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同道合的刘绪贻先生
推荐邓蜀生文章 黄安年的博客/2012年3月21日发布
今年为祝贺百岁学术老人刘绪贻先生,据我观察,学界有三种形式,一是官方形式,即武汉大学校方在5月13日刘先生迎来百岁寿辰之际,为先生举办祝寿活动;一是民间形式,即刘先生的弟子、同事、同行为先生出版祝贺文集,5月公开出版;一是学会形式,即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于5月下旬在上海举行年会暨国际学术会议期间,为先生举行祝贺活动。
邓先生在这篇文章中详尽谈到历时24年的六卷本《美国通史》从策划到编撰出版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刘绪贻、杨生茂、邓蜀生三驾马车的有效默契和运转,是难以面世的。邓先生提出了一些极富创见的观点,“我只是觉得中国人有智慧,不应该总是跟在别人后面,中国学者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对美国史做出独立的判断。 ”“我历来主张,在美国史研究方面,我们中国人要有自己的观点。”“现在从美国归来的学者,在美国的时间太长,受美国影响太深,中国文化的底蕴很不够,再加上又没有经历过历史上的跌宕,几乎都是在一种和平的口水战的环境中长大。这种经历使得他们的观点与美国人几乎没有区别。他们使用的材料也许很新,能挖掘出很多东西来,但是最后得出的结论却跟美国人差不多,而缺少了自己的看法。”
迄今百岁学术老人,并以锐利笔峰活跃在忧国忧民学术战线上者,刘绪贻先生为数极少数学者之一。生命不息,为真理斗争不已,十分难能可贵。无论是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技术的学人,了解他的为人、为学、为国、为民,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的财富,为此笔者推荐一些庆贺文章,以表达我们对老人的敬意。
*********************
邓蜀生:志同道合的刘绪贻先生[祝贺刘绪贻教授百岁华诞系列(之三十四)]
时间:2012年3月20日 作者:邓蜀生(人民出版社编审) 来源:野老丹心一放翁
我是在1979年4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筹备会议上认识刘绪贻先生的。会议在武汉大学召开,刘先生是这次会议的主要组织者。杨生茂和丁则民等老先生也都参加了那次会议。我那时在人民出版社外国历史编辑室,为开展工作,需要广泛接触研究国际问题的一些学者,我于是参加了这次会议,后来又加入了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刚经历了文革那种令人窒息的氛围,改革开放对我们来说就像打开了窗户,迎来了学术的春天。大家心情激动,情绪高昂。
刚见到刘先生的时候,我们就有一见如故的感觉,聊起来很投缘。他原来是学社会学的,知识面比较广,我是记者出身,学问不深,但是涉及面很宽。我们在很多问题上都谈得拢,对当时的一些形势的看法也很接近。后来慢慢深入到学术观点,我发现他是一个研究有素的专家。
在参加美国史研究会筹备会之前,我就深感国内美国问题的研究急待加强。1955年的肃反运动过后的一两年,国内思想比较活跃。我在那时公开提到:中苏必有一战,中美两国将来必打交道。由于沙皇俄国侵占过中国的大片领土,苏联和中国之间其实有很深的矛盾。我的这一看法不幸被言中了,1969年就爆发了珍宝岛之战。但就美国而言,它在历史上没有侵占过中国的领土。我的这一判断也是基于自己的经历。我在教会学校上过学,抗日战争时期曾到过印缅战区,参加过抗美援朝,跟美国人打过交道,从自己对美国的感性认识出发,我觉得中美两国将来必然要打交道,应促进和加强对美国问题的研究。我在人民出版社也没讳言过这一观点。
人民出版社出版过《苏联史》(三卷本),但我们没有出版过相应的美国史著作,唯一一本可以拿得出来的就是黄绍湘先生的《美国通史简编》,但这本书的篇幅跟《苏联史》相比就相差很远了。黄先生的这本书从头到尾,从第一版到修订版再到第三版,都是我经手的。黄先生是中国研究美国史的前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研究。我一方面很感佩黄绍湘先生的努力,觉得她能够以一己之力写一本美国通史很不容易。另一方面,因当时的精力所限,她写的这本通史比较简要,对很多问题还没有来得及深入探讨。这本书出版以后,有的读者反应不错,但另一方面,我们编辑室也接到了一些读者来信,来信的人里面有老师、学生,还有一般读者。他们就该书的一些观点表达了一些不同看法,很多人都提到,这本书的观点受苏联史学的影响较深。这在那时也不奇怪,甚至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因为当时我们在外交上实行的是向苏联一边倒的政策。有些学者对这种研究现状不满足,希望能有更好的美国史著作出现。我于是想到,最好能出版一套新的美国通史,公正一点,摆脱苏联观点的影响。我当时还不清楚学术界的情况,我只是觉得中国人有智慧,不应该总是跟在别人后面,中国学者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对美国史做出独立的判断。
书为媒
在美国史研究会筹备会召开之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倡议的全国史学规划座谈会于1978年夏天在天津召开,会议建议成立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和编写《美国史》。这两个建议在次年都得到了落实。1978年4月召开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筹备会确定由杨生茂和刘绪贻先生领衔,组织国内学者集体编撰《美国通史》。这项工作与人民出版社拟出版《美国史》的想法不谋而合。为推动此事,我代表人民出版社约稿,并自任责任编辑,鼓励大家早日着手,不用担心出版问题。
