第11期第 15-21页。
*《十九世纪末美帝是怎样变菲律宾为其殖民地的?》 王存华 ,史学月刊1957年第10期第26-30页。
*《 “珍珠港事变”是怎样爆發的?事变的經过怎样?美国的損失如何?》, 欧正文,史学月刊1958年第6期第 39页。
*《道威斯計划的实質与后果》, 黎国轴,史学月刊1958年第8期第24-28页。
*《从新加坡的近代历史看美英帝国主义在东南亞的新陰謀》, 胡益祥 ,史学月刊1958年第10期第11-13页。
*《美国共产党反对現代修正主义的斗爭》, N.N.車尔卡索夫,蔡子宇,史学月刊1959年第4期第 6-13页。
*《美英帝国主义在“九一八”事变期間对中国的侵略》, 李退愚,史学月刊1959年第4期第22-28页。
*《美帝国主义与巴拿馬运河》, 李煦 ,史学月刊1960年第4期第18-22页。
*《美国阶级斗争和“阶级合作”——美国共产黨名譽主席 威廉·福斯特》, 林兴民 ,史学月刊1960年第8期第38-41+44页。
*《 美帝利用医药侵华的黑幕》, 宋大仁,史学月刊1964年第8期第11-14+10页。
*《中法战争期间美国的阴谋活动》, 胡益祥,史学月刊1964年第9期第23-26页。
*《美国内战期间黑人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 刘祚昌,史学月刊1964年第9期第 36-41页。
*《美国南方黑人的土地问题——美国黑人解放斗争的历史关键》, 刘祚昌,史学月刊1965年第4期第10-15页。
*《林肯解放黑奴的历史真相 》,刘祚昌,史学月刊1965年第8期第43-48页。
*《美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玩弄的和平骗局》, 孙克复,史学月刊1965年第9期第30-33页。
二,1981~1999年 共61篇
*《 美国奴隶制度的起源》(上), 刘祚昌, 史学月刊1981年第4期第 66-71页。
*《美国奴隶制度的起源》(下), 刘祚昌,史学月刊1981年第5期第56-62页。
*《古代美洲史中的几个问题》, 景振国,史学月刊1982年第1期第 90-91页。
*《托马斯·潘恩对美国革命的卓越贡献》 ,杨麦龙,史学月刊1982年第2期第 71-77页。
*《美国兼并夏威夷群岛始末》, 顾学稼,史学月刊1982年第2期第81-85页。
*《美国殖民地时期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 吴亦明 ,史学月刊1982年第5期第75-78页。
*《罗斯福与三国战时同盟》, 程人乾,令湖萍,杨嘉克,史学月刊1983年第4期第67-72页。
*《诺曼底登陆的准备与实施》, 詹方瑶,史学月刊1983年第5期第 80-85页。
*《评乔治·华盛顿政治生涯中的两次引退》, 李景治,史学月刊1984年第1期第101-105页。
*《旅美华侨的抗日救亡运动》, 沈立新,史学月刊1984年第2期第 67-73页。
*《美英法与德日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不同方法之原因》, 刘一林,史学月刊1985年第4期第108-110页。
*《美国是怎样夺取巴拿马运河区的?》 邓桂东,史学月刊1986年第1期第119-121页。
*《 评杰克逊“反银行斗争”的性质和历史作用》, 莫亚平,杨麦龙,史学月刊1986年第4期第 88-94页。
*《中国的美国史研究概况》, 刘绪贻,史学月刊1986年第5期第 100-103页。
*《美国总统的“任”和“届”》, 杨麦龙,史学月刊1986年第5期第 115-116页。
*《美国购买路易斯安那始末》, 宋韦佩,史学月刊1987年第3期 第99-100页。
*《林肯的外交策略在内战中的作用》, 胡天伦,史学月刊1987年第5期第 68-72页。
*《评中美苏在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中的作用》, 刘玉琛,史学月刊1987年第6期第 73-78页。
*《约翰·亚当斯对美国革命的贡献》, 柯磊,史学月刊1987年第6期第 85-90页。
*《制宪会议前后麦迪逊社会政治思想浅析》, 杨麦龙,史学月刊1988年第2期第 100-105页。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外交的剖析》, 刘克明,史学月刊1988年第3期第 76-82页。
*《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与美国外交政策》, 黄贵荣,史学月刊1988年第3期第83-87页。
*《美国史学界对“南京时期”国民党政权性质研究述评》, 旷昕,史学月刊1988年第6期第 64-69页。
*《怎样理解《美国的冷战政策》 》 常育生,史学月刊1989年第5期第114-115页。
*《美国与鸦片战争——析鸦片战争时期美国的侵华活动》, 赵金鹏,史学月刊1990年第6期第 51-57页。
