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贫困问题和扶贫对策《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之一)

已有 4474 次阅读 2008-2-25 00:22 |个人分类:世界历史研究(07-11)

贫困问题和扶贫对策《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之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8224日发布

 

这是笔者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95年级本科1998-1999学年第一学期(1998.9.1----1999.1.12)开设的选修课《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的第四讲:现代资本主义和现代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第三个子目,现在我的博客上发布。整个第四讲的注释也一并在此发表。

 

*************************************************************

 

第四讲: 现代资本主义和现代社会福利保障制度(3学时)

 

. 贫困问题和扶贫对策

 

    在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主潮流中, 贫困是既影响各类国家首先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又影响和平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和平的突出问题,同时也是始终困扰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它又是经济制度转型国家面临的一大难题。它是全球性的, 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解决贫困问题是各国政府和人民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1. 贫困是全球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

    在本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贫困化是与现代化共存和伴生的,是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即使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部分居民的脱贫仍然是一个严重问题。

    界定贫困概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性问题, 它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国别的范畴,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情况有别。在发达国家一般说来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之分。绝对贫困指处于维持一个人的生存和最低限度生活水平的收入状况,即基本生存权和最低限度的营养、休息、温饱和照顾。有人称为生存贫困标准或最低体面生活标准。30在美国这种绝对贫困标准线随不同时间、家庭和个人情况的变化而修订。1964年美国社会保障署将贫困界限分别确定为贫穷和接近贫穷两类。1964年美国经济总统顾问委员会提出城市居民四口之家年收入3,000美元以下者为贫困线,据此当时美国有1/5的贫困家庭。这种生存贫困标准是按美元实际价值每年进行调整的。贫困线受到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其贫困线是不一样的。而各国的贫困程度则要看它的贫困发生率, 即收入低于贫困线下的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同时还看贫困缺口率, 即处于贫困线以下人口的纯收入与达到贫困线所需要的收入的比例。31考察贫困的另一个角度是随收入分配变化而改变的相对贫困,它至少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完全的相对贫困标准,取中间值收入的相对贫困标准。它通常以全社会收入中的50%来计算起中间值,其下就属贫困线。另一种是将全部家庭和个人收入分成五个20%来统计, 就可以算出相对贫困情况。1990年世界银行发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对“贫困”下了一个新的定义:“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并确定全球贫困线“赤贫额定贫困线为每年人均275美元,穷人贫困线为每年人均375美元(按1985年购买力平价美元计算)。” 报告认为家庭的收入和人均支出是衡量生活水准的合适尺度,但是这两个尺度都没有把属于福利范围的内容,如医疗卫生、预期寿命、识字能力以及公共货物或共同财产资源的获取包括进去。由于存在这些缺点, 本报告以另外的一些内容,如营养、预期寿命、五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率及入学率等, 作为以消费为基础对‘贫困’进行估测的补充。据此,1985年发展中国家中约有11.15亿人为穷人,大致为整个发展中国家人口的1/3; 而最穷的人则有6.3亿人,18%。32其后,世界银行的报告不断对全球贫困线进行修订。1996年联合国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的宣言和行动纲领草案对此定义又作了修改和补充,认为绝对贫困不仅取决于收入,而且还取决于能否获得基本的社会服务。

 

2. 二战后发达国家贫困问题的缓解与再度突显   

    发达国家在50-60年代步入丰裕社会后,虽然绝对贫困化的情况有所好转, 但是相对贫困化的状况一直存在。以美国为例, 低于贫困线生活水平的家庭在1959年有18.5, 中等收入家庭为12,119美元, 拥有25,000美元以上的家庭占8.5;1978年中等收入家庭为17,640美元, 低于贫困线生活水平的家庭占9.1, 拥有25,000美元以上的家庭占到27.9%。33347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保守主义政策的流行, 贫困发生率上升。80年代初期贫困率达到15.2, 1988年为13.1% 有3,2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1988年老年贫困率啊资12%以上,儿童中的贫困率达1/5,就种族而言,1988年白人只有10.1%,黑人31.6%,西班牙裔人26.8%351992年美国的贫困发生率上升到14.5, 3,690万人处在贫困线下,这时的城市四口之家居民收入贫困线标准为14335美元。

    在英国官方宣布的贫困人数1985年为940万,比1979年增加了55%,贫困发生率从1979年的约10.8%,提高到1985年的16.6%,1987年又提高到19.7%。

 

3.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的扩大

    当代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加剧。以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的人均GNP相比, 1992相差59.9, 199160.14, 199056, 198854.6, 197026.6, 195022倍。在当代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差距、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可从以下一些社会发展指标窥见一斑:

