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壮观的克孜尔尕哈烽火台(照片补发)

已有 3096 次阅读 2011-7-21 07:30 |个人分类:国内所见所闻(10-11)|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克孜尔尕哈烽火台

壮观的克孜尔尕哈烽火台(照片补发)

 

黄安年文 发表: 黄安年的博客/2011721

 

这里补发常真先生最近寄来的2007921日的两张照片,请网友与20071018日博文中照片相对照。

壮观的克孜尔尕哈烽火台

已有 2055 次阅读2007-10-18 07:05|个人分类:摄影图片集锦(E)|

壮观的克孜尔尕哈烽火台

黄安年文 发表:20071018

921日下午,我们离开库车来到县城西北14公里处的盐水沟河滩上,远远望去那里有一座十分壮观的克孜尔尕哈烽火台。它高十五六米,上细下粗,以红柳、芦苇相间的夯土建筑,如果没有当地十分干旱的气候特征,要完整地保存2100年左右历史的夯土古迹是很困难的。2001年克孜尔尕哈烽火台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料称它始建于汉武帝时代,沿用至魏晋。它东连轮台拉依苏烽火台(西域都护府境内),孔雀河烽燧群和楼兰烽火台,远至敦煌玉门关、阳关….最终通达长安城。”“这座烽火台是汉朝军事通讯设施之一,它曾经维护着西域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象征。http://www.hoodong.com/wiki/)(立碑称始建于旱宣帝年间,高约13.5,基座现存长6.5,宽大4.5米。)

近年来,文物部门加强了维护,我们持有老人证可以免费进入参观。不过来到烽火台的道路并不明显,要走过一段较长的河滩路,事实上这种河滩是随着每年洪水冲刷道路的变化而变动的。无关乎两年前来过这里的常真先生还是走错了路。这也是来这里的游客不多的一个原因——路难走。

附网上文章两篇

***************************************************8

克孜尔尕哈烽火台是新疆保存最为壮观的烽燧之一,它座落在库车以北的盐水沟东侧,距县城13公里,维吾尔语中的克孜尔尕哈红嘴老鸹红色哨卡之意。这座巍峨的古军事建筑,历经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依然雄姿犹存。它残高尚有16米,东西底长6米,南,北宽4.5米,下粗上细,由下向上逐渐收缩。烽燧主体系夯土所筑,夯层厚约15厘米,烽燧上部以木柱为骨架,每层间距约1米,顶系土坯垒砌。由于长期风化端部区呈凹陷状,形成一大槽。烽燧北侧尚地坍塌的废墟,系古建筑物的遗,原本可由此登临烽燧之顶。http://www.xjdaily.com.cn/njyx/93810.shtml

***8****8*************************************

最完整的烽火台:克孜尔尕哈烽火台地处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西北14公里的雀尔塔格山南部盐水沟。高15米,夯土(间夹红柳、芦苇)建筑。

  始建于汉武帝时代,沿用至魏晋。它东连轮台拉依苏烽火台(西域都护府境内),孔雀河烽燧群和楼兰烽火台,远至敦煌玉门关、阳关……最终通达长安城。2000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烽火台是汉朝军事通讯设施之一,它曾经维护着西域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象征。信息传递,可追到距今3000多年的商朝。那时候,乘车传递曰,乘马传递称驿。烽火传递早在周朝就有,周朝规定,天子举烽火,各地诸侯必须立马带兵前往救援,共同抵抗敌人。史册记载,夜间举火称,白天放烟称。古人为了使烟直而不弯,常以狼粪代替薪草,因而又别称为狼烟。烽燧制度很严格,规定不同的暗号,表示进犯敌人的多少,如举一道烽或燧,示意来敌500人,500人以上举二道烽或燧,等等。乘马、乘车及烽火传递,相互依存,沿用至清。

  日常管理烽火台的官吏叫燧长,带领一班人马日夜守候,随时受命发出或接收信息。头领有病请假,必须经上级批准方可。汉高祖刘邦曾经就是秦王朝的一名燧长。可见,这个职位的重要性。

  烽火台十里相间,台台相连,通达数千里。信息传递,几千里距离,烽烽相传,燧燧相接,一日到达,比当今的火车、汽车还要快速。可谓光通讯

http://www.hoodong.com/wiki/

附图12幅中的11幅为即时拍摄,12幅为网上下载。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921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466758.html

上一篇:凭吊苏巴什佛寺遗址(照片补发)
下一篇:走访西塘尊闻堂——百寿厅
收藏 IP: 220.155.36.*|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