*《1885年美国石泉镇华工惨案评述》, 达德利·格德纳,史学月刊1990年第6期第 100-103页。
*《 评安娜·埃莉诺·罗斯福》, 万松玉,孔凡保,史学月刊1991年第3期第 110-116页。
*《 精于绘事 慷慨书写——《杰斐逊传》初评》, 黄兆群,史学月刊1992年第3期第 121-122页。
*《试析西奥多·罗斯福的反托拉斯斗争》, 万松玉,史学月刊1992年第5期第94-99页。
*《罗斯福是否有自己的经济理论——读罗斯福“新政”史札记之二》, 刘绪贻,史学月刊1993年第1期第102-104页。
*《二战以来美国印第安人向城市的移居》, 李晓岗,史学月刊1993年第1期第112-118页。
*《美国1920年的“红色惊恐” 》,王恩铭,史学月刊1993年第2期第98-104页。
*《乔治·华盛顿:一个中国学者的解释——读余志森著《华盛顿评传》 》, 杨玉圣,史学月刊1993年第2期第120-122页。
*《美国摩门教一夫多妻制初探》, 安钰峰,史学月刊1993年第4期 第100-104页。
*《试析美国石油进口限额政策的影响》, 刘波,史学月刊1993年第5期第100-105页。
*《重评联邦主义者的政治思想》, 李永清,史学月刊1994年第4期第73-79页。
*《杨玉圣与他的《美国历史散论》 》黄兆群,史学月刊1994年第5期第55页。
*《略论我国世界史学界的某些流弊──读《美国历史散论》随想》, 周祥森,史学月刊1994年第5期第114-120+108页。
*《北美殖民地宗教专制的根源和特点》, 陈海宏,史学月刊1994年第6期第92-96页。
*《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徐德荣,史学月刊1994年第6期 第103-108页。
*《从强硬到妥协──二战期间英、美在波罗的海三国问题上的对苏外交》《 谢清溪,史学月刊1995年第2期 第76-80页。
*《雅尔塔秘密协定与中国领土主权之受损害》, 王春良,史学月刊1995年第4期第 2-10页。
*《美国“牧畜王国”的兴起及其发展》, 周钢,史学月刊1995年第5期 第82-89页。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初探》, 王皖强,黄亚红,史学月刊1996年第1期第 83-88页。
*《当代美国政府社会福利保障政策的历史演变》《 黄安年,史学月刊1996年第1期第 97-103页。
*《内战前美国制造业的发展》, 王金虎,史学月刊1996年第2期第81-85页。
*《概论美国的移民、民族和种族关系理论》,周钢,杨国美,史学月刊1996年第3期 第90-95页。
*《也谈美国两党制形成的时间》, 张定河,史学月刊1996年第4期第 80-84页。
*《试析美国石油紧急分配法案的实施及影响》, 刘波,史学月刊1996年第4期第92-96页。
*《殖民地时期美国妇女观透析》,周祥森,史学月刊1996年第5期第75-81页。
*《美国早期历史上的天赋使命思想》,刘国柱,史学月刊1996年第5期第 82-87页。
*《美国西藏政策的演变(1947-1951)》, 王琛,史学月刊1996年第5期第88-95页。
*《美国新左派运动》,王恩铭,史学月刊1997年第1期第 96-103页。
*《战后美国的贫困、贫困结构和贫困线》, 黄安年,史学月刊1997年第4期第 90-98页。
*《美国对华冷战政策中的苏联因素》,孟庆龙 ,史学月刊1997年第6期第54-59页。
*《早期英美对华鸦片贸易比较研究》,何大进,史学月刊1998年第4期第 50-54页。
*《妇女在美国革命中的历史角色》, 胡玉坤,史学月刊1998年第5期第 76-82页。
*《同性恋与美国社会风气》, 黄兆群 ,史学月刊1998年第6期第71-74页。
*《三K党与美国南部重建》, 谢国荣,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第 93-97页。
*《论汉密尔顿在美国建立之初的积极作用》, 杜明才,史学月刊1999年第4期第66-69+74页。
*《美国女黑奴生活状况的历史考察(1661~1863)》, 黄虚峰,史学月刊1999年第5期第 99-104页。
三,2000~2012年第1期 共172篇
*《论美国早期汉学研究》, 仇华飞,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第 93-103页。
*《试析美国黑幕揭发运动衰落的原因》, 肖华锋,史学月刊2000年第3期第79-89页。
*《论美国城市政治集团的兴衰》, 王金虎,史学月刊2000年第3期第116-122期。
*《世纪之交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综述》, 周桂银,肖军,史学月刊2000年第3期第139-142页。
*《杜波依斯对解决美国黑人问题道路的探索》, 张聚国,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第93-101页。
