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日本岛超级大国的崛起

已有 4992 次阅读 2008-2-12 06:34 |个人分类:世界历史研究(07-11)

日本岛超级大国的崛起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1月版;黄安年的博客/2008211日发布

 

本文是笔者在《当代世界五十年》(1945-1995)全球篇中第27个专题(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1月版,第511-525页)。学术交流网/世界历史研究/2003228日网上首发。目前日本度过了缓慢发展期,开始了新的发展势头。

 

 

*******************************

日本岛超级大国的崛起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1月版;学术交流网/世界历史研究/2003228日网上首发

 

 

27. 日本岛超级大国的崛起

 

.  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70年代成为经济大国

   

1956-1973年的18年间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现代化的时期。1955-1970年间, 日本经济的年增长率为10.3, 其中1966-1970年间为年增12.2%。日本的GNP1950年在西方国家中占第7, 1960年超过加拿大, 1966年超过法国, 1967年超过英国, 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 一个仅占世界陆地面积0.3%的岛国一跃而成为西方国家第二、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1. 工业生产增长高速度

18年间, 日本工业增长8.6, 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3.6%。六十年代的最后四年, 平均每年增长为16.5, 这不仅在西方资本国家中发展速度是最快的, 而且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也是少有的。日本的石油、化学、电子、汽车、塑料等新兴工业发展最快。石油工业平均年增长34%。

 

2. 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日本国民生产能力, 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 1955年为美国的6%,196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是美国的9, 1970年是美国的20%。1973年日本的重要工业产量已达世界先进水平。1973年日本已有五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收音机、电视机、铅、人造纤维、和船舶; 居第二位的有六种:水泥、橡胶、小汽车、卡车、合成纤维和棉纱; 另有七种工业产品产量居第三位。1955年时, 日本的工业生产在西方世界的比重只有2.2, 1975年就上升到8.3%。在1950年时, 日本的GNP109亿美元, 人均国民收入123美元, 占世界上的37, 到了1970GNP1975亿美元, 人均国民收入为1770美元, 为世界的15, 20年间GNP增长了18倍多。

 

3. 整个工业实现了装备自动化、机械化和专家管理化、科学化

主要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钢铁产量1969年美国工人年产253, 日本为301吨。

   

日本的现代化具有以下特点:

  耐用品生产的新兴工业部门发展特别迅速。如小汽车年产量1970年为317万辆, 1955年为2万辆, 增长158; 1955-1970年间日本的电视机年产量由13万台增长到1378万台,增长100; 合成纤维也增长了50倍。

 

② 大力发展重型化工业, 实现设备和企业的大型化。1970年世界炼钢炉炉内容积为2850立方米的超大高炉全世界共10, 其中日本占9座。在世界10大钢铁公司中, 日本占了5, 1971年日本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

 

  能源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过去能源以煤碳为主, 现在转向以石油为主。50年代日本主要能源是煤炭和水力。石油60年代只占37.7, 70年代上升到78, 超过了美国和西欧。由于石油产量的猛增, 促进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1970年日本的乙烯产量310万吨, 达世界第二位。1957年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国, 70年代日本有12万吨级的矿石专船和30万吨级的油轮, 1970年的下水商船总吨位占世界的50, 在全世界最大的30个造船厂中, 日本就占了10个。

 

4.  第三产业兴起, 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

1955年到1975,日本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从23.1%降为6.6;第二产业的比例由28.6%上升到35.8, 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由48.3%上升到57.5%。

 

5.  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在整个工业的比重中超过了世界先进国家

日本的工业结构在这一期间已由轻纺工业为主演变为以重化工业为主。1960,日本的重、化工业的比重低于英、法、西德; 1970年达69, 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

 

6.  实现了农业技术四个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裁培化学化、农田水利化、品种良种化

