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9年1月6日-4月2日笔者通过博客陆续发布个人收藏图书的英文图书书目(US001-US538号)。4月5日-5月28日发布个人论著收藏图书书目(GH001-GH041)、《黄安年文存选》目录(GH042-GH071)、黄安年书稿和讲稿目录(GH072-GH168)、个人在纸媒图书上文章目录78种(GWH001-GWH078)。8月5日开始发布在纸媒报刊上的个人文章。
为保障个人纸媒文章目录的完整性,便于自己和读者查找,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改革开放以来在纸媒报刊的个别文章暂不发布。个人藏书书目工作自今年初以来已经整整七个月多了。书目力求穷搜,目录检索是我国固有的学术传统,也是学术传承和历史记载的必要平台,个人藏书目录的完善将为集成为一个微“数据库”创造条件。
1,
2,
3,
4,
5,
6,
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看中美上海公报
北京师范大学 黄安年
1972年2月28日中国两国政府发表的上海公报已经30年了,上海公报不仅是指导和发展中美两国关系原则基础极其重要的外交文献,而且对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一历史文献在20世纪重大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有着里程碑意义而且在跨世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文化多元化进程中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一. 中美上海公报在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刚刚过去的20世纪从全球发展来看可以概括为世界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多样性统一的历史进程。
首先,这里所说的世界经济现代化发展,指的是整个20世纪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在20世纪90年代和我们现在所处跨世纪时期则突出表现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在整个20世纪,全球的经济现代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向全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所有发达国家、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一无例外地在各自现代化水平基础上继续发展,这一发展进程是不可逆转的。
其次,这里所说的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指的是在20世纪上半期世界各国人民反对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下半期阻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酝酿和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已经57年,人们不希望看到新的世界大战向人类逼近。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又指的是在国际关系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诉诸武力而以和平协商手段解决国际纠纷。指的是反对法西斯主义、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全球和地区霸权主义。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反对单极世界模式;指的是在国际政治生活中推行民主化改革,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全球的事务平等协商,反对少数国家说了算。还指的是尊重各国人民自由选择社会制度,实行符合各自国情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在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进程在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也在发展,还有其他发展中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推行自己的民主化进程,世界各国民主化进程模式的多元化正是全球民主化进程的可喜景象。
第三,这里所说的全球思想文化多元化进程突出表现为世界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发展不平衡、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价值观有别,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各异,充分体现了全球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性。在我们这个地球村,既有各国相互借鉴的现象,又有各自国情的趋异特色。世界各国不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和平共处成为发展的主流。
30年前中美两国发表的上海公报,在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无疑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第一,上海公报的发表,信守和坚持上海公报精神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发展。上海公报宣布“双方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是可取的。为此目的,他们就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具体领域进行了讨论,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将会是互相有利的。双方各自承诺对进一步发展这种联系和交流提供便利。”“双方把双边贸易看作是另一个可以带来互利的领域,并一致认为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的。他们同意为逐步发展两国间的贸易提供便利。”30年来中美之间不仅在上述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在环境、安全、军事等领域也取得了新进展。五、六十年代中美经贸关系处于隔绝状态,而今天中国在美国对外经贸中的地位已经仅次于日本、加拿大和墨西哥。一个超级强国和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间经贸关系的发展显然有利于美国两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里举一个中国报刊上发表的有关美国经济及中美经济关系的文章作为例子,1971年时只有2位数的文章发表,而到了2000年笔者经过逐一登录统计已经超过了1500篇,涉及美国经济的各个领域。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信守上海公报精神有利于美中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与交流。
第二,上海公报的发表,信守和坚持上海公报、建交公报、“八一七”公报精神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和健康平稳地发展,而且它有利于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它结束了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对抗时期,开始了中美两国间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承诺反对地区和世界上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