*《 试论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 孙君健,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第102-109页。
*《顾维钧联美外交思想的形成与影响》, 岳谦厚,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第 65-71页。
*《尼克松改变对华态度的原因》, 王国范,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第149-151页。
*《略论杜勒斯对苏战略的早期思想背景(1919-1952)》, 石斌,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 114-121页。
*《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形成与撤废》, 仇华飞 ,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第106-112页。
*《 郊区化与美国购物城的兴起》, 王旭,史学月刊2001年第2期第120-125页。
*《论美国法形成的历史轨迹》, 白雪峰,史学月刊2001年第3期第 96-102页。
*《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刘绪贻,史学月刊2001年第3期第103-109。
*《殖民地时期美国史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李剑鸣,史学月刊2001年第4期 第75-80+90页。
*《论林肯反奴隶制思想的重要思想源头》, 刘文涛,史学月刊2001年第4期第 81-85页。
*《本杰明·富兰克林与早期费城的公共社会》, 郝克路,史学月刊2001年第4期第 124-127页。
*《美国宪法改革与人权政策 》,李世安,史学月刊2001年第5期第100-104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黑人政治力量崛起的原因》, 陈奕平,史学月刊2001年第5期 第124-127页。
*《 评《抗美援朝战争史》 》, 杨奎松,史学月刊2001年第6期第 25-35页。
*《略论美国黑人解放的道路问题》, 吴金平,史学月刊2001年第6期第 135-139页。
*《当代美国的福利困境与福利改革》, 徐再荣,史学月刊2001年第6期第140-144页。
*《论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制约因素》, 黄安年,史学月刊2002年第1期第 77-88页。
*《美国对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的反应》, 王琛,史学月刊2002年第1期第 89-97+120页。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墨关系》, 仇华飞,史学月刊2002年第2期第 98-102页。
*《威尔逊国际政治思想探源》, 任李明,史学月刊2002年第3期第91-95页。
*《试析威尔逊政府的经济思想和实践(1964-1970)》, 刘成 ,史学月刊2002年第3期第96-100页。
*《二战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兴起》, 张爱民,史学月刊2002年第4期第 84-89页。
*《20世纪美国少数族裔的命运变迁》, 叶凡美,史学月刊2002年第6期第105-111+128页。
*《 20世纪中美两国“专家政治”的缘起与演变——科学介入政治的一个历史比较 》,邓丽兰,史学月刊2002年第7期第74-79页。
*《新南方起源时期美国南方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变迁》, 黄虚峰,史学月刊2002年第7期第 95-100页。
*《2000年中国的美国问题研究定量分析》, 黄安年,史学月刊2002年第9期第5-13期。
*《美国内战前种植园奴隶主与黑人奴隶的关系》, 陈志杰,史学月刊2002年第9期第72-79页。
*《近50年来我国的美国黑人史研究》, 于展,史学月刊2002年第9期第109-118页。
*《台湾海峡危机、中美关系与亚洲的冷战》, 戴超武,史学月刊2002年第10期第78-86页。
*《论美国报刊媒体的大众化(1865—1914)》, 肖华锋,史学月刊2002年第11期第 54-61页。
*《罗斯福“新政”金融立法评介》, 孔凡保,史学月刊2002年第11期第 126-128页。
*《1961年美蒋关于外蒙古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争论》, 唐小松,史学月刊2003年第1期第61-65页。