1950年到1967, 日本实现了水田农业的机械化。日本农田配备的每公顷马力为10, 居全球之冠。水稻的机耕面积、收割面积和脱粒面积分别达到96%、80%、98%。1955-1975年农业人口从总人口的40%减少到20, 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33%至12.6%。

 

7.  日本的出口贸易和黄金外汇储备的比重不断提高

1971年日本的出口贸易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对外贸易的出口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955-1971年间, 出口中的轻工业产品由52.2%下降为20.6, 而重工业的比重则由30.8%上升为74%。1973年日本的经济白皮书说:“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我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惊人的。狭小的国土拥有大量人口和资源贫乏的我国, 能够实现今天这样的繁荣,从世界历史经验来说, 是一个奇迹。回想战后的世界, 反省过去的痛苦经验, 致力于国际合作, 先进诸国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注意扩大经济、技术的进步, 及与此相联的资源, 食物得到低廉充足的供应。正是这些条件,使日本战后经济的奇迹成为可能。当然即使处于这样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之中, 如果没有我国的资助努力也是不会产生奇迹的。勤劳而且教育水平高的一亿国民在自由经济下适应了战后的国际环境, 才使日本的奇迹成为现实。”

 

8.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消费品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1955年前后, 日本的一般家庭追求的是三种神器, 即缝纫机、洗衣机和电风扇, 1956年以后转成了电冰箱、电器除尘器和黑白电视机; 1965年后又转为彩色电视机、室内空调和小汽车。到1974年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的普及率高达90%%, 吸尘器、缝纫机、石油取暖炉的普及率达80, 采电和照相机的普及率达70, 小汽车的普及率在1973年也有36.7%。〖1

 

 

.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除了日本强化国家干预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外, 下因素对于日本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2

 

1  持续不断的设备投资和广泛资金来源的高积累和高投资政策

1955年到1970年日本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13倍以上, 17784亿日 元, 255461亿日元, 每年的投资额占国民生产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资本积累率1955年为25, 1970年是42, 1957-1973年间平均占GNP38.4, 占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位。同期, 美英法德分别为15.3%、19%、26.4%、27%。日本将投资的重点集中在钢铁、机械、电力和化学等生产资料的基础工业部门。这四个部门投资达60,日本的设备投资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工业相结合。在1955年超过6年以上的机器占设备的43,而到1964, 有一半以上的机器寿命使用不到三年。

   

资金来源在日本也是十分丰富的。首先工人工资比较低, 在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 日本是最低的,1953年每小时每人平均工资只有美国的九分之一, 英国的三分之一, 联邦德国的二分之一。1970年日本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 联邦德国的百分之七十。日本工资收入低于生产的增长速度, 这是欧美办不到的。其次, 政府大量投资和贷款。六十年代政府的投资占总投资的24%。另外, 日本国民储蓄额占西方世界的第一位。个人储蓄额1970年占国民收入的20,而美国是0.1, 联邦德国是14.3%。1955-1970年日本人个人储蓄额从9121亿日元增加到94309亿日元, 增加了9.2倍。再则,  日本大量引进外资达126亿美元, 贷款67亿美元, 这对外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2. 科技立国和兴国, 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发展本国的工业技术体系

   

40年代末, 日本的工业技术水平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60年代后期, 日本的技术水平还美国、联邦德国和法国。而到70年代初, 已仅次于美国和联邦德国。提高技术水平采取的是吸收性战略, 即把世界的先进水平,作为本国的起跑点。从1950年至1973年日本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21863, 1979,共引进31000多项世界先进技术, 其中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有一半来自美国。由于日本具有世界第一流的技术水平, 其结果是:

   

其一, 缩短了赶超时间, 50年代, 日本落后于美国20-30, 70年代基本上消除了落后局面,并且在钢铁、家用电器等方面,超赶了美国, 也就是说, 15年时间集中了世界上50年的开发成就。

   