    国内生产总值(GDP)比较  (单位:百万美元)36

           全世界   高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中国

1965    2,003,700  1,413,280    163,040      67,200

  所占%  100         70.53    8.14      3.35

1970    2,808,026  2,105,694    225,563      93,244

  所占%  100         74.99    8.08      3.32

1994   25,223,462  20,120,240  1,208,422     522,172

  所占%  100         79.96    4.79      2.07

    1990年全世界医疗卫生开支 (单位:美元) 37

                 医卫总开支(10亿)  占全世界%人均医卫开支 占人均支出%

已建市场经济国家   1,483               87          1,860       78.9

发展中国家          170               10             41        1.7

中国                 13                1             11        1.0

全世界             1,702              100            329       13.7

    各年龄组人口受教育比例情况 ()38

                   高等教育1970  1991  小学净入学率1975  1991

低收入国家(除中印)         3      5                        74

高收入国家                36     50                 88     99

全世界                    12     17                        94

 

    有的学者列举材料说明:半个世纪过去了, 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世界贫困问题日益严重。1993年世界人口约56亿, 国民生产总值达26万亿美元。北美,欧共体和日本16国的人口为8.7亿, 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58,国民生产总值约18.3万亿美元,占世界总产值的70.34%。占世界人口不到12%的西方七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却占了62.5%。391995年初的贫富差距和几十年前相比要大得多。各占世界人口20%的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之间的差距自1960年以来已从1:30拉大到1:6170年代以来,每天收入不到1美元的穷人数字不断增加。黑非洲是唯一国民生产总值不断下降的地区。40

 

4. 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的加深

    世界人类贫困问题的恶化是和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的加深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有关的。下面是世界银行1990年报告所列发展中国家1985年贫困状况反映了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的加深。

            赤贫(年人均275美元)      穷人(含赤贫)       5岁以下  净小学

         人数 贫困人口 贫困差距 人数 贫困人口 贫困差距儿童死亡  入学率

        (百万) 调查指数        (百万) 调查指数          ()    ()

撒哈拉以

  南非洲 120   30          4    180     47       11       196      56

东亚     120    9        0.4    280     20        1        96      96

  中国    80    8          1    210     20        3        58      93

南亚     300   29          3    520     51       10       172      74

  印度   250   33          4    420     55       12       199      81

东欧       3    4         0.2      6      8      0.5        23      90

中东北非  40   21          1     60     31        2       148      75

拉丁美洲  1

与加勒比  50   12          1     70     19        1        75      92

整个发展

中国家  633    18          1   1116     33        3       121      83

 

    表中的穷人贫困线为年人均270美元;贫困人口调查指数赤贫指贫困线以下人口占总人口中的百分比; 贫困差距指穷人总收入不足其在总消费中所占的百分比。41

    根据1993年世界银行报告, 1991年低收入国家共有31.27亿人口, 占全世界人口53.51亿的58.43; 低收入国家的GDP共为9201亿美元, 全世界共216,391亿美元, 前者占4.25%。按人均GNP, 低收入为350美元, 而高收入为21050美元, 前者为后者的1.66, 即后者是前者的60倍。而1970年时低收入国家的GDP是全世界的8.08%。42

    不发达国家贫困状态恶化的原因首先在于,许多不发达国家未能摆脱赤贫状态, 从本国情况来说, 有着长期受殖民主义掠夺和剥削; 人口发展过快; 现存经济体制的束缚; 发展基础薄弱等不利条件, 但主要是经济战略和经济政策的严重弊端; 经济体制不符合本国国情, 照搬西方传统经济模式或苏联式、中国式的发展模式; 国内政治频繁动荡, 不利于经济发展。其次是由于发达国家的不利于改善不发达国家贫困状况的政策加剧了贫困化。这里涉及发达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时往往带有附加条件, 而且援助金额普遍减少。199222个发达国家提供的官方援助总额只占发达国家的GNP0.33,没有达到联合国规定的占1%的指标。发达国家利用有利于他们的国际经济秩序, 在贸易、金融、投资等领域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甚至挤跨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市场优势。发达国家还转嫁环境污染工程给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治理带来严重问题。通过经济贸易等区域合作,发达国家也大获其利。至于, 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优势更是削弱发展中国家竞争的武器

 

5. 全球性和各国的反贫困战略

    在反贫困问题上, 发达国家随着五六十年代进入现代化后的丰裕社会以及“福利国家”制度的确立,在消除城市、乡村和社区贫困现象问题采取了较为有力的措施,贫富悬殊现象有所缓解,但是70年代尤其是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低速发展和高福利带来的困境,贫富差距再度扩大,迄今尚无有效药方得以解决贫困难题。在发展中国家独立后面临发展本国经济实现现代化的紧迫任务,但是在消除贫困共同富裕的问题上,困难重重,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贫困恶化加剧,这引起发展中国家集团的高度注意,也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纷纷研究和采取担贫困对策。

