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感于安全健康度过第四个14天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0年3月18日发布(第24188篇)
自去年底粤港澳大湾区之行以来,我一直待在北京天通苑社区,1月10日前往参加北师大迎春茶话会后,也从未离开过天通苑社区,1月22日以后从无亲友登门我家,去年以来,我也从未感冒过或有其他呼吸道疾病。我所住的天通苑东一区88栋楼七万余人并无疫情。尽管如此,我一直宅在家中,掐指算来迄今已经安全健康地度过了第四个14天,即四个双周,或八个单周。
虽然我国抗疫已经取得了具有转折意义的胜利,但是全球大流行趋势依然处于上升阶段,预防输入性疫情和防止疫情的反弹至关全局的大问题,尤其是北京,为了取得阻击新冠肺炎蔓延的最后胜利,我准备在继续宅在家中28天到56天,再过28天就是4月14日,再过56天就是5月12日,到那时就等于安全宅家112天,即近四个月了。四个月时间不短,是一年的三分之一,如果规划的好,可以做很多事,事在人为,从自己做起,不虚度年华。在欧洲国家某些政要看来,八十以上的老人都得好好待在家中,免得浪费紧缺的医疗资源,我们这些老人也不想给国家和社会添乱,好好宅在家中,让国家放心、社会安心、亲友和孩子暖心。
附1月30日博文
应对疫情蔓延危机 宅在家中转危为机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0年1月30日发布(第23699篇)
庚子鼠年春节前突然传来从武汉迅速蔓延疫情的严重危机,其蔓延速度不以任何人的意识为转移,也不因全民欢庆春节而减缓速度,它总是要传播扩散的,除非及早果断切断传播源,在这场关系亿万人民的生命安全的阻击疫情蔓延斗争中,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百姓来说,需要立马调整毫无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的心态,快速做好日常生活的安排。然而我们必须主动地宅在家中,实现从过大年到宅在家的转换,保持理性的良好心态,与此同时,尽量不给社会和医院添乱、不间断地关注主渠道传递的防疫信息,对于那些网传的不靠谱、未经证实的信息,既不当“清道夫”,也不当“传播员”。
自23日起,我们切断了一切和外界间人与人的直接接触,最大限度地减少短暂出门(除必要的取报信,倒垃圾外,原因之一是知道出门要戴口罩,但是我们从未准备口罩,现在也买不到口罩,还是满足最需要的人为好),宅在家中。其实宅在家中并不影响通过微信、电话、电邮等现代化手段和外界亲友保持及时沟通。在我看来防止恐惧情绪的蔓延至关重要,恐惧情绪包括客观上传播带有恐怖情绪的信息,对于增长自身免疫力和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并无帮助。宅在家中首先需要战胜自我,战胜恐惧,营造乐观豁达的生活情趣。
这两天宅在家中已经养成了常洗手、常通风、多喝水、多休息、早睡觉的好习惯。和往常一样,每天清晨六时左右起床,在阳台有晨练,午间有一个小时左右的午休,晚间新闻联播节目收看时坚持艾以叶磁疗40分钟左右,有效改善腿部健康。同时勤于打扫日常卫生,加上半小时左右的擦洗窗户等兼顾清洁卫生和健身活动,此外还有侍候花草的劳作,可以陶冶心情。晚上入睡前,我们还有20来分钟的用中药泡脚的习惯,不晚于23时前就寝。
宅在家中并不是无所作为,漫无目的的消磨时间,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打听和传播小道消息和评头品足上。在这一个月里,我每天撰写的博文并未停止,数量并未减少,继续做好个人收藏的美国问题中文书目工作,乐此不疲。其实在保障身体健康和免受病毒侵害的前提下,有效利用这段宅家间,是可以静下心来作些事情的。
危机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危险的,甚至十分地凶险,另一方面又是有机会的,就看你能否转危为机,化危为机,汲取这次惨痛的教训,形成发展的新机遇。例如怎样在第一时间在疫情一露头时就立即遏制和刹住疫情蔓延风,将它扼杀在摇篮里;面对一场毒菌蔓延战,怎样建立防范机制,真正做到疫情就是命令,那里有疫情就不惜一切手段消灭它,不能稍有延迟,以至于泛滥成害。再如全球化是柄双刃剑,我们不仅仅需要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还要适应防范疫情传播的需求,在切断交通和人与人之间直接联系联系下,能够保持一段时间的宅在家的“孤独”生活。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手机网络化的威力和正能量。对于我们自己来所,如何养成科学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也是化危为机的一个方面。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场面对突然起来的“细菌战”、“化学战”的全民大演练,在这个意义上说,对于我们这些长期生活在和平时期和高歌盛世舆情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对于历史研究者、社会学者来说,这是一次亲历、親闻重大突发疫情事件的极好机遇,历史是最好的见证人,我们无需过早预下结论,历史会作出经得起检验的结论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121599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