其二, 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增加了积累。有人估计, 1945年到1970年间, 日本引进世界技术项目只付出60亿美元的代价, 而收益是1800亿美元。日本的科学技术, 是在引进中消化改造, 并且逐步形成自己的工业体系。日本很少有自己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但它的科学技术发展不亚于其它国家。五十年代后期日本大量进口成套设备和现成机器, 六十年代后期偏重于进口技术专利和技术情报及基础性的科学成果。并且, 为了鼓励日本的国产化, 政府号召各部门一律用国产汽车。日本人的口号是:“一号机引进, 二号机国产, 三号机出口”。往往一个有重要经济效益的重大发明创造, 诞生在外国, 而迅速推广应用在日本。

 

3.  教育优先, 大力追加教育经费, 加强基础教育, 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

1950年日本的教育经费共1599亿日元, 1972年增加到40244亿日元, 占当年政府行政费的20%。战后30年间,日本的高等学校由48所增加到998, 增加了近21, 大学生从82900人增加到213.58万人, 增加了26倍。1976年起普及了高中。日本的科研人员在全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在西方大国中仅次于美国, 就工程师的人口比例来说, 居世界第一位, 大学中工学院和工业大学的比例也最大。日本认为“经济竞争是技术竞争, 而技术竞争又变成了教育竞争”, “教育是最好的投资”。

 

4. 充分利用海外廉价资源, 大力发展外向型贸易

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一大量利用海外廉价资源为前提的。从1955年至1975年共进口原油13.8亿吨, 铁矿石7.8亿吨, 煤碳3.6亿吨, 有色金属矿石1.2亿吨。尽管日本的国内资源不足, 但是可以通过源源不断的国际资源贸易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日本的资源进口已占世界贸易的12, 超过了美国。在石油提价以前, 日本大量储存廉价石油, 原油消费量一下子猛增了十几倍。于此相联系, 日本注重造船业和海运业的发展, 新建的大工厂都集中在沿海地区, 这就有利于产品成本的降低。长期以来, 日本的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

 

5. 推行专业协作化和经营管理现代化; 亲密劳资关系

60年代中期以后, 日本重视大设备、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改造。用各种方法使中小企业为大企业进行配套生产,使中小企业成为大企业的配套工厂、零部件加工厂和协作厂。由于开展生产合理化运动, 实现了人员的专家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和管理技术的自动化。

 

6.  推行亲密劳资关系的企业管理经营体制

日本的企业管理与美国不同, 强调集团意识和尊重人的日本式经营, 造就优秀工人、优秀技术人员和优秀管理人员组成的优秀技术团体。如①在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搞终身制和年功序列工资制; ②按企业组织工会, 宣扬工人、干部以厂为家, 宣扬同企业共命运; 有些工厂招收工人入股, 管理干部可以轮流去美国或欧洲考察; ③在企业中灌输家族思想, 宣称经理好比父亲, 干部好比长辈, 工人都是家庭成员;④注意改善企业和职工关系, 经理干部都要家访, 每家的情况在公司的电子计算机里都有储存; 经常组织运动会、老年会、钠凉会、恳谈会、冷餐会和旅游, 通过这些活动来调整劳资关系。〖3

 

7. 越战的刺激和军备开支的微弱

越战给日本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刺激, 日本从需中得益25亿美元。1944年日本的军费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8.9, 1977年则降为0.88, 在西方国家中是最低的, 1970年日本军费是美国的1/47

 

8. 政局的稳定

在经济持续发展时期, 日本自民党长期执政, 推行名义上的多党制实际上的一党多派制, 政策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 八十年代以来, 日本走向政治大国和超级经济大国                 

   