 

注释:

1 []亨利·康玛杰编: <<美国历史文献>>, 2, 美国普雷蒂斯--赫尔出版公司, 1973, 451页。

2 贝弗里奇, 1909-1916年任英国劳工介绍所所长, 1919-1937年伦敦经济学院院长, 1937-1944年牛津大学大学学院院长。著有<<失业:工业问题>>(1909),<<自由社会的充分就业>>(1944),<<关于社会进步方法的报告>>(1948)等。引文见<<贝弗里奇>>,伦敦,英国政府文书局,1942,131页。

3 黄安年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2分册,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172-173,176页。

4 英国政府<<社会保障之改革>>,1985年英文版,27页。

5 杨斌、刘景伟主编:<<社会保障指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336-337页。

6[]亨利·S·康玛杰编:<<美国历史文献>>,2,新泽西1973,514-516页。

7[]<<国会与国家,1945-1964>>, 国会季刊服务署,华盛顿政府出版署,1965,1250-1252, 1208页。[]亨利·康玛杰编: <<美国历史文献>>, 2,新泽西1973,628-630页。

8 []亨利·S·康玛杰编:<<美国历史文献>>,2,新泽西1973,703-705页。

9()<<美国总统公开文件集·尼克松卷,1970>>,490-492,1970年英文版,并见[]文森特·J·伯克著:<<尼克松的功绩:福利改革>>,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1991年。[]里根·迈克尔、约翰·桑佐内著:<<新联邦主义>>,牛津大学出版社,1981年。

10 理查德·尼克松:<<美国总统公开文件集·尼克松卷,1971>>,54,84,118,1971年英文版。

11 彭守约等编:<<环境保护法资料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432页。

12 []约翰·帕尔默:<<对混乱福利体制的另一次努力:它将是工作刺激>>,<<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 1977814日。

13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1976>>,30

14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编:<<现代美国经济问题简编>>,1981,289页。

15中日经济专家合作编辑:<<现代日本经济事典>>,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06页。

16 《五十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劳动人事出版社,1985年,第78页,表21

17 同上,第8090页,表2228

18 赵立人编著:<<各国社会保险与福利>>,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599页。

19世界银行: <<世界发展报告 (1993)>>,11<<中央政府支出>>,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258页。)

20 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 (1993)>>, 3.1<<1990年全世界医疗卫生开支>>,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52页计算,1993年。

21 []柏韦莱克,理查德:<<美国的公共福利制度>>,<<交流>>,1990年第1,78页。

22 张平、孙敏著:<<瑞典----社会福利经济的典范>>,武汉出版社,1994,5<<“社会保险箱”的危机>>

23 [] 诺·霍夫勒<<依靠社会救济的德国>>,<<明星>>画刊1995511日。

24 []进步政策研究所马歇尔,威尔、施拉姆,马丁主编:<<克林顿变革方略>>,达州等译,新华出版社,1993,60-61页。

25 []美国参议院法案S1757,1,5-7页。

26 引自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政治>>,<<参议院通过福利改革措施法案>>(1996723);<<众议院通过历史性的福利决议案>>(1996 718);<<克林顿说它将签署改革福利议案>>(1996731);<<两院联合决议投票情况>>(1996 81);<<为结果欢呼>>(199683)

27 德国<<世界报>><<呼吁进行彻底的改革>>1995929日。

28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 <<福利国家正在改变面貌>>, 1995826日。

29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995116日。

30 尤金.斯莫伦斯基、米切尔.温斯坦著:<<贫困>>,载格伦.波特主编:<<美国经济史百科百科全书>>,1980年英文版,2卷。

31巫宁耕:<<贫困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32 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26,28-29页。

33 []<<1980年总统经济报告>>,B-25, 1980年英文版,232页。

34 []商业部人口局:<<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1972年度报告>>, 1972年英文版。

35 []<<1990年总统经济报告>>,168,1990年英文版,168.

36 世界银行19961993年、1991年发展报告表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1993,1991年。

37 世界银行:<<1993世界发展报告·投资于健康>>,5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3,52页。

38 世界银行:<<1994世界发展报告>>28.教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4年。

39 参见李长久:<<世界贫富差距缘何进一步扩大>>, 参考消息,199536日。

40 德国<<时代>>周报,<<贫困有多种面孔>>,1995120日。

41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29页。

42 世界银行:<<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6268.html

上一篇:西方国家社会保障机制的安全阀功能《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之一)
下一篇:美国各州加入联邦时间表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06: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