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产业和教育产业化
黄安年文 2007年4月13日
(按:《教育产业和教育产业化》学术交流网高等教育改革栏目2004年11月18日首发。)
***********************************************888
时下国内教育界对于教育产业化利弊的看法存在很大分歧,这种分歧甚至反映在教育部部长级官员发表的公开谈话中。
笔者以为,国内媒体热衷于“化”,孰不知,凡事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上了个“化”字,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例如,自由和自由化是不同的;商品和商品化也是不同的,市场和商场化、国际和国际化、美国和美国化的概念也不相同。在教育领域,教育产业和教育产业化显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从经济学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教育自然是产业,文化也是产业,甚至政府机构运行也可以视为产业的运行,因为作为社会和经济生活一个领域,只要投入产出就得从产业角度来研究它,把教育、文化归入第三产业自然有它的道理。但是教育和文化和第一、第二产业不同,它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是和精神产品密切联系的产业,作为精神产品是不能完全商品化、商场化、产业化的。设想如果真的全都作为精神产品,是不能完全商品化、商场化、产业化了,那么政府行为、政府干预、舆论导向就应该退大大地出教育领域了,这样一来岂不是完全回到亚当·斯密的时代和自由化时代了。
教育产业要求教育要有成本核算,但是教育产业化的结果只是把教育产业和“钱”完全捆绑在一起,一切向钱看,而不考虑教育作为一个特殊产品的需求,绝不能仅仅着眼于“钱”,目前教育领域的弊端是和对于教育产业的错误理解相关的。
目前教育和学术中项目、计划、工程、研究生本科生招生和培养、职称评定和待遇、学术和教育评估等等都和“化”与“钱”挂钩,其结果充满商品化、钱学交易、钱术交易的气息,滋长了学术不端和学术腐化现象,这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发育不良,在当前情况下具有强烈的政府干预行为,本来政府对于教育产业应着重于宏观调控,不应深深地介入微观运行领域,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事无巨细管制一切,规范一切,什么都管,甚至微观到“量化”和“规范化”的细节,使教师和基层教育单位几乎没有自主院,学者和教师纷纷成了教育部门的“打工崽”,其结果是大大发展了学术官僚化、教育衙门化、官学一体化的倾向。
如果再把教育产业化做大、做快,做强,则极易和、规模化教育、跨越式教育现代化联系在一起,其结果造成只顾数量不顾质量、只顾形式不顾内容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严重后果。
在笔者看来,目前教育领域的三化现象:教育官僚化、教育产业化、跨越式教育大众化,实在是应当引起严重关切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真正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本,真正按照教育规律办事,且忌教育事业被“钱”所物“化”。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高等教育改革/2004年11月18日首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