日本自70年代以来, 经济继续发展、经济实力跃居西方世界第二位, 据日本经济企划厅综合计划局1987年编制的<<日本综合国力测算>>, 1985, 各发达国家的国力以美国为100, 日本为61, 联邦德国为54, 苏联为50, 日本成为名符其实的经济大国。德国<<银行家>>杂志19927月提供的数字表明, 在世界上最大的20家银行中日本占了11, 其中头七家都由日本占据。80年代, 日本开始了新的远航, 并提出了日本“国际化”的口号, 1983年中曾根首相使用“国际国家”一词来概括日本向着超经济大国方向发展, 明确提出了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的主张,宣称“要在经济、文化、政治方面, 对世界做出贡献”。1987年度日本的<<经济白皮书>>宣布“日本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资本供应国”, 日本要起到“19世纪的英国和战后美国所起的作用。”19934, 日本发表外交兰皮书, 提出“日本应在国际上发挥与国力相称的领导作用。”日本经济大国的崛起经济和发展的战略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

     

为了加快走向政治大国, 首先, 日本加强日美同盟关系, 以同美国的合作与协调为外交基轴。19727, 大平外相宣称“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 他出任首相后提出以“对美协调为主轴”, 以恢复日中邦交为头号目标的“多边自主外交”; 197412, 三木武夫组阁后提出以日美关系为基础的“等距离外交”;福田首相上任后则推行了“全方位和平外交”;大平正芳组阁后一方面在19788月同中国缔结了和平友好条约, 并同时强调日美关系是日本对外关系的主轴和基石; 198211月中曾根康弘首相在组阁后宣称日美两国是“命运共同体”。80年代以来, 在日美经济摩擦加剧由局部的、单个的摩擦发展到金融摩擦、高技术摩擦、结构性摩擦的情况下, 美日关系定位十分重要, 虽然摩擦多于协调、竞争多于合作, 但不会动摇美日同盟的根基。<<日本还要说`'>>一书中说:“今后文明的主宰者将是日本、美国和欧洲三大势力”, “日本目前不可能单独地立即脱离美国的世界战略”, “日本必须在历史的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她将与浩瀚的太平洋对岸的美国并驾齐驱, 成为世界的另一核心, 她正踏在未来文明的浪尖上。” “美国离不开日本, 日本也同样需要美国。”〖4    

 

其次, 日本立足亚洲, 在美、日、欧三角中谋求亚洲代言人的角色。日本曾提出过“环太平洋合作构想”、太平洋经济文化圈、日本海经济圈、和东亚经济圈等设想。日本认为作为亚洲唯一经济大国, 要在全球发展, 必须立足亚洲, 近年来西太平洋的崛起, 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趋势也向日本提出了挑战。但是, 在当前, 采取经济“不结盟”的策略对日本的“国际化”更为有利。在政治上, 1992615日日本众议院通过了派遣500名自卫队前往柬埔寨参加维持和平行动, 19931, 宫泽首相的曼谷演说, 宣称要以亚太地区为日本的外交中心。

 

第三, 随着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和日元不断升值, 日本谋求建立“日元圈”, 并与美元、马克形成鼎立之势。1995年以来的不到4个月内美元和日元的比价从突破100:1的大关, 801的大关。从根本上反映了日美贸易关系中的激烈竞争。

   

第四, 日本加强防务力量, 并向军事大国方向发展, 出现为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铺路的倾向。1981年和1986年日本先后出现日本文部省审定的教科书为日本军国主义翻案的严重事件, 19861230, 日本政府决定突破防务费不超过国民生产总值1%的限制; 1985815, 在日本政府战败投降之际, 中曾根率内阁主要成员破天荒地正式参拜了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其后几乎每年都有重要阁员去靖国神社参拜。同时, 19938月以来, 已有三位日本内阁长官, 公然否定发动侵略战争而下野。如细川内阁的防卫厅长官中西启介、羽田内阁的法务大臣永野茂重称“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 、村山内阁的环境厅长官樱井新。1994813日日本朝日新闻在采访村山政府19位阁僚时, 询问他们各自对15年战争的看法,通相桥本龙太郎说: “对整个大战都是侵略战争我表示怀疑”, 经企长官高村正彦说: “不打算一概而论说它是侵略战争”。随着日本国战败50年的来临, 日本极右势力歪曲历史, 掩盖侵略罪行, 反对为反犯战争罪行道歉的行径日益猖獗。1994年底, 日本有12个县的议会通过决议, 向二战中的死难者表示“感谢”。19952, 150名自民党议员成立反道歉组织, 并征集签名已达450万人。日本的<<马可·波罗>>杂志刊登文章公开宣称杀害600万犹太人的“瓦斯室不存在”。今年初日本国会围绕“反战决议”的争论又起波澜, 对于“谢罪”一词都拒绝认同。这些迹象当引起世人密切关注。〖5

