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略谈卡扎菲死的受益者和受损者

已有 3298 次阅读 2011-10-21 20:53 |个人分类:世界历史研究(07-11)|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卡扎菲死, 受益者, 受损者

略谈卡扎菲死的受益者和受损者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1021(美东时间)发布

 

1020日,卡扎菲被打死了, 利比亚进入了一个难以捉摸的过渡时期。

 

这一天卡扎菲是被谁打死的, 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几个月前安理会决议的授权已经决定了卡扎菲难免一死,所有大国和相关国家的政治家们都决定抛弃他, 他能够避免一死吗?显然他生的希望是极其渺茫的。他选择了坚守国内英雄般的死去,比屈辱地受审生还要明智得多,现在来评论卡扎菲一生的功过是非, 为时尚早。

 

新世纪前, 笔者在学校讲授当代世界史谈及卡扎菲时, 认为他是“不定向导弹”。现在他终于死去,是世界各国绝大多数政治首脑们的胜利和期望。有人认为一个麻烦制造者死了, 有人认为独裁者死了, 民主胜利了,有人认为不稳定因素被摘除了, 当然利比亚反对派也欢呼是人民的胜利。看来人人获利,然而仔细想想, 这真是民主的胜利吗?如果这样,西方民主推而广之,那么只要西方国家不满意那个国家领导,今天可以扶植一个推倒另一个, 明天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推翻任何一个国家的合法领导人,那样的话法制民主何在?这不是在鼓吹会引发乱局的“民主”模式吗。

 

有人说是人民的胜利, 但是仔细想想,没有西方国家的武装支持, 卡扎菲反对派要战胜并打死卡扎菲是决不可能的,这种在西方势力庇护下的胜利,难以保障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现在话说回来,谁受损, 是真正的民主力量和思想,是利比亚国家的根本利益, 是向西方强权政治的妥协势力,也是西方国家强权外交的形象。

 

上个世纪30年代国际政治中蔓延一股绥靖主义思潮,从埃塞俄比亚战争到西班牙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成为最后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今天我们需要引发对于某些息事宁人的绥靖主义思潮发展的高度警惕。新世纪以来的局部战争不断,我们如何避免让这些局部战争,演变为全球规模的战争是我们极其需要警惕的, 对于这些局部战争靠绥靖是不能遏制的, 需要有理、有利、有节针锋相对的斗争, 而不是一切和谐了之。

 

**************************

卡扎菲之死,谁最受益?

20111021 11:23:30

来源: 文汇报

新华微博

1020日,利比亚执政当局武装人员手持缴获的卡扎菲金枪庆祝。

  扎菲被打死了,这个似乎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首先对于卡扎菲本人。在的黎波里失陷后,卡扎菲曾多次誓言要抵抗至死,当一名“烈士”。现在他在战场上被打死,而不会像萨达姆那样遭受被俘、审讯、关押乃至被送上绞架等种种羞辱。因此可以肯定,对他本人而言这或许是个不算最坏的结局。

  其次是在利比亚有不同经济利益的外国公司。卡扎菲不死就意味着形势不定,形势不定则重建难启、利润难赚。现在最大障碍扫除了,公司重返利比亚的道路平坦了许多,老总们肯定为此高兴。

  卡扎菲之死三问

  卡扎菲被捕后最后一句话:你们是谁?发生什么了?

  

  1020日,利比亚执政当局武装人员在利比亚苏尔特展示据说是卡扎菲被逮捕时缴获的金手枪。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贾布里勒10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卡扎菲当天在苏尔特身亡。 新华社/法新

  最后对于参与空袭利比亚的北约国家。种种迹象表明,北约军事行动从一开始就着眼杀死卡扎菲的斩首行动,但却对此始终闪烁其辞,原因就是一个区域性的军事组织在未经宣战的情况下直接杀死一国首脑并不合法。而北约的策略也让世人看得很清楚:一旦卡扎菲被炸死,他们就会解释说,北约在打击对平民构成威胁的卡扎菲支持者的行动中,碰巧打死了卡扎菲。

  把卡扎菲往死里打,有两层考虑,一方面当然是希望借此尽快结束战争,减少人员与财产损失。同时也因为留着活口对西方并不有利,因为卡扎菲在其统治期间与西方有过不少交易。如2007年,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在出访利比亚期间,英国石油公司就与利比亚签下了价值9亿美元的勘探协议。而卡扎菲则配合美国反恐需要,逮捕了大批伊斯兰武装分子。诡异的是,在这次推翻卡扎菲的利比亚内战中,伊斯兰武装恰恰是“倒卡”主力之一。因此,一旦卡扎菲活着受审,口若悬河的他还不知将抖出多少内幕。卡扎菲一死,西方松了一口气。

 

 

  卡扎菲之死还有一个值得注意之处。就在卡扎菲被打死前两天,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突然到访利比亚。这也许是巧合,但似乎又不像。

  众所周知,美国在这次空袭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中尽管起了关键作用,但却行事低调,把主角让给法英两国。这回希拉里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突然高调访利,难免令人猜测,是否因为美国的情报决定了卡扎菲的最后归属?

  毕竟,卡扎菲藏身何处一直悬念不断,而希拉里到访后他就一命归西,这不能不使人联想到美国情报的威力,因为这样的情报已接连让拉丹和他的一名重要同党丧生。

  但更合理的解释似乎是,美国认为自己才是决定利比亚局势演变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在这除旧迎新一刻,有权要求利比亚各政治力量按照美国设计实施政权重建。 (文汇报记者 唐见端)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贾布里勒10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卡扎菲当天在苏尔特身亡。这是2010109日,时任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出席在利比亚海滨城市苏尔特举行的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特别首脑会议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哈姆扎·图尔基亚摄)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贾布里勒10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卡扎菲当天在苏尔特身亡。这是1996623日,卡扎菲在埃及开罗举行的阿拉伯国家特别首脑会议期间出席记者招待会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郑卫摄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0/21/c_122184337_1-10.htm

(以下照片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499552.html

上一篇:晨曦中的Skagway, Alaska (2011年8月24日)
下一篇:Skagway, Alaska码头掠影 (2011年8月24日)
收藏 IP: 67.172.33.*| 热度|

4 刘洋 苗元华 余国志 蒋永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2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