*《关于冷战问题研究的几点思考》, 仇华飞,史学月刊2003年第1期第66-72页。
*《南北战争期间的黑人士兵心态研究》, 姚朋 ,史学月刊2003年第1期第113-120页。
*《美国共运史研究中的正统派与修正派》, 贾庆军,史学月刊2003年第2期第73-79页。
*《对费正清中国史观的理性考察》, 王新谦 ,史学月刊2003年第3期第13-18页。
*《论重建后工业化对美国黑人社会的影响》, 张立新,史学月刊2003年第3期第109-115页。
*《 试析杜鲁门总统民权委员会的活动》, 谢国荣,史学月刊2003年第5期第 64-70页。
*《哈佛大学“战时中国”学术研讨会之我见》, 魏宏运,史学月刊2003年第6期第5-10页。
*《美国早期史研究中的自我探索与历史叙事——评《透过一块晦暗的玻璃》 》, 苏麓垒,史学月刊2003年第6期第11-20页。
*《论杰斐逊在种族奴隶制问题上的困境》, 高春常,史学月刊2003年第6期第 69-75页。
*《美国大都市区政治的巴尔干化与政府体制改革》, 孙群郎,史学月刊2003年第6期第112-119页。
*《联邦党人与反联邦党人关于宪法批准问题的争论》, 褚乐平,史学月刊2003年第7期第60-66页。
*《产业结构转型与区域经济复兴的个案研究——《美国中西部经济:面向未来的历史回顾》述评》, 王旭,史学月刊2003年第7期第 91-96。
*《美国法律史研究领域的“赫斯特革命”》, 韩铁,史学月刊2003年第8期第 92-100页。
*《“不承认主义”政策在美国对华外交中的首次使用》, 秦珊,史学月刊2003年第8期第 101-104页。
*《 《美国通史》编后絮语》, 杨生茂 ,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第5页。
*《现实关怀、中国特色与美国史研究》, 王立新,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第 5-7页。
*《中国世界史研究领域中的精品巨著》, 王晓德,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第7-8页。
*《二十五年磨一剑 三百万言铸丰碑》, 王玮,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第 8-10期。
*《出精品 育人才》, 黄安年,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第 10-11页。
*《一部书 四分之一个世纪 三代人》, 任东来,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第 11-13页。
*《并非“完美主义者”的遗憾》, 李剑鸣,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第 13-15页。
*《主编《美国通史》第二卷的回溯》, 张友伦 ,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第15-16页。
*《写书 做学问 做人》, 王旭 ,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16页。
*《从命、惶恐与机遇》, 余志森 ,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第16-18页。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刘绪贻,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第18-20页。
*《心中的谢意和希望》, 韩铁 ,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第20-21页。
*《 一个句号:六卷本《美国通史》出版历程》, 邓蜀生,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 21页。
*《卡特总统与1978年美国文官制度改革》, 石庆环,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第75-81页。
*《古巴导弹危机与20世纪60年代的美苏关系》, 赵学功,史学月刊2003年第10期第 65-72页。
*《社会经济需求与美国教育的发展》, 顾宁,史学月刊2003年第11期第75-81页。
*《二战期间美国筹建战后世界多边自由贸易体系的历程》, 金卫星,史学月刊2003年第12期第 73-78页。
*《美国城市种族居住隔离与黑人贫困化》, 胡锦山,史学月刊2004年第1期第101-108页。