   

第五, 日本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9376, 日本内阁正式表明了进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意愿。                                         

   

第六,谋求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的理解和支持。历届日本政府都表示信守1972929日实现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日中联合声明和1978812日日中友好条约, 维护和发展日中友好, 并支持中国的四化建设。198311月胡耀邦总书记访日时双方确认了日中之间的和平友好、平等互利、相互信赖、长期稳定四原则。19888月竹下登首相访华期间宣布日本自1990~1995年间向中国提供约8100亿日元的新的政府贷款。日中间的贸易、技术、文化交流全面发展。但1987年的“光华寮事件”、及前面提到的教科书事件、参拜靖国神社事件、防务开支突破1%限额事件等对日中关系的正常发展带来了阴影。19937月细川护熙、19944月羽田孜上台后更明确宣布对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侵略行为表示歉意。                

   

第七, 日本力图扩大日本文化的世界性影响。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展示了欧美文明与东方文明结合的效应。她把弘扬日本文化和吸收新儒学及西方文明的长处结合起来。日本的岛国心态所特有的忧患意识, 激励人们居安思危, 拚搏向上, 有利于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它向全世界表明, 19世纪以英为师和20世纪以美为师将让位于20-21世纪之交以日为师。<<日本坚决说`'>>一书称:“今后世界混乱之后而诞生的、控制世界的新文明, 将在西方最后的代表美国和现代世界东方为一的代表日本之间的各种各样的关系的发展中产生。对于日美关系这种未来的意义,美国人会逐渐明白的。” 并说:“现在也许轮到日本帮助一下`疾病缠身'的超级大国美国了。”〖619931125, 韩国的一篇文章更把以英美等国的个人主义文化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同韩中日的东亚集体主义文化为基础的经济模式相对比: ① 前者以基督教为教会宗教, 后者以儒教为宗教; ② 前者以个人为核心, 后者以家庭或家族为中心; ③ 前者由个人经营, 后者由企业集团参与竞争; ④ 前者政府不干涉民间企业, 后者的政府则起更积极的作用。

 

 

.  80年代以来日美经济矛盾的升级

   

美日经济战由纺织品大战扩及汽车、家用电器、电脑等各个领域, 美、日贸易逆差扩大, 日本由经济大国地位进而要求政治大国地位。1980, 一家西方报纸刊登一幅漫画: 一架日本轰炸机满载日本制电视机、汽车和各种电气设备, 在加州上空投放, 上面标写着“记住珍珠港”几个大字。1981<<国际先驱论坛报>>还刊载一幅漫画: 一个正在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 象征着日本的经济竞争力, 下面写着美国人的一句话: “我命令你不许上升”。日本要求以日美的“平等伙伴关系”取代美日的“美主日从”关系。19903月索尼公司总裁和石原慎太郎和写了一本带有挑战性的书: <<“敢说`'的日本”, 随即石原慎太郎又和别人合写了<<日本还要说`'>><<日本坚决说`'>>两部书, 公开倡导:“为了整个世界, 日美应该建立真正平等的伙伴关系。”并称“自己在每一点上都应该与美国平起平坐”。日本经团联会长沼泽对美国压日本改变经济政策回敬说。“美国人打错了算盘, 应该改变的是做得比我们差的人。”“今后文明的主宰者将是日本、美国和欧洲三大势力”, “日本目前不可能单独地立即脱离美国的世界战略”, “日本必须在历史的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她将与浩瀚的太平洋对岸的美国并驾齐驱, 成为世界的另一核心, 她正踏在未来文明的浪尖上。”“美国离不开日本, 日本也同样需要美国。”〖7