1979年11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成立会议在武汉举行。研究会成立的过程比较顺利,同时也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支持,研究会就挂靠在世界历史研究所。当时武汉大学研究美国史的力量比较强,历史系的李世洞、李存训、王锦塘、李世雅、钟文范等教师都很热心,秘书处就设在武汉大学。
作为负责美国史、国际政治方面图书的一名普通编辑,我和刘先生通过学术交往逐渐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后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开年会,我往往跟刘先生住在一起,有一次从重庆坐船到武汉,我们又在一个船舱。他来北京或我去武汉时,我们也会找机会见面。应该说,我和刘先生从学术观点到私人交往都是比较融洽的,即便有歧义,我们也是彼此尊重。
执着坚持
《美国通史》丛书从启动到出版,一共用了24年。由此也可以想见这套书问世的艰难。这套书的编写并不顺利。编写人员大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社会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从事写作,另外还存在经费或资料短缺的困难。1979年末美国史研究会成立期间,部分编写人员对完成《美国通史》缺乏信心,甚至开始打退堂鼓。以刘先生、杨生茂、丁则民等为代表的一些人则认为《美国通史》可以完成,而且要高质量地完成。
刘先生的执着坚持对《美国通史》最终问世发挥了关键作用。我代表人民出版社多次参加过中国美国史学会的会议,我是支持刘先生的。考虑到各卷写作进度不一,我建议这套书先作为《美国通史丛书》出版,出书不用从第一册开始,成熟一本就出一本。我觉得,我们有这么多学养深厚的专家,有这么多新锐力量都在第一线,假以时日,这套书肯定可以完成。当时还有一个有利条件,就是学校已经开始启动科研项目,可以申请资助以弥补研究资金的不足,同时,项目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得到学校方面的认可。在许多场合,刘绪贻先生总是在给大伙鼓劲打气。由于有两卷的编写陷入停顿,刘先生和有关方面反复协商,想方设法,另请他人负责有关卷册的编写,使《美国通史》终成完璧。
刘先生持之以恒的坚持对于《美国通史》6卷本得以问世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刘先生和杨生茂先生的坚持,《美国通史》6卷本就不会问世。《美国通史》6卷本出版以后,受到国内学界的广泛好评,并被国内很多图书馆所收藏。这套书在印了两版之后,被收入中国出版集团的中国文库。台湾也印了这套书的其中一部分。这套书对推动国内的美国史教学和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
独立见解
刘先生为推动美国史研究摆脱苏联影响,用更加客观的态度看待美国历史作出了很大努力。我历来主张,在美国史研究方面,我们中国人要有自己的观点。中国人如何看待“新政”、罗斯福,如果完全跟着别人走,出版这样的书就价值不高,还不如直接翻译别人的东西。我们要有自己的观点,我们的观点正确与否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历史是一个客观存在,看的角度、标准不一样,结论就会有所不同。比如苏联也不得不承认“新政”挽救了美国,但是“新政”为何可以挽救美国,大家的观点就大相径庭。如何看待“新政”的利弊得失是另外一个例子。刘先生与黄先生的学术争论,推动了中国对“新政”的学术研究。目前研究“新政”的中国学者,不管是从海外学成归来,还是本土培养的新锐,几乎没有受苏联观点影响的了。
我觉得,像刘先生和我这一辈的学者和目前的一些学者不大一样。我们总强调要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在1980年代中期以前,国内思想总体上还比较僵化,很多学者认为中美之间的坚冰难以破除,但刘先生和我都能比较客观中立地看待中美关系,对中美关系未来走向持乐观态度。这与我们的经历有很大关系。现在从美国归来的学者,在美国的时间太长,受美国影响太深,中国文化的底蕴很不够,再加上又没有经历过历史上的跌宕,几乎都是在一种和平的口水战的环境中长大。这种经历使得他们的观点与美国人几乎没有区别。他们使用的材料也许很新,能挖掘出很多东西来,但是最后得出的结论却跟美国人差不多,而缺少了自己的看法。
长者风范
我非常欣赏刘先生的长者风度,他为人非常诚恳,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很多老先生说话都留有余地,比较稳健,不得罪人。刘先生有时候不但对年轻人的批评很尖锐,而且有时候跟老一辈的学者争论得非常激烈,争论起来面红耳赤。我很欣赏他开诚布公的态度。我们俩的性格在某些方面很相像。
刘先生颇有长者之风,待人诚恳,与他交往不感觉拘束。在有的长辈面前,我们总担心自己失礼,怕把话说错,但刘先生很平易近人,他就不大讲究礼仪。这与个人的经历有关系,刘先生的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的很多坎坷会给人观察社会以一定的影响。这也许是影响刘先生做人处事的一个因素。
我因为工作关系与刘先生有一些接触之后,对刘先生油然而生敬佩之心。他这么大年纪还在写东西,学电脑、用电脑真不容易。刘先生百岁生日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这么大年纪还在写东西的人还真不多。我也愿意在此特别向刘先生表达由衷的祝贺。
(本文系《野老丹心一放翁——庆祝刘绪贻教授百岁华诞文集》序之一。该书将于2012年5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发布 2012年3月20日
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1377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