*《美国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新趋向——“面向21世纪的美国和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爱慧,史学月刊2004年第2期第116-121页。
*《拉斯基的美国政治体制变革观》, 井建斌,史学月刊2004年第4期第 50-54页。
*《美国历史评论》:第一份科学的美国历史杂志, 程群,史学月刊2004年第4期第70-79页。
*《试析1860~1861年美国南部蓄奴州脱离联邦运动的社会基础》, 王金虎,史学月刊2004年第5期第78-84页。
*《美国反托拉斯法目标多重性形成原因的历史探讨》, 韩铁,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第 83-94页。
*《美国西部牧区拓荒的牛仔与牧羊人》, 周钢,史学月刊2004年第7期第100-111页。
*《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新视角——近代商人人格特点简析》, 马方方,史学月刊2004年第9期第57-61页。
*《美国独立战争精神在中国抗战时期的传播》, 陈扬勇,史学月刊2004年第10期第66-70页。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关于核报复战略的内部争论》, 石斌,史学月刊2004年第11期第88-94页。
*《波茨坦会议与美国中苏政策的转折(1945年7~8月)》, 张振江,史学月刊2004年第12期第74-80页。
*《论内战前美国南部奴隶主群体的社会位置与社会控制力》, 王金虎,史学月刊2005年第3期第 72-82页。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妇女研究述评》, 杨丽红,史学月刊2005年第3期第 111-117页。
*《美国州与大麻管制“联邦化”的形成》, 张勇安,史学月刊2005年第4期第69-76页。
*《威尔逊与菲律宾的“菲化”》, 史晓红,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第 74-77+116页。
*《美国南部白人社会对战后初期民权问题挑战的回应及其影响》, 谢国荣,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第109-116页。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美国金融体系的建立》, 孔凡保,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第125-128页。
*《顾维钧与美台关于沿海岛屿的交涉(1954.12~1955.2)》, 金光耀,史学月刊2005年第6期第57-63页。
*《克林顿总统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形成的特点——以总统、国会在对华贸易最惠国待遇问题上的争论为例 孙君健》,史学月刊2005年第6期 64-68页。
*《 华沙会谈与中美对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的处理》, 李春玲,史学月刊2005年第7期第 97-105+114页。
*《从“第四点计划”到和平队:美国对发展中国家援助理论与实践的转变》, 刘国柱,史学月刊2005年第8期第71-74页。
*《试析南北战争时期联邦政府革命外交取得成功的原因 》,郑雪飞,史学月刊2005年第8期第122-124页。
*《1878年“林肯县战争”与“比利小子”》, 周钢,史学月刊2005年第9期第108-116页。
*《1979年伊朗扣押之美国人质数目考》, 王琛 ,史学月刊2005年第9期第126-128页。
*《试析英美保守主义的异同》, 陈晓律,史学月刊2005年第10期第70-78页。
*《评冷战的文化遗产:中美教育交流(1949~1990)》, 顾宁 ,史学月刊2005年第12期第78-84页。
*《中美关系解冻的国际政治因素》, 党庆兰,史学月刊2005年第12期第123-125页。
*《美国学者的中国妇女史研究———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历史学教授贺萧访谈录》, 曹晋 吴娟 ,史学月刊2006年第1期第80-83页。
*《试析1968年美国天主教会内部的“生命权”问题之争》, 张小龙,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第 82-86页。
*《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环境史研究的特点》, 高国荣 ,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第105-114页。