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结束了中美两国长达22年之久的敌对关系,开始了中美和解、两国关系逐步正常化的过程,对于中美两国重新友好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深远意义。在上海公报中: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义。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双方声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利益的”。1978年12月16日发表的中美两国建交联合公报中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双方认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的利益,而且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事业。”只要恪守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中关于台湾问题的承诺,中美关系友好和合作发展前景是无限广阔的,而台湾问题本身也会得以民主化方式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公报明确宣布了双方信守在国际关系中的反霸条款。即“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这一反霸条款开创了现代国际关系的新范例。在中美建交公报中,双方又一致强调: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反霸条款的适用范围从“亚洲----太平洋地区”扩大到“世界上任何地区”,从而更加具有全球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对于世界和平事业和全球政治民主化进程是严重威胁,少数国家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和世界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愿望形成严重的对立。上海公报中的反霸条款实际指向苏联当局扩张世界霸权的图谋。但是从理论上说,它泛指反对图谋的任何地区的霸权和全球霸权的势力。90年代以来的国际形势表明,确实存在着地区霸权主义和全球霸权主义图谋。而中美两国的反霸条款则成为制约这类图谋的重要力量。
第三,上海公报又是体现世界各国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双边关系原则文件,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典范。公报强调:“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互相关系中这写原则。”如果考虑到上海公报是在中美之间尚无外交关系,美国是资本主义强国,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那末公报对于弘扬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历史进程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从两个30年的回顾和新的30年展望看上海公报
100年来,中美两国间的双边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波澜起伏。百年来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中美两国之间的平等互利、友好健康和稳定发展的正常关系,直接影响到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面向21世纪的今天,由于中美两国在世界地位的举足轻重和影响力的增大,中美两国间关系的稳定与友好发展,比起20世纪以来的任何时期,都显得更加重要和更加引人瞩目,它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而且直接影响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回顾20世纪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历程,从美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来审视,美国对华正常关系的战略转折性变化,是和现代史上美国总统的高瞻远瞩的审慎战略思考和抉择分不开的。
1972年前30年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我国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作出了对华战略的重大抉择: 美国终于由对华中立政策走向与华结盟,1942-1945年共同反对法西斯主义的空前友好和发展的密月时期,这在美中两国关系史上是特别值得记忆的好时光。可以说,富兰克林.罗斯福是本世纪以来从战略高度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的第一位美国总统。
但是好景不长,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后不久,由于美国政府某些利益集团对中国国情的错误判断和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在当时冷战大背景下,导致美国和新中国关系的急剧恶化,出现了美国政府和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的对抗,这个历史教训是我们应当汲取的,对于美中两国来说都是不无遗憾的。经过22年一代人的时间,美中关系才调整到开始正常化进程的阶段。
自1971年宣布理查德·尼克松总统访华以来,美中关系开始了正常化的进程。70年代以来的30年间,中美两国关系走过了从冷战时期到冷战结束再到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时期,无论70年代初,90年代初,还是21世纪初,中美两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上海公报所奠定的基本原则依然有效,依然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尼克松总统对于推动中美两国关系从敌对走向正常化过程,是功不可没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尼克松是在冷战时期美国推动中美关系战略调整和改善的第一位总统。90年代初入主白宫采取对华遏制战略的比尔·克林顿总统,在90年代后期认识到发展与中国的建设性战略合作关系,有利于美国的国家根本利益的主张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开始了修正美国自1989年以来的对华制裁和遏制政策,谋求面向21世纪中美两国间的建设性战略合作的进程,这样美中关系又开始了短暂而不平坦的新的合作发展进程。小布什总统面临135年来美国从未出现的北美大陆领土遭受袭击国土安全问题和国际反恐的新形势,在去年APEC上海会议上和上海公报发表30周年的两次来到中国谋求改善和发展中美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历史一再表明美国政府首脑正确的战略思考和抉择,有着富有启迪意义的共同点: 站在未来时代的高度来处理两国关系;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来寻求战略共同点,求大同存小异;超越各个利益集团的驱动,立足于国家利益的大局。在目前条件下发展中美两国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关系是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潮流的,也是中美上海公报精神在跨世纪的体现。
展望2002年后的30年:可以相信美国将会更加强大,中国也在经济上也将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迈出坚定的步伐。然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强国之间不一定也不应发生战争,而如果强国争霸,推行霸权主义则可能爆发冲突仍是严重冲突甚至战争,如果那样,则两败俱伤,而上海公报中的反霸条款则是对美中两国来说都是一个自我约束和自律的国际文献,对于图谋霸权主义的势力是一种警告。
其实中国的发展,美国和其他国家不必担心由于中国的发展而产生的所谓“威胁”,中国政府宣布永远不称霸,在中日关系文献中也表达了反对霸权主义的强烈愿望。一个强大的、不谋求霸权的中国,对于实现霸权图谋的势力却带来障碍。其实30年后的中国即使发展了也还是一个初步发展的中等发达国家。按照未来30年美国GDP年均增3%计算,如果2001年美国约90000亿美元,24年翻一翻,2025年时18亿左右,3032年时为22亿左右。而中国的GDP设想2001年以1.3亿美元计算,设想30年间同样与改革开放以来一样年均增长7.2%,则2032年应该翻四番,即10.4亿美元,连美国的一半都达不到怎么会威胁到美国的安全呢?何况连续半个多世纪年均增长7.2%谈何容易,而中国的人口比美国多5倍,按人均计算比美国差远了。
公正地说,20世纪下半叶美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但不能说20世纪是美国世纪,那种说20世纪是美国世纪的言论已经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1世纪也不应是美国世纪,更不是中国世纪,21世纪应该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和平与发展的世纪。
对于曾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自己贡献的中美两个伟大的国家和人民来说,我们有千条万条理由相信,中美两国应当从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携手共进,信守上海公报精神,排除何种干扰和障碍,不断发展中美关系,为跨世纪的太平洋地区和全世界的和平、发展和繁荣,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政治多极化和民主化、思想文化多元化进程,作出各自的新贡献!
写于2002年2月8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