 

由于日本在80年代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政治大国的走向, 以及日本面临的严重经济危机阴影迟迟未能摆脱, 日元升值居高不下, 已经走出困境的美国频频反击。日本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已呈败退态势。以技术贸易出口额而论, 1991年日本共56.8亿美元只及1992年美国252亿美元的1/5; 1980年日本的汽车产量超过美国,现在有再次被美国超过的危险。对于美日经济矛盾的走向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有的大胆预测不能排除由经济摩擦发展到军事对抗的可能性。〖8

 

注释:

1[]有泽广尺著: <<日本的崛起>>,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年。[]内野达郎著: <<战后日本经济史>>, 新华出版社, 1982年。[]有泽广尺、稻叶秀三编: <<战后日本史资料>>, 2, 经济编, 333~337, 日本评论出版社, 1970年。有泽广尺著: <<日本的崛起>>,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年。[]小林良彰著: <<昭和经济史>>, 1979年。[]日本

中央大学经济研究所: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及其评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有关著作还可见, 周斌: <<战后日本的崛起>>, 人民出版社, 1985年。张贤淳: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6年。刘子苇著: <<日本经济发展的三十五年(1945-1980)>>, 商务印书馆, 1982年。企业管理杂志编辑部编: <<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政策>>, 企业管理出版社, 1982年。

2[]高桥龟吉: <<战后日本经济跃进的根本原因>>,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年。[]都留重人: <<日本经济奇迹的终结>>, 商务印书馆, 1979年。[]小林义雄: <<战后日本经济史>>, 商务印书馆, 1985年。[]饭田径夫: <<现代日本经济史--战后三十年的历程>>,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6年。

[]出水宏一: <<日本西德经济比较>>,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3年。[]马·吉·沃尔夫: <<日本经济飞跃的秘诀>>, 军事译文出版社, 1985年。[]休·帕特里克, 亨利、罗索夫斯基主编:<<亚洲新巨人——日本的经济是怎样运行的>>,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 ; 1982, 下。[]毛坦兹:<<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奥秘>>, 知识出版社, 1982年。

3〗参见[]乔治·洛奇著<<轮到美国改革了----理顺企业与政府关系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企业管理出版社,1994年。

[]伊藤诚著:<<世界经济当中的日本----后福特时代>>,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4[]石原慎太郎、渡部升一、小川和久著: <<日本还要说`'>>, 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5〗参见陈志江:<<正视历史欠勇气----浅析日本位围绕“反战议案”的争论>>,光明日报1995.3.1; 郭际平:<<历史不容篡改>>, 光明日报,1995.4.5;黄彬华:<<替纳粹遮羞,为自己洗罪>>, 联合早报,1995.2.26参考消息。

6[]石原慎太郎、盛田昭夫著: <<日本可以说“不”>>, 1990年。[]石原慎太郎、渡部升一、小川和久著:<<日本还要说`'>>, 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石原慎太郎、江藤淳著: <<日本坚决说`'——战后日美关系的总结>>, 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7〗同上。

8[]托马斯·魏冈特:<<日美会在太平洋发生新的冲突吗?>>,欧洲安全,1995年第2期。

 

[2003228日说明:本文发表在《当代世界五十年》(1945-1995)全球篇中第27个专题(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1月版,第511-525页。网上发表时分上、下篇]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世界历史研究/2003228日网上首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643.html

上一篇:严重困扰当代世界发展的贫困问题
下一篇:走上新兴工业化道路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8: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