*《 马尔科姆·X的早期思想轨迹》, 于展 ,史学月刊2006年第3期第 68-72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关税保护主义及其终结》, 王书丽,史学月刊2006年第3期第73-76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大众化杂志的发展》, 许国林,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第71-74页。
*《美国的印第安人新政研究》, 丁见民 ,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第 94-100+107页。
*《从乡村商店到百货商店——1877年至20世纪20年代美国南方乡村的经济生活》, 黄虚峰 ,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第109-113页。
*《美国著名环境史学家约翰·R.麦克尼尔到北京大学历史系讲学》, 格非,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第126-128页。
*《门罗主义与清末民族主义思潮》, 郭双林,史学月刊2006年第7期第20-22页。
*《马歇尔计划与战后法国政治中右化》, 王新谦,史学月刊2006年第8期第43-48页。
*《论英美在承认新中国问题上的分歧与协调》, 徐友珍,史学月刊2006年第8期第49-54+86页。
*《林登·约翰逊的“伟大社会”与美国工业社会的成熟》, 杨鹏飞,史学月刊2006年第11期第78-83页。
*《英属北美殖民地法律的早期现代化》, 韩铁,史学月刊2007年第2期第 61-80页。
*《“特种战争”与中国“援越抗美”的初步酝酿》, 吕桂霞,史学月刊2007年第4期第 71-78页。
*《从英美烟公司广告看近代外国企业的本土化意识》, 王强 ,史学月刊2007年第5期第56-61页。
*《肯尼迪政府调节国际收支逆差的政策》, 齐秀丽 ,史学月刊2007年第5期第67-72页。
*《对抗战时期美国对华借款的比较研究》, 杨雨青 程宝元 ,史学月刊2007年第6期第59-67页。
*《英美医疗史研究综述》, 赵秀荣,史学月刊2007年第6期第117-125页。
*《论美国文官群体的历史演变 石庆环》,史学月刊2007年第7期 第70-76页。
*《 略论冷战后美国的国际安全理论》, 李世安,史学月刊2007年第7期第77-83页。
*《 美国内战时期南部邦联政府的财政政策》, 王金虎,史学月刊2007年第8期第72-78页。
*《论抗战时期美国的援华政策及其实质》, 周韬,史学月刊2007年第8期第 131-134页。
*《全球视野下的美国早期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 叶凡美,史学月刊2007年第11期第114-119页。
*《论杜鲁门时期的美国东南亚政策》, 刘莲芬,史学月刊2007年第12期第87-94页。
*《沉默的华工和贯通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 黄安年,史学月刊2008年第1期第 93-99页。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美国早期史》, 李剑鸣,史学月刊2008年第2期第5-9页。
*《中国学者在美国早期史研究中即将做出的贡献》, 阿伦.库利科夫 孙洁琼,史学月刊2008年第2期第10-14页。
*《美国早期史在中国:现实中的往昔》, 迈克尔.朱克曼 周学军,史学月刊2008年第2期第14-18页。
*《走出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困境——以中国的美国革命史叙述为例》, 盛嘉,史学月刊2008年第2期第18-23页。
*《关于培根“起义”的提法问 》, 齐文颖,史学月刊2008年第2期第24-26页。
*《美国早期史上的奴隶主研究》, 王金虎,史学月刊2008年第2期第 26-28页。
*《浅论美国革命时期效忠派》, 孙洁琼,史学月刊2008年第3期第84-93页。
*《美国西部牧区妇女在拓荒时期的重要贡献》, 周钢,史学月刊2008年第5期第 98-107页。
*《新政以来美国行政法的发展与司法审查的新领域》, 韩铁,史学月刊2008年第6期第 68-81页。
*《詹姆斯·麦迪逊总统对《红利法案》的否决》, 叶凡美,史学月刊2008年第7期第82-87页。
*《美国独立前奴隶主人口的地区分布研究》, 王金虎,史学月刊2008年第7期第110-115页。
*《美国多边主义法律选择思想的历史演变》, 耿勇,史学月刊2008年第8期第 133-136页。
*《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渊源及其确立》, 郭巧华,史学月刊2008年第9期第 55-62页。
*《马歇尔调停与拟议中的美国对华五亿美元贷款》, 胡美,史学月刊2008年第9期第 63-69页。
*《美国村镇制度的演变》, 孔庆山,史学月刊2008年第10期第70-77页。
*《美国新闻界与国会报道自由》, 秦珊 邱一江,史学月刊2008年第11期第92-96页。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美国史研究》, 李剑鸣,史学月刊2009年第1期第30-49页。
*《美国中央情报局眼中的中国——冷战时期美对华情报评估综合性文件概述》, 沈志华,史学月刊2009年第1期第79-98页。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美国外交史研究》, 王晓德,史学月刊2009年第2期第 5-18页。
*《从环境史的角度重新审视美国西部开发》, 付成双,史学月刊2009年第2期第107-118页。
*《中国内战时期美国在华情报工作研究(1945~1949)》, 杨奎松,史学月刊2009年第3期第53-65页。
*《从对抗到妥协:中美《望厦条约》签约过程研究》, 仇华飞,史学月刊2009年第3期第 66-74页。
*《马歇尔计划成因新探》, 王新谦,史学月刊2009年第6期第101-105页。
*《杜鲁门政府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采取“中间道路”政策的原因》, 冯志伟,史学月刊2009年第7期第58-62页。
*《韩国5.16政变与肯尼迪政府的反应》, 冯东兴,史学月刊2009年第7期第63-68页。
*《东亚冷战的序幕:中美战时外交中的朝鲜问题》, 刘晓原,史学月刊2009年第7期第69-80页。
*《美国印第安人的土地私有化》, 丁见民,史学月刊2009年第7期第105-114页。
*《抗美援朝运动与乡村社会国家意识的塑造》, 靳道亮,史学月刊2009年第10期第64-69期。
*《美国医学会药品广告政策的制度化(1883~1915)》, 张勇安,史学月刊2009年第12期第83-95页。
*《美国“国家安全国家”的创生》, 牛可,史学月刊2010年第1期第64-91页。
*《美国“贸易自由化”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1969~1975)》, 戴超武; 史学月刊2010年第2期第84-105页。
*《美国第三次三K党运动兴起原因探析》, 李国庆; 史学月刊2010年第4期第78-83页。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 安然;齐波,史学月刊2010年第4期第84-92页。
*《二战后美国对法属北非政策及动因分析》, 刘姝,史学月刊2010年第5期第65-69页。
*《史学界的智者和仁者——悼念恩师杨生茂先生》,《史学月刊》2010年第07期 。
*《美国史学界关于美国建国初期商业组织的研究》, 董瑜,《史学月刊》2010年第08期第6-15页。
*《美国革命时期南部奴隶主集团的亲奴隶制辩论》, 王金虎; 《史学月刊》2010年第08期 第84-90页。
*《美国打开日本市场原因新探》, 张德明; 《史学月刊》2011年第01期 第97-105页。
*《杰斐逊的“自由帝国”观及其影响》, 王晓德,《史学月刊》2011年第01期第106-117页。
*《美国1906年纯净食品药品法之由来》, 兰教材;,《史学月刊》2011年第02期 第94-104页。
*《和而不同——我与美国著名史学家柯特勒的交往》, 刘绪贻;赵晓悦,《史学月刊》2011年第03期第121-127页。
*《制约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使用核武器的若干因素》, 赵学功,《史学月刊》2011年第04期第76-83页。
*《论美国南亚政策(1947~1954)——基于对1954年美巴结盟的研究》, 王琛《史学月刊》2011年第05期第69-78+100页。
*《印(尼)马对抗初期的美国外交》, 张小欣,《史学月刊》2011年第06期第78-85页。
*《美国印第安人五大文明部落黑人奴隶制的产生》, 丁见民,《史学月刊》2011年第08期第67-77页。
*《庚子事变时期中美关系若干问题补正》, 戴海斌,《史学月刊》2011年第09期第81-88页。
*《宋子文、中国银行与战时美国租借援助的接洽》, 曹嘉涵,《史学月刊》2011年第10期第86-91页。
*《美国环境正义运动的缘起、发展及其影响》, 高国荣,《史学月刊》2011年第11期,第100-110页。
*《二战后专业技术人才跨国迁移的趋势分析》, 梁茂信,《史学月刊》2011年第12期 第86-109页。
*《对“三十而立”的反思与期待——2001~2010年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回顾》, 梁茂信; 《史学月刊》2012年第1期 第74-101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